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作为根本法,还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同时还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是2014年12月4日
今年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
但是关于宪法,你真的熟悉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Q1
我国制定过多少部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只制定过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但共计修改过十次,其中1975年、1978年、1982年为全面修改,1979年、1980年、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为部分修改。
我国的现行宪法是1982年全面修改的宪法,也称“八二宪法”。
我国的现行宪法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修正。
Q2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有什么作用?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Q3
宪法中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所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个部分组成。
Q4
宪法的法律效力如何?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也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Q5
宪法规定的内容这么广泛,它的精髓是什么?
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人权。宪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力,其手段主要是设置与限定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机关不得行使宪法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也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Q6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我国现行宪法第二章规定了以下公民基本权利:
1、平等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权利,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10、华侨的正当权益、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Q7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宪法中对公民以下几种基本义务作出了规定:
1、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5、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6、依法纳税的义务。
Q8
宪法的修改、解释、监督实施部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法定程序修改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