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其说3000多年前,古人有“法”可依文明探源

现代社会法律无处不在,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秩序。而在古代社会,法律也一直存在。

殷墟甲骨文,不仅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还蕴含着古代法律的萌芽。

从“五刑”看夏商法律意识

商朝人的占卜行为往往是以兽骨和龟甲作为载体,占卜后的甲骨由专人集中储存,最后瘗埋于土坑中,从而形成了珍贵的地下“甲骨文档案库”,这些卜辞内容就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郑州大学甲骨学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介绍,夏商时代,统治者已有意识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周礼·秋官·司刑》细分“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而当时的“五刑”指保证法律实施的五种刑罚,通指大辟(砍头)、宫(毁坏生殖器官)、劓(割鼻)、膑(凿去膝盖骨)、墨(黥刻面部而涅以墨)。

商代大体沿用了夏代的“五刑”,20世纪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资料证明,商代的刑法及诉讼体制已经比较完备。例如,殷墟甲骨文中有关墨刑、劓刑、刵刑(割耳)、刖刑(砍脚或脚趾)、椓刑(宫刑)“五刑”的记载屡见不鲜。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小屯南地甲骨》第857片的卜辞,为商代墨刑提供了直接证据。

宋镇豪说,从古代文献对“五刑”轻重次序的不同排列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差异。同时,甲骨文中反映的肉刑轻重等次架构,视墨、劓、刵、刖、椓为“五刑”,与《尚书·吕刑》的肉刑排次和“爰始淫为劓、刵、椓、黥”相当接近,又显示了商代法律与后世法律之间的因循沿替关系。

法:平之如水、去不直

在殷墟“车马坑”旁边的“甲骨文”碑林中,记载着“武丁狩猎而出车祸”故事的石碑上,有个“井中有人”的字,这究竟是个什么字,时至今日,专家们依然有不同意见。

已故中山大学教授、甲骨文研究专家商承祚先生曾判定,甲骨文中那个“井中有人”的字,应该是“囚”字。有学者认为,这个字反映出中国远古时代一种极为文明的监狱管理制度。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虽然尚未出现“法律”这一确切词组,但“法”和“律”两个字却已经有了规则、规范的含义。

查询资料显示,“法”字最早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说文解字》中对“法”字的解释是:“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这里的“灋”即为“法”的古字,意指刑法。该字由三部分组成:水、去、廌。“水”代表执法要公正如水;“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会用角抵触理屈之人;“去”则表示去除不公。这一解释揭示了“法”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古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随着古人智识的开化和理性的提升,“法”字构造虽去掉了“廌”,但仍保留了“平之如水”和“去不直”的含义,成为现代法律的溯源。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原副院长于成龙介绍,甲骨文中有“师惟律用”的记载。“律”字左从“彳”,表示行走、执行;右为“聿”,像手拿毛笔之形。在古代,律管用于矫正音准,由此引申为法律、约束。推测造字之初,“律”可能表达行为准则之意,后引申为法律、约束的意思。

刻辞正反面释文。释文记录了商王武丁的一起车祸。

商朝法制:制约社会风俗,矫纠民风

在商朝的法律体系中,对不孝行为的惩罚极为严厉。宋镇豪解释,由于商朝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宗族或家族组织,推重孝行不仅有助于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稳定,也有助于强化血亲贵族统治集团的世袭统治地位和商朝王权政体的社会基础。因此,商朝期望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引导社会风俗的健康发展。

商朝还制定了很多法律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尚书·伊训》记载,伊尹制定了“官刑”,用来警告百官。官员如果犯了“三风十愆”的罪,就要受到惩罚。“三风”即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即“三风”里包含的官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些法律均可看出夏商统治者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和规范的用心。(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莫韶华)

THE END
1.孩子爱读的法律故事图为《孩子爱读的法律故事——从上古到明清》一书封面及内页展示。 中华法治文明绵延数千年,孕育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诸多方面。本系列书籍选取了从上古到明清时期30个符合现代价值导向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故事,虽只是沧海一粟,然见微知著,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66218.shtml
2.中国海警舰艇编队6月21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当前关注交叉持股的起源及发展那些故事? 2023-06-21 什么是或有支付? 或有支付的目的是什么? 2023-06-21 换股支付的操作方式具体有哪些? 换股支付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2023-06-21 什么是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2023-06-21 合同定购的办法包括什么? 合同定购的作用体现出了什么? 2023-06-21 http://m.djxww.com/yaowen/yaowen/2023/0621/172677.html
3.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历史优秀教案12篇(全文)探究一 罗马的起源 1.结合“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k7a7dqo.html
4.法律创世记(豆瓣)法律的另版创世 谈到创世,唯物主义者大多论及宇宙大爆炸,有信仰的宗教信徒们则往往根据信仰的不同而有诸多说法。作为一位天主教徒,又再作为一名法律学人,我在购买《法律创世记》之前,对图书封面上的黑体字“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可谓充满兴趣。一方是上帝箴言,有信者的至高圣言, (展开) 0回应 我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712850/
5.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富有民族性.中外法的词意的大异其趣,是不同的法律理念、精神、价值的体现,反映了中西民族精神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法律文化及其传统.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有哪些关于汉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的故事 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由来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9db9093b21900026d38f85e075eb2a3.html
6.国家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法理学多选题法律常识选项C正确。苏格拉底承认判决不公正,但仍然拒绝逃亡,坦然接受死刑,理由是逃亡就是毁坏法律,说明其主张“恶法亦法”。 选项D正确。苏格拉底拒绝逃亡,探视他的友人主张其逃亡,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义的。 53.一外国电影故事描写道:五名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五人中的摩尔提议抽签吃掉一人,救活他人,大家同意。在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0747.html
7.故事:道德的起源故事:道德的起源 关于道德的起源,有一个著名的用猴子做的心理实验: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https://www.jianshu.com/p/287521ed0746
8.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女娲造人、欧丁砍树造人、全能的神道出“男人和女人”出现了人。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于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的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寄托。 https://www.haomibaba.com/shenghuo/102177.shtml
9.十大经典数学小故事数学趣味小故事关于数学的经典故事→MAIGOO有关于数学的经典故事,有不少,如曹冲称象、高斯巧解算术题、阿基米德测皇冠、牛顿煮怀表、泰勒斯量金字塔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学趣味小故事呢?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分享十个经典数学小故事,感兴趣的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目录 曹冲称象 高斯巧解算术题https://www.maigoo.com/top/422181.html
10.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英国电视牌照费制度及其起源; 2022 年关于牌照费的争议; 如果取消牌照费,有哪些替代方案? 与流媒体的竞争,以及 BBC的未来. 618 伊朗:女青年之死、抗议、断网 2022/9/25 “头巾法”与宗教警察; 第三次切断互联网; 女性革命的到来? 617 《柳叶刀》新冠报告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11.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3生活终点,艺术起点——戏剧的起源 1、【单选题】在戏剧艺术中,演员扮演的最基本手段是()。 A、模仿 B、跳舞 C、歌唱 D、游戏 2、【多选题】原始戏剧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A、远古戏剧阶段 B、巫术思维阶段 C、前戏剧阶段 D、原始戏剧生成阶段 http://xuzhou.ehqc.cn/html/90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