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尸这件事,从古至今的中国法医们都是怎么做的?

提起法医这项职业,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最近刷屏的《Unnatural》?还是《CSI》?《法医秦明》?《法政先锋》?

每天与尸体打交道,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法医的印象。因此法医常被称为“尸语者”,“死者代言人”。他们需要从死者身体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还原真相。

在中国,法医这个职业非常古老,今天大院er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从古到今,中国的法医们都是怎么验尸的?

01古代“法医”都是哪些人?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法医”一说,但也有类似做法医工作这样的人,如秦国的“令史”;到唐宋时,“仵(wǔ)作”便是事实上的“法医”。

仵作又称“行人”,本是古代专门从事尸体处理、帮助殡葬的人。到宋朝,验尸成为侦办凶杀案通行的司法鉴定手段后,仵作便常被官府雇用为“法医”,操验尸体。仵作工作时,要在主持检验的官员指挥和监督下进行。验尸情况要在现场大声报给主持官员,最后由验尸官员得出鉴定结论,类似于现代的法医跟刑警之间的关系。

上述仵作、阴阳先生都由男性担任,对男尸进行检验,如果是女尸,则要由“稳婆”兼任,在早期还有“隶妾”协助主检官完成验尸。

02没有高科技手段古代如何验尸?

法医验尸是现代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古代,由于观念陈旧,不可能对死者“开肠破肚”,又缺少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法医”是如何进行尸检以查清死亡真相呢?

判断死亡原因

若是上吊死亡的,死者的舌头一般会伸出来,大小便失禁;如果是死后挂起的,则无此现象。

仵作将尸骨洗净后,摆放到竹席之上。挖出一个地窖,里面堆放柴炭,将地窖四壁烧红,除去炭火,泼入好酒两升、酸醋五升,趁着地窖里升起热气,把尸骨抬放到地窖中,盖上草垫。大约一个时辰以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迎着太阳撑开一把红油伞,进行尸骨的检验。如果骨断处有红色,说明是生前被打断的;骨断处没有红色,则是死后的损折。

这些古老的做法有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上面提到的红伞验尸,基本原理是红油伞可将红色之外的可见光全部过滤,长波的红外线就透过伞照在骨头上,如果是生前受伤,骨头内部血管有破裂出血,血液在红外线照射下就显现出来,跟现代刑侦中侦测血迹的“荧光反应”原理很相似。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宋慈,后世称他为“法医学的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详细的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内容。

他把当时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03中国现代法医之父:林几

从古至今,受入土为安、保留全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法医的鉴定工作发展缓慢。在民国初年,法医验尸技能还一直停留在尸表检查的阶段。直到我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林几(1897-1951年)的出现,才慢慢得以改观。

林几先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北大医学院),之后又只身前往现代法医的发祥地之一德国,在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专攻法医学。博士学成归来后,他在北平大学医学部筹建法医教研室,主持开设了病理、物证、化验、诊查等研究室,并精心选购西方现代化仪器设备,进行法医鉴定方面的研究,积极培养我国的法医人才。

他一生致力探索切实可靠的法医检验新方法,用科学阐明真相,而且并不一味迷信古代学术典籍,而是用科学的原理验证其中精华、剔除旧法的糟粕。从而推动了我国法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他一生参与验案无数,其中十分著名的是1933年11月10日发生的“糟肉验毒案”,原告认为死者是吃了被告做的红糟肉中毒而死亡,为了确认糟肉是否无毒以及检验部门结果的准确性,他进行了细菌培养与动物实验,最后证实红糟肉内不含毒质,亦无肉毒杆菌,死者并不是被红糟肉毒死的,从而还了被告一个清白,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04现代法医验尸有什么妙招?

首先要告诉大家,现代法医可不仅仅是验尸,他们需要对活体、尸体、精神和犯罪现场进行勘察鉴定,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现代法医学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法医精神病学等。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现代法医的常用方法:

指纹采集(法医物证学):指纹做为一种常见的生物特征,由于其终生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常作为刑侦过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的重要证据。通过对比指纹的不同细节,可以对于指纹进行特异性的鉴别,于是在刑侦过程中,指纹的收集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过程。

人的手掌表皮几乎都布满了汗腺,当手指或者手掌,接触其他物体时,汗腺分泌的汗液自然就会附着在物体上,而汗液中含有多物质,如:尿素、蛋白质、无机盐等,除了普通的通过灰尘集结等物理方法获取指纹,最常用的几种化学指纹显现技术分别是碘熏法、宁海德林法等。

刀起刀落间,以法的名义,寻找事实真相,以医的技术,帮助冤魂安眠。愿法医这群人紧握手中锃亮的解剖刀,照亮黎明中的黑暗!

