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10月19—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法治·2023年)”在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教授基莫·诺提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主持开幕式。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法治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张文显表示,世界各国法治现代化具有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监督和制约公权、维护市场竞争、构建社会秩序、促进人类和平、立足本国国情等共同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是近代西方法治的翻版,而是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法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法治的最大区别。中国法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立场与核心价值,是我国法治与外国法治最根本的区别。中国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是我国法治与近代以来西方法治在战略布局上的重大差异。我国实施的是大国法治战略,将人类社会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具体规律相结合,将法治进化论模式和建构论模式、内涵性路径和外延性路径、自上而下演进和自下而上推动相结合。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江必新提出,法治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必须自身实现现代化。法治的现代化过程,就是法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过程,是由理念、价值、体制、机制以及程序、制度等转型迭变并相互影响的过程。我国法治现代化,不仅要具有中国特色和法治底色,而且要具有实践鲜色和时代亮色,还应当坚持人本化、民主化、社会化、本土化、效能化、智能化、国际化、体系化等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莫纪宏表示,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也离不开现代化的推动。没有法治,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现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建成有效的法治。法治是独立于现代化存在的价值,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现代化必须具有公共性,法治是确定现代化概念公共性的唯一的制度方式;没有现代化的法治就没有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化;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牢固的法治价值基础之上。
法治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来自中国、芬兰、日本、德国、巴西、美国、波兰、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现代化与法治的互动关系”“法治现代化的国际比较”“数字时代的法治现代化”“数字技术发展与法治应对”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教授基莫·诺提欧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基莫·诺提欧认为,在当今复杂的世界,一个国家应该具备强大的履职能力,既能解决本国发展问题,又能够应对全球挑战,而法治是确保国家履行其职能的核心。与此同时,国家利益不应偏离更广泛的人民利益,因此,所有的权力都应受到法律的规制。此外,当今世界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法治与现代化面临更多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发展中国家才能规划自己的命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发言。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对于各个国家实现和发展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认为,在当代中国,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把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发展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轨道”。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同时也面临诸如整体上法律规范体系仍然不够完备、总体上法治实施体系仍然不够高效、涉外法治短板仍然比较明显等新挑战、新任务。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封丽霞发言。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问题,但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以公开明确、稳定普遍、合理合法的制度方式在法治轨道上解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封丽霞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法治方式推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教授理查德·吉森、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冈田正则、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韦尔梅斯等国外学者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介绍了本国法治建设历史与现状,并梳理了数字时代法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主持开幕式。本网记者朱高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