如何进行事实合同关系的认定?周雪丽律师律师文集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婚姻家庭,证券投资

一、事实合同关系的概念及其成立的条件

事实合同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并未签订书面的协议,但是已经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合同义务的交易形式。

事实合同关系成立的条件是:一方当事人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予以接受,但是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主要义务的认定是关系到是否成立事实合同关系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法院可根据双方交易行为的主要标的来确定主要义务,附随义务的履行不能形成事实合同关系;另外,主要标的的交付必须是达到了大部分主要标的完成交付时才能认定为主要义务履行完毕,主要标的的极少部分交付不能认定事实合同关系成立。

二、有关事实合同关系的法律法规

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三、事实合同关系的认定

此部分列举部分法院的实际判例,从法官的思维角度来认定事实合同关系的成立:

(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05)东民初字第3269号

本院认为,当事人双方订立的书面合同应当自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若未签字或盖章但一方已经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本案中,影视制作中心与文化传播公司虽然希望订立书面合同但双方并未签字盖章,同时,文化传播公司交付的样本不属于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情形,因此,不能成立事实合同关系。违约责任以合同成立为前提,本案中合同尚未成立,因而影视制作中心不应承担违约责任。至于已经交付的样本,法院酌定影视制作中心支付报酬的具体金额。

(二)上海海事法院(2009)沪海法商初字第275号

(三)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鄂孝感中民二终字第00063号

(四)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一终字第26号

四、事实合同关系法律责任承担

违约一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基础是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成立,无论是事实合同关系还是书面合同关系,一方追究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则必须举证证明合同已经成立。注意,承担违约责任的基础是合同成立而不是合同生效,即使是无效的合同,依然存在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事实合同关系违约责任的确定是一项法律难题,因为,双方对与违约责任的具体数额或者计算方式没有明确的约定,法院只能根据实际损失、因果关系等元素来酌定。根据违约责任补偿性的本质属性,法院应当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但是,守约方的哪些损失属于实际损失?是否包括间接损失?可得利益是否应当包含其中?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要求守约方举证加以证实,实属难能可贵。事实合同关系违约责任问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履行合同主要义务之后,对方不履行对待给付义务,因此,针对此种违约行为的违约责任是常态。

THE END
1.什么是法律关系三要素?合同法律关系包括合同法律关系主体、合同法律关系客体、合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合同法律关系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合同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合同https://m.64365.com/tuwen/aaakmrb
2.评“事实上的信托合同关系”——TMT商标权属纠纷案的法律思考王少明设计并提供 TMT等商标,目的是要求轻工业品公司定牌生产指定牌号的商品,且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定牌生产合同.故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商标权财产信托合同的法律关系。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的这一法律关系不但由商标设计、交付使用与要求注册的事实来证明,还可以由双方定牌贸易合同的约定及只有TMT公司进行商品销售及商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927.html
3.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律师普法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是指:(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https://www.110ask.com/tuwen/3286805475693428597.html
4.劳动合同解释和终止法律解读《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仅指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广义上则指所有调整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及相关的劳动政策。 http://www.huizhou.gov.cn/wsfw/ggfw/jy/ldqy/content/post_16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