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特岗考试题

1、每年的几月份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答案:5月份。

2、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哪三个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答案: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4、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答案:民族分裂主义。

5、三山夹两盆,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两盆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三山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6、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我国各项民族政策的基础?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维吾尔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被誉为什么?答案:维吾尔音乐之母。

8、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是什么?答案: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

9、什么是民族?答案: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哪五个字?答:多、杂、大、边、穷。

11、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2、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什么?答:西域。

13、唐朝在西域设置的两大军政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答案:北庭大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

14、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廷于哪年设立伊犁将军?答案:1762年。

15、首任新疆巡抚是谁?答案:刘锦棠。

16、哪年哪月哪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答案:1949年12月17日。

18、党和国家所推行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样的?答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9、公元1690年康熙皇帝在什么地方击败葛尔丹的?答:乌兰布通。

20、我国宗教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是什么?答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22、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该如何处理?答案:宗教教法应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法律。

23、宗教极端势力具有哪些危害?答案:1、严重危害国家安全;2、制造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3、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毒化宗教氛围,损毁宗教形象和声誉。

24、伊斯兰教什么时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是?答案:公元16世纪初。

25、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什么?答案:祆(音xian)教。

28、新疆主要的宗教有哪些?答案: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29、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说出七个就正确)答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30、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的是哪一种宗教?答案:伊斯兰教。

31、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什么?答案: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而不是去干涉宗教内部的事务。

3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答案: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33、“双五好”是指什么?答案:五好宗教人士和五好宗教活动场所。

34、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一教为主、多教并存。

35、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使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3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教职人员”是哪类人群?答案: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担任一定宗教职务并履行职责的信教公民。

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哪些?答案: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教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清真寺、寺院、教堂、宫观及其他固定处所。

39、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答案:9个,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0、什么是民族问题?答案:民族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问题。

41、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并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4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3、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什么?答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44、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什么?答案:民族团结。

45、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6、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7、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时候、由谁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答案:2003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提出的。

48、我们党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为什么?答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9、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多少个自治区和多少个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答案: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

50、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民族工作全局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答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51、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语言文字颁布了什么条例?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54、哪一年国家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国家法定活动?答案:2005年。

55、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多少?答案:30%。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将当地少数民族公民的法定婚龄修改为多少?答案: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THE END
1.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顾与分析这75年间我国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可以更好地推动商事法治的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34041.shtml
2.2023金融市场基本知识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讲义2023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知识点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 1.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建立新中国金融体制的两个首要任务 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1948年12月7日首次发行人民币。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28415/article/details/1304652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https://www.shuashuati.com/ti/64d7fb9c5dfc477cb2f6c78970bd9140.html
4.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考点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和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3)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176794
5.社会变迁与新中国刑法发展的良性互动新中国刑法从创设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历程,从最早的无成文时期,到1979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诞生,再到1997年第二部《刑法》的颁布,以及《刑法修正案(七)》的公布,我国刑法始终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而不断成长。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36.html
6.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1988年4月,中国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第一部基本法,明确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企业的自主权。此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还实行了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改革。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企业改革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538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