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距离我们有多远?”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思考过却又没能想清楚的问题。其实癌症离我们很近,近到你闲暇时刷新闻就是不是能看到“某某明星因患癌症离世”,近到不知哪一刻,你身边的某个亲人被癌症悄悄夺走生命,近到某天你身体出现异样开始恐慌自己是否患癌。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杀手”,每隔一阵子就会跳出来拨动我们紧张的神经。在癌症面前,我们是如此的弱小。希望这篇深度科普帮你和你的家人更了解癌症。
一、流行病学分析
1、癌症起源
癌字原作“岩”,读yán。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称为“岩”,癌症一词最早由古希腊的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他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在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都是指“螃蟹”,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命名这个病,是由于癌症是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最早的一个癌症病例,就出现在淳于意的《诊籍》中,也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缇萦救父”。经过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我们对于癌症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揭开期神秘的面纱,目前认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各种有害的刺激因素作用于人体正常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正常的基因发生突变,形成异常的细胞并不断增殖生长,最终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2、肿瘤的分布情况,哪些是高发、常见癌症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预估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这项最新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全球发病率前十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226万,肺癌220万,结直肠癌193万,前列腺癌141万,胃癌109万,肝癌91万,宫颈癌60万,食管癌60万,甲状腺癌59万,膀胱癌57万,这十种癌症占据新发癌症总数的63%。这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
二、人类和癌症做了哪些斗争
1、关于癌症的故事
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抗癌的励志故事,被誉为苹果之父的史蒂夫乔布斯与胰腺肿瘤抗争8年遗憾离世;大学期间曾泪眼朦胧的读于娟(复旦大学青年老师,因患乳腺癌离世)用生命写完的《此生未完成》一书,感慨颇多。还有近期发布的一些讲述与癌症抗争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记录了人类和癌症搏斗的历史,可歌可泣;《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这本书是医学博士大卫在自己罹患癌症后,耗时18年思考和整理出来的抗癌心得;《滚蛋吧!肿瘤君》讲个人,患者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我不是药神》讲社会,疾病不是最可怕的,疾病关联的诸多道德、法律、医疗体系问题,才是药物难以医治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讲关系,疾病能被治愈,但是患者和周围人的关系,却要面临着一辈子的改变,“你难,周围的人更难”。
2、第一个治疗癌症药物的诞生
你能相信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其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的吗?氮芥(又名芥子气)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肿瘤化疗药物,它原本是第一次世纪大战中的生化武器,后来人们发现氮芥可以降低白细胞数量,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的临床试验后,美国FDA于1949年批准将氮芥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此后,化疗科学领域迅速进展,直到今天,氮芥仍在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癌症诱发因素,哪些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多年来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与临床观察,可以将期大致归纳为两大类:
1外源性的因素:又可以分为物理因素(放射线、紫外线照射、放射性物质污染、长期食用过热、过硬食物刺激等),化学因素(各类致癌物:砷、铅、煤焦油、亚硝胺化合物、苯类有机物等),生物性因素(某些类型病毒: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癌症。霉菌:黄曲霉菌、镰刀菌、交链孢菌等。寄生虫:肝吸虫等)
2.内源性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只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心理因素:压力的过大会导致人的心理变化,比如不良情绪的出现,像抑郁、暴躁、情绪失控这些的出现,而这些心理因素的变化也是导致癌症的因素之一。
1、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尤其是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硬而不痛。2、身体各部位及器官有不明原因出血者。3、身上的黑痣(有的地方称为“痦子”)增大,生长迅速,而且有异常出血者。4、经常干咳,有时痰中带血。5、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逐渐消瘦。6、如有吞咽困难,感到食物受阻,警惕食管癌。(排除因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吞咽障碍)7、肝逐渐肿大,肝区疼痛,消瘦,警惕肝癌。8、大便习惯突然改变,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大便带血,应警惕结肠癌。9、皮肤突然发黄,而且伴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应警惕胰头癌、胆管癌。10、尿中带血,间歇反复发作,有时自然停止,无疼痛,应警惕肾癌或膀胱癌。11、进行性贫血,容易出现出血或感染,有时胸骨后疼痛,应警惕白血病(俗称“血癌”)12、妇女月经周期不正常,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多,应警惕子宫癌。13、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或者乳房表面的皮肤变得粗糙,尤其是有良性乳腺病史者,应警惕乳腺癌。14、耳鸣,听力减退,鼻涕带血,应警惕鼻咽癌。出现以上种种可疑信号,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四、哪些体检项目有助于筛查癌症?
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有什么检查可以做癌症筛查呢?相信很多人,也同样有这种困惑!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肿瘤标志物:只有当恶性肿瘤细胞存在时,才可能检测到肿瘤标志物飙升;它可能是直接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或释放的,也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它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情况,是检测肿瘤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肛门指诊和大便潜血试验:肠道的癌症多见于直肠,且大多距离肛门不远;通过肛门指诊,医生可以用戴手套的手指触摸,并判断距肛门7~10厘米的直肠有无病变。
胸片和B超:可以发现肺、甲状腺、胆、脾、肾等,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病变的存在,而肿块病变很可能是肿瘤!但是胸片和B超并不能完全满足早癌筛查的需要,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
宫颈刮片及乳腺钼靶检查:1.宫颈刮片:通过收集宫颈口的脱落细胞,分析宫颈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2.乳腺钼靶:有利于发现乳腺深部的微小病灶,病变的位置、形状、大小、边缘、钙化,。是初步判断病灶的良恶程度,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好工具。
胃镜和肠镜:在内镜下: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胃肠道黏膜状态,确定有无病变。或直接取下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是提早发现胃癌、肠癌的最好办法。
五、发现了癌症怎么办?
