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科是有很多的知识点,想要通过法律专业的考试,对于这一些还是需要勤加复习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与复习资料,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民事行为制度

(1)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事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代理可分: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2.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物权、债权)和非财产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各章重点

1.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2.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3.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第二,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第三,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第四,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第五,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第六,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以上六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概括,这些又可以衍生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道德,还形成了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

5.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要点:(1)“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人们沿着社会主义道德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中国法律史学史大咖说法首先,以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为内容的新史学观的出现,带来了史学界革命性的进步,其中有关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的史学研究范式,为当时大多数法律史学者所接受,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法制史的学科理论基础。其次,肇始于清末修律的法律西方化运动,使得中国学者(包括法律史学者)既得到西方学术研究模式的训练,又能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12-24/content-1414055.html
2.《中国法学》文摘·2016年第1期(2)司法的中层规律意指“司法的运行论规律”,它涉及司法的运行方式和法则,在哲学上,也可称之为“运动规律”。(3)司法的深层规律意指司法的“生成论规律”,是“内含主体意识因素、社会历史因素的主体活动的规律”, 是司法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生成、发展演变之规律,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实践规律”。立基于此,文章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326.html
3.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https://baike.sogou.com/v67941163.htm
4.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法理学既研究法的一般规律,又着重研究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实施,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形成有关法律、法治和法理的基本知识、概念、命题和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1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