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为“扔垃圾”付费

但与污水处理、电力、供热等公用事业服务一样,在过去几十年中,垃圾处理被定义为政府统一统筹供给并限制回报率的公益性服务行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置由地方政府付费,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电网补贴,居民仅支付清扫、运输环节的成本,或者根本不用支付。

居民在产生垃圾时没有任何成本约束,这也是过去几年中过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日起,新版《固废法》正式开始实施,既标志着垃圾处置“大锅饭”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同时无疑也为低迷已久的固废产业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国泰君安环保团队发布多篇报告分析认为,新标落地后,固废全产业链受益,其中首推垃圾焚烧龙头标的。

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统计,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

以目前的生活垃圾产出量,未来几年我国生活垃圾新增产能约为10万吨/日,对应45万元/吨的投资强度,我国每年将投入450亿元进行垃圾焚烧产能建设。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京举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修订草案规定,“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差别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并在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后公布”。

垃圾收费的做法在国外早已经普及。

早在1995年,英国颁布了填埋税的收费政策,对倾倒垃圾者征税,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

以家庭为单位,每个月固定缴纳5英镑的垃圾税。但这一政策并未有效阻止英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的上升趋势。

直到2004年,英国又对这项政策进行了大力改革,将垃圾税从此前的是定额征收,改为对每户家庭未分类的垃圾按重量征收费用。

2004年立即达到了英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的历史峰值,并在随后迅速转为单边下降趋势。

▼1995—2016年英国人均

生活垃圾产生量(吨/年)

而国内在启动垃圾处置收费后,精准定量与收费必将反向制约居民垃圾产生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避免社会资源的空转浪费。

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1995年制定,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别对特定条款进行了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第二次修订,是时隔15年以来的第二次重大修订。

除强调使用者付费之外,新版固废法还有以下几个看点:

1、加强医疗废弃物监管

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狙击战中,大量医废处置问题成为社会关心问题。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口,医疗废物能否安全处置,关系着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止二次污染的关键。

2、“水、泥”共治

新版《固废法》鼓励污泥、污水协同处理,因地制宜实现“水、泥”共治。

政策规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污泥处理单位应当安全处理污泥,对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同步推动污泥和污水建设,鼓励协同处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补偿范围应当覆盖污泥处理成本和污水处理设施政策运营成本。

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

在目前较为松散的垃圾处置管理框架下,垃圾的不合规处置给社会带来了多方位的外部性成本。

自19年以来,全国已有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启动了垃圾分类,其中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

实践证明,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本次政策也提出,各地政府应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并提出按照产生着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

4、建筑垃圾科学回收、综合利用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迅猛壮大,在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建筑垃圾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

未来,随着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建筑垃圾总量会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工作亟须推进。

提出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

参见国君研究此前报告《装配式装修:万亿旧改市场中的一颗糖|国君建筑》

5、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行可降解替代产品

伴随网购和外卖的风行,过度包装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同比增长26.6%,仅快递所耗胶带就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

6、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新《固废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ProducerResponsibility,简称EPR),指的是生产者对其产品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包括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国家鼓励产品的生产者开展生态设计,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7、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吨,同比减少40.4%,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新《固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逐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发展改革、海关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8、最严格法律责任

新《固废法》在法律责任这一章,从过去共21条,增加到现在共23条,增加了处罚种类,提高了罚款额度,对违法行为实行严惩重罚。

对于违反固废法规定的行为,新固废法的罚款力度明显提高,多项违法行为罚款数额是现行固废法的10倍,还增加了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停产、或停业关闭的处罚措施。

此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固废生产、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主体的信用记录制度,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引导固废全产业链的企业规范化经营。

目前,我国主流的固体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填埋和焚烧两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5年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18013万吨,其中填埋量11483.1万吨,占总量的64%。

▼2015年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目标要在2020年底达到59.1万,相比2017年底的34.3万吨/日,这意味着2018~2019年的产能复合增长率为20%,即在现有产能规模基础上增加72%。

而填埋产能达到47.71万吨/日,较之2015年回落5%。

▼焚烧处置量年复合增速20%

2019垃圾焚烧新中标产能同比增51%,行业在快速放量的同时,仍维持优良的项目质地,仍处于量增价涨的黄金发展期。

▼年度新增产能市占率继续向龙头集中

具体来看——

1、湿垃圾处置

2、环卫

垃圾精细分类后,将带动不同品类垃圾的配套收集与转运设备投资,利好环卫设备类企业。

环卫服务将在市场化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业务内涵逐步泛化为“城市综合服务”,在清扫、清运与公厕之外,拓展至消毒杀菌、绿化维护、路灯等基础设施维护等,“环卫+”有望激发市场倍增潜力。

3、危废

行业高景气周期即将进入业绩放量阶段。

短期来看,目前行业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

环保板块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目前环保板块估值为PETTM29.04倍,处于历史上29.43%分位点。

