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20230411.doc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

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多选、简答、论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①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多选、简答、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①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②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③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④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⑤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单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成为新右派的代表,发动反共政变。中共五大没有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汪精卫的反共政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多选、简答、论述]()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客观上一是敌我力量悬殊,二是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②主观上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多选、简答、论述]()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多选、简答、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③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多选、简答、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③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它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多选、简答、论述]()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①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④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多选、简答、论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多选、简答、论述]()“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①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②成就:工业方面,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农业方面,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方面,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单选]()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初步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多选、简答]()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起来;②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共产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理论贡献。所有这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THE END
1.中国近代历史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11国签订《辛丑条约》。截止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https://baike.sogou.com/v54366461.htm
2.[转]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张闻天编写了一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讲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史。当时把近代、现代那样划分很容易理解,因为那个时候还处在1949年以前,当然不可能把近代说到1949年,现代只能说是五四运动以后了。现在新中国成立已经50多年,近代现代的概念应该有个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F259F9A875AE7692E04010AC73D40970&id=1617391426
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401517_210232403.html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与思考(论文全文)虽然这一概念是在对自然科学发展规律认识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的,但也可将其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根据不同语境,在一定意义上“范式”等同于“历史观”或“阐释体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借用“范式”概念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阐释体系”的演变历程,推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思考其https://www.91xueshu.com/l-zglslw/62163.html
5.国际关系史专题——外交知识系列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2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另外组成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史 1.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主要内容有: (1)早期殖民斗争:主要https://guoguan.xmu.edu.cn/info/1042/1483.htm
6.全面加强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课堂教学历史虚无主义试图打着“学术探索”“还原历史”的旗号重新解读历史,其实质是要“质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和发展道路,质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历史虚无主义重点虚无中国近现代历史,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充分发挥“纲要”课堂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http://www.jyb.cn/zggdjy/tjyd/201801/t20180108_708142.html
7.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and Basic Rules of the Changes of Modern Newspape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China 作者:黄鑫宇+关注 作者简介:黄鑫宇,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原文出处:《中国出版》(京)2013年第3上期 第59-64页 期刊名称: 《新闻与传播》复印期号: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3012724/
8.中国近现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百年演变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发展演进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对未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进行展望,为小学语文教科书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教科书是时代的镜子,中国近现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语文教育史艰难的现代化之路,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进行梳理,也就有了特殊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7-102185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