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獬普法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我是软萌又超正气的“湖小獬”,源自神兽獬豸

作为湖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专属IP形象,秉持公平正义

每年都有一个关键的日子——12·4国家宪法日

它可是我国根本大法的“高光时刻”

一到这时,小獬就会出山普法

你们了解宪法吗?

01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

我国宪法从1949年起,先后经历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历史变迁。其中,八二宪法(即现行宪法)共经历了五次修订。

发展历程

1.前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我国正式颁布宪法以前起过临时宪法的作用。

2.第一部正式宪法:“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第二部正式宪法:“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

4.第三部正式宪法:“七八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5.现行宪法:“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八二宪法”的五次修正

011988年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021993年修订了国家根本任务,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制度。

031999年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明确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04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条文写入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052018年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规定,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助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到推进合宪性审查,保证宪法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宪法权威,再到建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不断完善宪法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推动宪法制度实践创新和与时俱进,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新经验。

我国现行宪法自公布施行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此外,宪法还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END
1.深入探究,中国法制史的认识与理解,解码千年法律文化传承1、第一章:法律的起源与夏、商、周时期法制 第一节:深度剖析中国法律的起源,探究其深远影响及历史背景,第二节:概述夏朝法制的总体状况,解析商朝法律体系的显著特点,第三节:详尽阐述西周法制的演变轨迹,展现其制度的成熟与历史进步。 第二章: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本章http://www.syxycc.com/90b4D4fA78E0.html
2.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演变式:是公文程式,西魏的《大统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法律形式。 唐朝 律:唐朝的基本法典。 令:是国家政权组织方面的制度与规定,唐朝时期把皇帝临时单行制敕加以汇编――“永格”。 格:是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带有行政法律的性质。 式:是封建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公文程式的法律规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2378_411628316.html
3.中国电子商务立法名法》之前,中国电子商务立法除了以上既不全面完整,又不细致完善之外,还由于认识上和理解上的原因,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功能等同”演变为形式等同 联合国贸法会在拟定《示范法》过程中,曾考虑到各国现有法律对传统贸易形式的诸多规定,建议采用“功能等同法”赋予电子商务与传统商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006
4.亚士创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意向书及其 摘要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保荐人承诺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 中国证监会、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091100000289_32.shtml
5.法治与中国社会[29]在儒家情感性取向的影响下,古代中国法律产生了很多基本特征的扭曲,具体而言有四个基本方面的表现:屈法伸情,原心论罪,重视行“权”,必也无诉。[30]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早期,儒家所提倡的情感性要素即已较为全面地渗透进了古代中国法律系统之中,因此也就对其基本特征产生了一定扭曲,导致中国传统法律里形式https://www.jianshu.com/p/83a1f79be433
6.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演变与企业组织法律制度的创新【摘要】在过去的100年间,美国注册会计师从弃公司而选择合伙,到接纳公司形式,再到争得有限责任合伙的法律地位,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其间交织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会计职业对专业人士形象与地位的诉求,以及为争取自己独特的执业组织形式而孜孜不倦的努力。会计职业参与、推动了企业组织法律制度的变革,并在这个过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09.html
7.中华法系之法律学术考中外法学过刊至17、18世纪,随着中国《大明律》(以及之后的《大清律例》)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又出现了第二波研究律令的高潮。明清时期的律、例、令、会典等法律形式,以及明清律例的注释书,如金祗的《大明律直解》、王肯堂的《律例笺释》、雷梦麟的《读律琐言》、杨简的《律解辨疑》等先后传入日本。日本的学者,如榊原篁洲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815
8.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9.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演变.ppt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演变.ppt,社会背景 魏国 西晋 三国 蜀国 两晋 吴国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南北朝 北魏 北朝 北齐 北周 一、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 1、蜀国——《蜀科》、《蜀令》 2、吴国——“吴之律令,多依汉制” 3、魏国——《魏律》(《新律》) (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20/621513324000303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