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宪法的作文(精品5篇)

现在的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是法律的天下,任何的事情都离不开法,宪法就是法律的中心。所谓宪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它的法律地位远高于其他法律。总的来说,宪法是所有法律要依存的,宪法是“母法”,法律是“子法”。它就是法律社会的核心。一般情况下宪法是不会随意修改的,但国家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国际关系也对其有一定影响。

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是英国的不成文宪法,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文件是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由宪法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内容上有“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组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国的法律也逐渐完善,从不成文到成文,从资产主义到社会主义。每一次宪法的重大改变就意味着革命性的胜利,让我们深刻的记住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有关!

宪法,宪法是什么?宪法就是这法治社会最坚固的地基,生活中随处可遇的东西。在这个法律社会,不懂宪法你就死定了!还记得前几年微博上的中国游客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写吗,根据新宪法第一章总纲第22条中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新规定,现在违法了!如果还觉得宪法跟我们没关系,那么其实学校对我们进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都是宪法对我们的要求。更基本的就是我们的一些人权、宗教信仰自由、劳动的权利与义务等都是宪法的内容。宪法如随行的网,一直在我们身边,学习宪法刻不容缓!

我一直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它与以前相比显的自由、平等、开放、文明,它与以后相比更有生气、更自然。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有很好的法治社会,这有美丽和谐的文明,这有金山银山也不换的大自然,我爱这个时代!

在这个美好的法治社会中,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学习宪法,创造出更好的时代!

关于宪法的作文(2)

我是五年级的.张成,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法律在我心中》。

不瞒大家说,法律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我曾纳闷,我还是一个小孩,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求教我最信任的人。

老师说,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都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妈妈说,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爸爸说,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签订一个合约,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款,法律使我的保护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是青少年,明天我们就是国家的建设者。现在不仅要学好知识,练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懂法、知法、守法。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神,也是做为一个小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关于宪法的作文(3)

提起法律,就应该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有条有理: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

关于宪法的作文(4)

村上很小的孩子就学会小偷,就是偷的.东西不是很贵重,比如都是些别人家的水果之类的,虽然看上去都是比较小的,可能涉及不到经济赔偿方面,但是从小还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还记得从小到大经常听到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这足以说明小时就养成守法的习惯多重要呀,从生活的经验教训中悟出实实在在的道理和人生价值,遵守法律,让法律与我同行!让法律伴我成长!

关于宪法的作文(5)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宪法和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以前,我们班里老是有人少东西。有一次,我的钢笔突然“失踪”了。这可把我急坏了,因为这是姨妈送给我的十岁生日礼物,我哭着去找老师……

上课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还小,觉得拿点文具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坏习惯一旦养成,会影响你们的未来,你们的一生。请同学们把‘捡’到的文具还给‘失主’,知错能改,还是好学生。”从那以后,我们班再也没人少过东西了。

今年暑假的一天夜晚,我们一家三口正在门口乘凉,忽然一阵急促的叫喊声由远而近,“抓小偷,抓小偷。”不一会儿,只见一群人怒气冲冲,提着木棍、锄头边喊边追。小偷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情急之中,纵身跳进了一人多深的池塘里。小偷游到东,大伙追到东,小偷游到西,大伙追到西。在池塘里游了很多圈,小偷始终上不了岸。眼看小偷体力不支,身子慢慢往下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村主任赶到了。村主任高声劝大家:“大伙别追了,快让小偷上岸,如果出了人命,你们要承担责任的。小偷固然可恶,但他也是有人权的,法律会惩罚他的,让我们把他交给派出所。”说完,村主任从附近找来一根长竹竿,让小偷抓住竹竿一头,把他拉上了岸。上岸后,狼狈不堪的小偷喘着粗气,对村主任感激涕零。

知法守法的村主任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这一晚的经历也让小偷刻骨铭心。其实,在我们身边,因为不学法、不懂法而闯下大祸、酿成悲剧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青少年,要从小学法、知法、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才不会走上歧途,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让宪法走进你我,让我们与法律同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THE END
1.关于醉驾260什么意思?导读:在很多关于法律的文章中都会有醉驾的内容,包括很多有醉驾200,醉驾260等文字出现。那么关于醉驾260什么意思?醉驾260就是在我们人体的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达到了每一百毫克的血液里面就有260浓度的酒精含量,属于严重的醉驾行为。 在很多关于法律的文章中都会有醉驾的内容,包括很多有醉驾200,醉驾260等文字出现。那么关于https://www.64365.com/zs/936568.aspx
2.关于法律的作文800字学习帮助网 .5730.net以下是考研屋.kaoyanwu.为各人整理的关于关于休息的作文800的文章,盼望各人可以或许喜好~“不休息,连棵花都养不活,这岂非不是真理吗……”这节课我们读了老舍老师写的《养花》一文,看到老舍老师把养花当做一种兴趣,我们很受开导:休息,可以劳绩高兴,失掉高兴。下课了,各人不谋而合的把面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70775.html
3.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精选8篇)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精选8篇) 篇1: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制的黑板报,供大家参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5tcel3s.html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文6篇(全文)应有人权是关于人权的一种理想的形态,同时也是一种道义上的诉求,是按照人的属性,在逻辑上推论出的一种人权形态,是作为人权的一般,人权的概括和抽象;法定人权,是在法律上规定的人权,是法律所保护的人权;实然人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作为人权主体真正具有和真实享受到的具体权利状况。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w80vb9i.html
5.如何向大模型ChatGPT提出问题以获得优质回答:基于AIGC和深度学习的实践命名实体识别(NER)是一种技术,可以识别和分类文本中的命名实体,如人物、组织、地点和日期。使用ChatGPT的NER提示,需要提供文本,并指定要识别的命名实体类型和其他要求。例如,可以在新闻文章、法律文件和研究论文中使用NER。 提示还应包括有关所需输出的信息,例如要识别的命名实体类型(例如人物、组织、地点、日期)以及https://blog.csdn.net/LANHYGPU/article/details/130623996
6.头条文章律师时目前法律人最主要的就业选择,如图我国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有执业律师52.2万多人,专职律师42.44万多人,占总数的81.23%,律师人数超过1万的省(区、市)都已经有21个,就像我们说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解决了我国大多数就业人口的问题,律师则解决了从事法律行业最多的职业。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22224136323515
7.人民日报署名文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人民日报3月12日发表署名徐显明的文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全文如下: 我国目前生效的法律已达231部。这其中,除与治安管理有关的8部系在1978年前制定的以外,其余223部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五届人大以来制定出来的。我国的立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罕见,创造了世界立法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312/100245.shtml
8.张文显资深教授文章《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为《新华文摘近日,著名法学家、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资深教授的学术引领性文章《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以“特稿”的形式刊发于《东方法学》2020年第5期),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文章首先对秩序与法律秩序进行了概念分析和界定,随后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分析方法对人类社会法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