得了癌症怎么办?很多人得了癌症之后,就陷入无限恐慌,想放弃治疗,甚至想自杀,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事实很多人经过积极治疗,并在生活上采取一些措施,活得好好的,甚至治愈了。
1、癌症的早中晚期分析
癌症的早期、中期、晚期其实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就医学上来说,会综合多个具体的指标来划分,包括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和远端转移情况这三个指标。从I期II期III期到IV期,通常I期为早期,II期III期为中期,IV为晚期。
早期癌包括原位癌和I期癌,原位癌指原发部分的癌非常小,非常浅,没有转移性癌。此时癌肿较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中期癌指II期癌,原发部位癌有局部浸润,或有较少的区域淋巴结转移。这时的癌细胞还没有完全扩散开来,大部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时需要化疗或放疗,同时配合中医药防止复发转移。III期癌在临床为中期偏晚,原发部位癌有广泛浸润,已有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癌在原发部位有广泛浸润,或有远地器官的转移性癌。
2、大体的治疗方法介绍
恶性肿瘤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三大模式,随着癌症治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方法逐渐应用到肿瘤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放疗:又称放射治疗、辐射治疗是使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经由体外放射治疗或体内近接放射治疗。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较正常细胞快,借由辐射线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可阻止细胞生长或分裂,进而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不过放射治疗的效果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区域内。放射治疗的目标则是要尽可能的破坏所有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健康组织影响。虽然辐射线照射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会造成损伤,但大多数正常细胞可从放射治疗的伤害中恢复。因此通常在临床上,医师与放射专家会小心计算需要的放射线剂量,同时放射治疗也会分成许多次进行,让健康的组织在每次辐射线照射的间隔中能有机会恢复。放射治疗可用来治疗发生在各个部位的实体肿瘤,例如脑、乳房、子宫颈、咽喉、肺、胰、前列腺、皮肤、胃、子宫或软组织的肉瘤,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时也会使用辐射。放射治疗所使用的辐射剂量取决于多项因素,例如癌症种类以及是否有可能破坏周遭组织和器官。如同其他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仍然有其副作用存在。
化疗:化学疗法的简称,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快速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所以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譬如抑制DNA复制或是阻止染色体分离。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没有专一性,所以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因而伤害常需要进行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例如肠黏膜细胞。不过这些组织通常在化疗后也能自行修复。因为有些药品合并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化学疗法常常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称做"综合化学疗法",大多数病患的化疗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3、目前癌症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药品、疗法、靶向药物等
癌症研究处在一个令人兴奋时代,随着我们对癌症的遗传,分子和细胞特征的理解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癌症治疗正在取得飞速进展。仅从从2018年8月1日到2019年7月31日,FDA就已经批准了14种治疗癌症患者的新疗法。它们为更多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造福。
癌症免疫治疗:通过释放患者免疫系统的能力来对抗癌症,肿瘤的免疫治疗虽发展晚,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临床,近年来,它已成为癌症治疗的第五大支柱,并有望最终成为治愈肿瘤的重要武器。免疫治疗之所以令全球的科学家振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接受过这些革命性抗癌治疗的非常晚期的转移性疾病患者也能够获得显着和持久的反应。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是通过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扩增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
预防性癌症疫苗:HPV疫苗是最知名的癌症预防性疫苗。它能够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已经证实,某些HPV感染与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直肠癌和头颈癌有关。
治疗性癌症疫苗:至于癌症治疗性疫苗,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是Provenge(sipuleucel-T),这种疫苗第一次实现了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的设想。这项批复标志着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
早期癌症多数可能治好:早期癌症由于没有扩散转移,通过以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为主的综合治疗,多数是有可能治愈的。比如肺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结肠癌等,早期治愈概率高。
有些晚期癌症尽管不能治愈,但能带瘤较长期生存。多数癌症晚期确实不能治愈,但有些晚期癌症经过综合治疗能得到控制,带瘤较长期生存。比如某些类型的乳腺癌晚期,通过参百益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有的可以生存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或更长。即便是肺癌晚期,这在以前看来,一旦晚期,基本上较难超过一年,但现在有了很多新药,比如靶向药,免疫治疗,有的肺腺癌晚期甚至可以生存七八年或更长,随着医学进步,相信生存期会越来越长。
预测性基因检测是用于寻找遗传性基因突变的测试类型。如果此人某种癌症的风险更高,可能会建议进行此项技术:1、具有癌症或多基因遗传病家族史:这类人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携带有遗传疾病基因。2、确诊患有遗传性肿瘤的人,也可通过做基因检测获得更合适的治疗方案。3、患有长期疾病的人: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4、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因为环境的原因,发病几率也会比常人高,因此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人在不同疾病上的发生倾向。
很多的癌症都是存在诱因的,而这些诱因往往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小疾病,平时不太会注意到的,但是实际上,这些疾病恰恰也是最容易引起癌症的疾病。
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过量饮酒引起酒精肝改变,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为肝硬化,之后再演变为肝癌,这是目前已知的肝癌主要发病原因,预防接种肝炎疫苗、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控制酒精的摄入是降低肝癌的有效手段。
溃疡性疾病: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胃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
肠道息肉:有一部分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有调查显示,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
宫颈糜烂:调查发现,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宫颈高度病变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症状与宫颈糜烂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警惕。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关。统计显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单个甲状腺结节,更偏向为恶性,因此如果发现甲状腺有肿块,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乳腺囊性增生。部分的乳腺囊性增生是可以发生恶变的,几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十,患上乳腺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四倍左右,对于患有囊性增生的患者,需要注意复查。
3、如何预防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2.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
3.全球肿瘤医生网,《癌症离我们有多远?小心这16个“消无声息”的癌症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