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制发展历程教育义务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考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过程中,一般考查朝代与教育场所、教育内容的对应,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细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一、知识详解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经过历史变迁,我国学制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学制的内容、特点与地位也各不相同。

我国学制发展历程时期名称内容清末壬寅学制

(1902)背景:1902年,清政府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性质: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质,仿照日本学制

内容:该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也规定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虽公布,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

(1904)背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内容:三段七级,五年强迫教育阶段,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系统。

地位:我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民国初年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背景:“癸卯学制”颁布后,虽经多次补充修订但仍不断有批评意见。民国成立,政体变更,彻底改订清末学制已势在必然。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在1912年至1913年制定公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方案,即“壬子癸丑学制”。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仿照日本学制

内容:三段四级,小学不分设男校女校,四年义务教育。壬子癸丑学制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地位: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比较全面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它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至1922年学制出现以前,有过局部调整但是整体的柜架不变,较以前的学制有很大的稳定性。1922壬戌学制背景: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之后,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此同时,“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一战后美国的平民教育思潮对我国影响加剧。在这样的内部和外部双重影响下,1922年9月,教育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最终,北洋政府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也就是1922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性质:北洋政府颁布,仿照美国学制

内容:六三三分段,小学缩短,中学延长分两段,利于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各个层次上的职业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性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内容:这个学制分为组织和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①根据本国国情;②适应民生需要;③增高教育效率;④提高学科标准;⑤谋个性之发展;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基本框架与1922年新学制类似,并无太大变化。

地位:较为重视义务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并且为了适应30年代经济的增长,政府的教育决策明显倾向丁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

二、练一练

1.(单选)根据给出条件,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我国只颁布却未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②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被称为"六三三学制"

③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④我国正式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A.①癸卯学制—②壬子癸丑学制—③壬戌学制—④壬寅学制

B.①壬寅学制—②壬戌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④癸卯学制

C.①壬寅学制—②壬子癸丑学制—③壬戌学制—④癸卯学制

D.①壬戌学制—②壬寅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④癸卯学制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①壬寅学制是我国只颁布却未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②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被称为"六三三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④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因此B项正确。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而法律制度则作为文明的重要部分,伴随着中国文明的推进而不断发展,绵延至今。从夏商周到近现代,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权的更迭,各个时期的法律也相应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中国法律在中国文明的各个具体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背景故事。 【关键词】中国文明;中国法律;发展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112/544921.shtml
2.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1、龙源期刊网 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作者:李洋桥来源:成长 读写月刊2016年第12期【摘要】中国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有着上下 5000 多年的历史。而法律制度则作为文明的 重要部分,伴随着中国文明的推进而不断发展,绵延至今。从夏商周到近现代,随着朝代的更 替,政权的更迭,各个时期的法律也相应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篇文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7863728.html
3.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国际经济法网1905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停止科举,广兴学堂,并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从此,公立与私立的法政学堂遍布全国,大大促进了近代法律教育的发展与法律人才的培养,成为新法学思想的渊薮。 三、法治目标下的新法律体系与司法改革 为了实行法治,晚清修律仿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构建中国近代法律体系,并改革司法。沈家本认为自李悝著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615.htm
4.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着眼整体、追求和谐——这种法的理念对今天“法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古代法律近代化的历程 学界传统观点一般将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也是以西方法律与法学进入、清末修律为发端。但是,中国近代法律的萌芽实际上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与清末修律不同的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http://www.nopss.gov.cn/GB/219506/219508/219516/14640011.html
5.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6.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思维导图模板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向近代法律进发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96edf40e3e744af171044c?from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