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第七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为主题,从“教育公益”“互联网公益”“医疗救助”“乡村振兴”“彩票公益”等五大板块展开,全面回顾与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并对2023年公益事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出席会议并致辞。
2月23日,第七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为主题,从“教育公益”“互联网公益”“医疗救助”“乡村振兴”“彩票公益”等五大板块展开,全面回顾与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并对2023年公益事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出席会议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公益慈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新时代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下,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和人民对公益慈善事业有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公益慈善事业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结合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积极引入专业力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全面开创中国化时代化的公益慈善事业新格局。
要始终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关心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慈善事业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中不断前行。坚持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是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吸收精华、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崇尚公益、热心慈善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守望相助”到“乐善好施”,从“积德行善”到“兼济天下”,从“恻隐之心”到“兼爱非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以人为本、涵养传承、不断升华的优秀慈善传统,同时不断吸收世界其他先进文明的公益慈善理念,兼容并蓄、共生共长,一直持续至今,对发展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企业家和先富人群已经积极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之中,成为了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将全力支持《公益时报》持续办好“中国公益年会”,希望更多热心社会公益、关心社会工作、具有慈善精神、乐于奉献付出的有识之士,跟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中国公益年会为平台,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服务,为弘扬慈善文化、凝聚公益共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