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说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第15期)法律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推进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我们的太空”特开设三期“小太说法”系列栏目之

[小太说宪法]

带您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小太说宪法第二期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起经历了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又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正,形成了现在的宪法文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我国宪法的前身,在我国正式颁布宪法以前起到过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二部宪法:《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

第三部宪法:《七八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现行宪法:《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现行宪法的修正: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2018年3月,全国人大先后五次对“八二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修正,实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进。

1988年第一次修正:

★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

★对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做了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3年第二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更加完整地表述党的基本路线,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等内容。

★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将宪法第十五条关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删去宪法第八条中的“农村人民公社”,增加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1999年第三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增加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应地删去“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

★增加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删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提法。

★将宪法中的“反革命的活动”的表述,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2004年第四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宪法序言中规定政治文明建设,增加规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完善了征收、征用制度。

★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扩大国家主席的职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增加规定国歌等。

2018年第五次修正:

★在宪法序言中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THE END
1.法制史(精选十篇)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汉朝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法律儒家化的内涵和意义。本章教学要求:介绍汉朝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制、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本章教学重点:汉朝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难点: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与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以及?春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51q761.html
2.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为了增强这种现场感,本书还结合了大量出土材料(包括碑刻、简牍、手抄本、莎草纸文书),更附有16页高清彩插,让读者直观感受人类从古至今如何利用法律,进而以史为鉴。 ★牛津大学教授力作!屡获媒体好评 本书是面向大众的通史作品,但以扎实的学术史为基础,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在相关https://www.meipian.cn/56ooqkra
3.中国法制史论文8篇(全文)博登海默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方法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学本科阶段的《中国法制史》教材体例和内容趋于定型,至今鲜有变化。在体例上,表现为史学上的断代体编排,限于历史上国家法的静态介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nh25m0i.html
4.医学与人医学与人文——医生腾飞之两翼骨科在线但1873年在埃及卢克索地区发现的编纂成册的“医学莎草纸”(公元前1553—前1550年间,正是法老建造胡夫金字塔时期),以及波斯医学、古印度、古希腊医学、中国传统医学等已经先后创造了比较多的实用医学诊疗技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从希腊—意大利学派的出现算起,曾一度出现了具有科学倾向的发展轨道。特别是以医学之父希波克拉https://www.orthonline.com.cn/node/132111
5.岳麓书院与中国知识群体的精神历程光明日报他们在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时候,勇敢地承担中华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与发展。岳麓书院的历代学子成为中国古今知识群体的代表,岳麓学子的精神历程也成为中国知识群体精神历程的缩写。 正如两宋以前中国思想学术史曾经出现过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等重要学术形态一样,随着中国https://www.gmw.cn/01gmrb/2006-05/18/content_418683.htm
6.黑火药硝化炸药TNT:从古至今的火药发展史族谱新闻黑火药、硝化炸药、TNT:从古至今的火药发展史,火药早在古代中国炼丹过程中屡屡出现,唐朝时配方已被人们所知;炸药则在19世纪 火药早在古代中国炼丹过程中屡屡出现,唐朝时配方已被人们所知;炸药则在19世纪的欧洲,尤其是炸药大王诺贝尔之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爆燃是火药的属性,爆轰则是炸药的属性,随着有机化学与军事https://www.zupu.cn/lishi/20191023/294416.html
7.蛋品的从古至今鸡蛋的来源蛋类发展史蛋配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36.19 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技术 查看商品参数 ¥10.00 彩色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查看商品参数 图书 农业/林业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全球蛋史 [英]Diane Toops编王鑫源等译袁建敏等审校 蛋品的从古至今鸡蛋的来源蛋类发展史蛋配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602506/12438929157.html
8.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北宋时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既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又为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内在动力。北宋时期文化的繁荣和市民阶层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刺激了指南针在航海业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http://www.xaeduyun.cn/s2odr/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076f64ae30177196ff72f0d66
9.茶的起源与历史:从古至今的演变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参考文献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的发展,茶叶逐渐从中国传播到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等地。在唐朝时期,茶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在欧洲,茶叶最初被作为奢侈品和药品进口,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和富人能够品尝到。但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传播,茶叶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https://blog.csdn.net/qq_42751010/article/details/135935464
10.“建筑史课件:从古至今的建筑发展”.ppt建筑史课件:从古至今的建筑发展本课件将带您从建筑史概览开始,逐一介绍各个时期的建筑,探索其历史背景和设计风格。古代建筑三皇五帝时期中国传统建筑形成的萌芽期,建筑独具特色。埃及金字塔“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代表着古代建筑的顶峰。古希腊建筑透露着大量的哲学理念和民族文化,对后世建筑产生巨大影响。罗马建筑以高超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2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