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

氏族、

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长发育。

经历夏、

商而至西周,

中国法律文化传

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的文化思想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

争鸣。至两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正式确立了儒家的官

方意识形态地位,

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基本形成。

经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

遂进入成熟与

发达状态。唐代《唐律疏议》代表着中国古代法律的最高成就。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

基本上是在唐代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有所损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古代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特

征,

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

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

中国

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正朝着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宏伟目标奋进,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如何批判地

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分,

进而为世界法律文明发展提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

律现代化模式,

这将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

“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揭示其特征,

使我们更明了地知晓其内容,

也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看到现实中尚未显现的端倪,

研究和探析我国法律文化的形成,

有利

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作出贡献。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在外部形式、价值取向和发展过

程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2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具有的形式特征

法自君出

“法自君出”君主不受法律的约束。法律只是一种治国工具,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集权专制世代相传,

皇帝是国家的代称,

封建皇帝始终是最权威

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

皇帝的话是

“金科玉律”

其言出法立。

皇帝发布的

“敕”

“令”

“诏”、

“谕”,凌驾于法律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

“狱由君断”,皇帝握有

最高的司法权,一切重案、要案、疑案皆需皇帝裁决、批准。封建皇帝可以法外用刑,也可

THE END
1.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其法律文化的包容性,也使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广泛吸收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却能保持其基本特质。这种特质产生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当然,对它的稳定性特点不宜过分强调,当形势变化时还应遵循"法与时转,制与世宜"的历史观,否则就会像晚清以后那样,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2.浅谈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浅谈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不同于西方,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强调“无讼”,诉讼过多是官吏德化不足和缺乏政绩的表现,加之诸法合一,程序与实体不分,使程序制度一直未得到重视,很不发达。而且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者眼中,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社会的一种工具,其终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1/id/332918.shtml
3.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钱贵一、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 发达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独特气质。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民法体系,但透过多样的法律形式,我们仍可以发现隐于其中的民法精神和独特之处。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简单化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2061
4.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摘要: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民法这个论题,自清末变法修律至80年代法学复苏一直多有争论,但肯定者也极少论及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在今天制定民法典的征途上,透视传统民法文化的特征,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淀,对于制定一部具有真正中国意义的民法典有重要的意义。 关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lv/150197.html
5.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司法独立110网律师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司法系统,但是法律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司法审判机制和特征,并出于持续完善之中。法律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的司法文化产生了自己的特点。如司法审判道德化、家族审判频繁、司法遵循“天人和谐”理论等等。本文主要是以司法制度为背景,从司法文化的角度讨论司法独立。传统司法文化和与司法独立有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99.html
6.李文静:中西法律文化的特征理论原标题:中西法律文化的特征 编者按: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定为核心议题,奏响了法治中国的最强音。应搞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弄清现代法治形成的历史源流,才能将二者结合,构建中国特色法治国家。 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传统法律文化究竟有哪些益和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要探讨传统法律文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027/c40531-25913565.html
7.周丽丽: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主”特点原因分析周丽丽: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主”特点原因分析 法律文化概念的提出来自一个现实的需要:如何理解法律制度的能否有效运行?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时会发现,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进而法的功能的发挥,法的价值的实现,是多种、多层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文化概念是对这种情况的一个概括,一种认识方法和解释。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425.htm
8.从《金瓶梅》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某些特点总之,我们从《金瓶梅》的种种描写中可以看出,严刑峻法确实是当时司法制度中的一个特点,而它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缩影。考诸历史,自从先秦的商鞅、韩非等法家人物一力倡导之后,所谓“以刑去刑”的“重刑主义”观念便影响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几千年,其余波至今也还不能说完全消除了https://www.meipian.cn/3fek8crj
9.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我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有以下几个比较稳定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 1. 家族主义传统 父系制家族之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古代社会所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古代的家族为一尊卑贵贱分明的社会单位,其中年长的男性尊亲为一家之长,具有决定和宰制家族内部一切事务的权利。中国家族的结构模式与伦理道德具有超越自身的普遍的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10.中国传统法律文化.ppt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刑罚 第四节 法律的象征、仪式和符号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刑 “刑,刭(?)也。”指用刀割脖子, 特指杀头。 “刑,罚罪也。”泛指对各种犯罪的处罚。 刑起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1/805605507700202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