优质细分龙头板块今年估值有所提升,但也仍然在历史底部区域。除了环卫龙头以外,其他龙头公司涨幅相对小,估值仍然低,平均估值仍处于2020年15-20倍区间,2020年预期净利润增速在15%-30%左右。

长期来看,随着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政策的普及渗透,将会极大影响中游环卫系统的运作方式,同时有价组分的分选也会降低终端处置环节的垃圾热值,如何通过统筹分类-环卫-处置三个环节,将价值最大化,将成为未来垃圾焚烧行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龙头企业将凭借行业口碑、融资渠道与产业链协同等综合优势,在市场拓展中率先展开“环卫+”示范项目,并快速复制,扩容业务维度,拉开与中小企业的差距,实现强者恒强。

本文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固废全产业链受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固废法修订草案》、《万般皆下品、唯有刚需高——国君环保2020年度策略报告》、《当垃圾分类遇到物联网,产业加速与升级》以及公开信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快报

16:51

华电能源:下属电厂及控股公司获得政府补贴2233万元

16:42

浙江阿里云计算入股Sealos

16:40

马骥退出小米之家科技公司

钛媒体独家|极越CEO内部信回应大幅裁员传闻: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项目,共渡难关

16:37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2590,较上一交易日下跌97点

16:32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11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环比增长10.9%

16:28

视觉中国今日涨停,方新侠席位净买入1.53亿元

16:27

恒大清盘人安迈据悉已接管许家印私人飞机,寻求挂牌出售

16:23

国药现代:控股子公司获得头孢泊肟酯片注册证书

16:22

参照浦东机场短途模式,上海虹桥枢纽将开通短途出租车快速车道

16:21

乘联会:12月1-8日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25.5万辆,同比去年12月同期增长72%

16:20

乘联会:12月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0.2万辆,同比去年12月同期增长32%

THE END
1.欧盟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2024年6月28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关于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的法规(EU)2024/1781,该法案计划制定新的生态设计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可修复性、可回收性、可再利用性和可再循环性,增加产品翻新和维护的可能性,解决产品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问题,提高产品的能源和资源效率,包括回收战略和关键原材料的可能性,减https://www.cceeccic.org/994924440.html
2.环境学术沙龙第738期气候循环经济和产业规划交织的欧盟“环聚四秩 共创未来”系列学术活动/环境学术沙龙第738期,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报告题目:气候、循环经济和产业规划交织的欧盟“绿色规则网” 报告人:吴必轩 博士、律师,气候视野(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https://www.env.tsinghua.edu.cn/info/1003/9319.htm
3.四川省WTO/TBT通报咨询服务平台在简化方面,欧盟企业监管负担沉重,需要简化规则以减轻企业负担,在法律上确定对企业的期望,第一步将是制定一项新的综合立法,研究不同行业并评估欧洲立法,发挥单一市场优势,以统一规则取代国家标准和习俗。在技能方面,当今竞争力不再取决于劳动力成本,而在于工人的知识,欧洲企业可以找到经验丰富的工人和一流的专业毕业生https://www.scis.net.cn/wtopub/xq.jsp?objId=26929&chnlId=3
4.风险预防原则在欧盟判例中的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环境法中的审慎原则,并在80年代被纳入众多国际协议之中,逐步在国际法上获得广泛适用。欧盟在立法中较早采纳了这一原则,1992年的《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174条第2款规定:“欧盟环境政策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联盟各地区情况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对环境的高水平保护。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72919.shtml
5.一文看懂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已有法规中对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多以鼓励、引导为主,缺少法律强制性要求和管理抓手,对企业、个人等主体的责任规制及激励作用不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关键制度不完善,涵盖领域较窄;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缺乏,且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之处。这些管理制度障碍很难靠地方试点去https://www.chinacace.org/news/fieldsview?id=13807
6.固体废物范文12篇(全文)加强对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应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重视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管理,依法促进治理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方位提高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治理城市环境才能取得实效。 3.1 突出宣传重点,深化环保意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92v4ldg.html
7.发展建议循环经济(精选十篇)发展建议循环经济 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传统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工业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 废物排放”的单向线形经济提出来的。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 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当前, 一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ze2046.html
8.中国城市固废分选及资源化行业系列报告:市场篇——中国环境网1. 为解决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被提出。 由于包装废弃物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比越来越高,且具有更大的回收利用潜力,欧洲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开始针对包装废弃物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推动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1990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概念被首次提出。EPR制度指出,应将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及http://res.cenews.com.cn/hjw/news.html?aid=1096560
9.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行业资讯“十四五”生态环境格局,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性、战略性投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以“美丽常州、生态中轴”建设为主线,以“源头治理”为抓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握减污http://www.cokelen.com/news/?12_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