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说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第15期)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推进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我们的太空”特开设三期“小太说法”系列栏目之

[小太说宪法]

带您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小太说宪法第二期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起经历了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又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正,形成了现在的宪法文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我国宪法的前身,在我国正式颁布宪法以前起到过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二部宪法:《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

第三部宪法:《七八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现行宪法:《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现行宪法的修正: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2018年3月,全国人大先后五次对“八二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修正,实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进。

1988年第一次修正:

★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

★对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做了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3年第二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更加完整地表述党的基本路线,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等内容。

★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将宪法第十五条关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删去宪法第八条中的“农村人民公社”,增加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1999年第三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增加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应地删去“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

★增加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删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提法。

★将宪法中的“反革命的活动”的表述,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2004年第四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宪法序言中规定政治文明建设,增加规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完善了征收、征用制度。

★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扩大国家主席的职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增加规定国歌等。

2018年第五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THE END
1.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顾与分析这75年间我国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可以更好地推动商事法治的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34041.shtml
2.2023金融市场基本知识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讲义2023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知识点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 1.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建立新中国金融体制的两个首要任务 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1948年12月7日首次发行人民币。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28415/article/details/1304652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https://www.shuashuati.com/ti/64d7fb9c5dfc477cb2f6c78970bd9140.html
4.2020年高考各科总复习考点一遍过讲义考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考点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和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3)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176794
5.社会变迁与新中国刑法发展的良性互动新中国刑法从创设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历程,从最早的无成文时期,到1979年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诞生,再到1997年第二部《刑法》的颁布,以及《刑法修正案(七)》的公布,我国刑法始终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而不断成长。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36.html
6.中国特色政府监管理论体系:需求分析构建导向与整体框架1988年4月,中国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第一部基本法,明确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企业的自主权。此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还实行了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改革。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企业改革https://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538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