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考试题目

1、张某15岁,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花费35元购买了一本作文书,则该合同效力(A)

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可撤销

分析:当事人满10周岁,具有限制行为民事行为能力

A、2007年4月30日B、2007年5月3日

C、2007年5月8日D、2007年5月9日

分析:《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成立。

3、某甲打算以人民币30000元出卖祖传的玉器,适逢其好友某乙拜访,某甲将此打算告知某乙。某乙回去后,又将此事告知其上司某丙。某丙得知此事的第二天就携款人民币30000元去找甲,要求某甲将玉器卖给自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甲的行为构成要约

B、乙的行为构成承诺

C、甲的行为不构成要约

D、丙的行为构成要约

分析: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并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述。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

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4、王栋和李进约定,设本月月底前天空出现彩虹,王栋的房子就以5万元价格出售给李进,则该合同为(A)

A、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B、付解除条件的合同

C、附始期的合同

D、附终期的合同

分析:王栋出售房子条件为本月月底前天空出现彩虹

5、某商店橱窗内展示的服饰上标明“正在出售”,并且标示了价格,则“正在出售”的标示视为(A)

A、要约B、承诺C、要约D、即使要约又是承诺

分析: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承诺有效的条件: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

6、甲的父亲患病住院,急需用钱又借贷无门,乙趁机标示愿意借其8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甲表示同意。根据合同法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D)

A、因显失公平而无效

B、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C、因乘人之危而无效

D、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分析:乙的行为属于趁人之危,而趁人之危是合同可撤销的原因之一。

7、甲与乙订立了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请求(B)

A、丙承担违约责任

B、乙承担违约责任

C、乙和丙承担违约责任

D、乙或丙承担违约责任

分析: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8、债务人欲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则(B)

A、应当通知债权人

B、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C、不必经债权人同意

D、不必通知债权人

分析:债务人与第三人(承担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经债权人的同意(债务承担)

9、下面那个合同属于从合同(D)

A、借款合同B、借用合同C、买卖合同D、抵押合同

分析:从合同:必须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自身不能独立存在的合同。(随借贷合同而设立的抵押、质押担保合同)

二、多项选择(10*3=30)

1、关于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履行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B、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C、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履行

D、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分析: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2、债权人以对自己造成损害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债务人的下列哪些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BCD)

A、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B、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

C、债务人无偿将财产赠与他人

D、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但受让人不知

分析:当债务人出现“无偿”、“放弃”“低价转让”这三种情况是,法院应给予债权人支持。

3、在下列哪种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法律关系(C)

THE END
1.什么是法律关系三要素?合同法律关系包括合同法律关系主体、合同法律关系客体、合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合同法律关系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合同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合同https://m.64365.com/tuwen/aaakmrb
2.评“事实上的信托合同关系”——TMT商标权属纠纷案的法律思考王少明设计并提供 TMT等商标,目的是要求轻工业品公司定牌生产指定牌号的商品,且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定牌生产合同.故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商标权财产信托合同的法律关系。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的这一法律关系不但由商标设计、交付使用与要求注册的事实来证明,还可以由双方定牌贸易合同的约定及只有TMT公司进行商品销售及商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927.html
3.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律师普法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是指:(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https://www.110ask.com/tuwen/3286805475693428597.html
4.劳动合同解释和终止法律解读《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仅指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广义上则指所有调整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及相关的劳动政策。 http://www.huizhou.gov.cn/wsfw/ggfw/jy/ldqy/content/post_16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