参考文献:

[1]崔佳明。宋代法医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

[2]袁丽。我国法医物证鉴定领域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证据科学,2016,24(03):352-365。

[3]邓哲先。中外法医学史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4]王明忠。禁忌中的古代法医——仵作[J]。考试周刊,2011(48):235-236。

[5]王旭。中国法医临床学之鉴定现状、技术标准与科学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6(04):68-72。

THE END
1.《中国官职大小排列顺序: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与现状》法律知识官职,作为一个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古至今,经历了演变与变革。自古以来,我国官职体系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与秩序,体现着国家治理的 effectiveness。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官职大小排列顺序: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与现状》的研究,古代至现代我国官职体系的发展脉络,以期为现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 https://m.jzcmfw.com/laws/9322191.html
2.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为了证明这一点,本书将全世界各大法系的诞生、实践和影响浓缩成一个个易懂但鲜活的故事,将读者拉回历史现场,见证国王、学者和百姓如何借助法律来创造秩序、追求正义。 为了增强这种现场感,本书还结合了大量出土材料(包括碑刻、简牍、手抄本、莎草纸文书),更附有16页高清彩插,让读者直观感受人类从古至今如何利用法https://www.meipian.cn/56ooqkra
3.见识从古至今,中国人是怎样控烟的见识| 从古至今,中国人是怎样控烟的 摘要:条子由台下依次往前,递上主席台。小平同志看到条子后笑了笑,就把烟熄灭了。 11年前的2月6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首次会议在日内瓦开幕。该公约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多边协议,也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96
4.智慧树从古至今话廉洁——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智慧树章测题答案智慧树从古至今话廉洁——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 廉洁,是指在职业、个人、社会等方面具备清廉、正直、无私的品德特征。而廉洁素养,则是指一个人具备这种品德特征的程度和能力。 在中国,廉洁是一种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推崇。《礼记》中就有“君子无不安于位,无不尽于礼,无不尽于廉。”的论述,强调了廉洁的https://www.bokee.net/blogmodule/weblogcomment_viewEntry/57301708.html
5.2009年12月英语四六级考试必记的热点词句英语四级词汇中国税收政策的精神实质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The essence of China’s tax policy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taxes are taken from the people and in turn used for the good of the people. 11. 从古至今 throughout history 从古至今,孝敬老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Throughout history, beihttps://www.kekenet.com/cet4/200911/90357_9.shtml
6.中国古代十大巾帼英雄婚俗智库中国古代十大巾帼英雄,分别为妇好、花木兰、吕母、迟昭平、冼夫人、平阳公主、梁红玉、唐赛儿、秦良玉、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河南昭君墓,位于许昌市襄城县,据《襄城县志》载:十里铺西有一古冢,名青冢,是为纪念昭君出塞所建的http://www.hlbk.net/index.php?doc-view-4948
7.从古至今话廉洁——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吉林联盟)本课程从廉洁与廉洁素养、中国古代廉洁文化、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中国共产党廉政法规、中国廉政法律制度、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制度、大学生廉洁修身、廉洁从业与风险防范八个专题面向大学生开展廉洁素养修炼,以提升大学生廉洁素养,加强其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廉洁从业风险防范能力,逐步形成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169906eace048ed949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4)①依据材料一“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历史表明,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首先从历史说起,指出法治的重要性;②依据材料一“今天,汲取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2955266424093569&fr=search
9.中国法律不允许特斯拉召唤?党政机关不允许开特斯拉近日,有传言称中国法律不允许特斯拉使用远程召唤功能,该说法并不属实。截至目前,中国都没有针对特斯拉增加新的法律条例,而且从古至今也未曾有过针对某一车型、某一品牌实施法律制裁的案例。 之所以会出现关于中国法律不允许特斯拉召唤这种传言,可能是因为特斯拉作为主打智能辅助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全车布满了高清摄像头,并且https://www.yoojia.com/ask/15-13905089315339020836.html
10.押广东卷第17题中国古代史:不同时期的国家治理德治教化和法治约束作为社会治理的两种有效手段,在中国古代专制王朝发展历程中逐渐呈现二者结合,即从德法之争,到引礼入法,再到礼法结合。 宋代以后,随着理学的兴盛,儒家伦理道德不断下移,对社会基层进行传播和渗透 明清以后,乡约等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5.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中国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4675ct14432n418729.html
11.考试制度通用12篇反观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甚至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与传统文化中强调内修而不重实践密不可分。所以,文化中要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来改变当今的人才观念,丰富和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竞争的文化机制和开放的思维境界,才会创设出现代考试制度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打破考试变革的僵局,做到古为今用,洋https://gjs.xueshu.com/haowen/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