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4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
会上,有记者提问:2020年,我们通过了民法典,这是我们新时代的一个重大的立法成就。请问近年来除了民法典,我们在法律体系完善方面还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回应,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实现了几代人的立法夙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发展理念要求贯彻体现到民事法律规范中;具有鲜明的人民特征,有一阵子,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高空抛物问题,即头顶上的安全,大家都非常关心,还有对民间借贷、霸座、紧急救助等问题,都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切实回应了人民的法治需求。可以说,以民法典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法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许安标介绍了五方面重要内容。
第二,对一批重要法律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标时代要求、实践需要,切实提升了法律规范的及时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大家注意到,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制度、机制,加强保障支持力度,推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使职业教育真正热起来、香起来。这部法律从原来的40条增加到69条,修改的幅度也是很大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我们修法的一个缩影。
第三,加强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针对新兴领域风险点、空白区,及时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比如在刚刚闭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制定了期货和衍生品法,这就是要发挥期货的市场功能,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促进健康发展。同时,也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积极应对涉外安全风险,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四,综合运用立、改、废、释、纂等多种立法形式,打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合拳。这个前面我也作了比较多的介绍,就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