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在吐鲁番“翻阅”中国最古老刑法典天山网

《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在吐鲁番“翻阅”中国最古老刑法典

一千多年前,闹市区出现驾车伤人案件,肇事人和受害人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和赔偿?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宝应元年(762)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向人们展示了这起唐代驾车伤人案件的审理过程。

根据案卷内容显示,这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公元762年六月的一天。高昌城内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居民史拂的8岁儿子金儿和曹没冒的8岁女儿想子,正在商人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突然,一驾牛车从闹市区急速驶过,任凭驾车人如何拽扯召唤,牛拉着车依旧发疯一样冲进人群,直到将两个正在玩耍的孩子撞倒,车轮从孩子们身上碾过。

驾车肇事人名叫康失芬,30岁,是粟特人靳嗔奴的雇工。当天,他驾牛车把城里的土坯搬到城外,从城外返回时,牛突然狂奔,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就此发生。

高昌县负责审判此案的是一个名叫“舒”的官员,他接到案子后,先后对肇事者康失芬审问了3次。

《唐宝应元年(762)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于1973年出土于阿斯塔那第509号墓,目前馆藏于新疆博物馆,案卷首卷和中间已残缺,结尾还比较完整,全文共有3页58行,纸缝处各押一个“舒”字。

至于这起案件结果如何?肇事人康失芬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唐宝应元年(762)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中没有记载。

按照唐代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宰相房玄龄共同制定的《唐律疏议》中的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人者减斗杀伤一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闹市区无故跑马车的,会被处以鞭笞五十下,而在人群中跑马车导致他人死亡的,为故意杀人罪,仅比斗杀人罪轻一等,斗杀伤也是故意杀人,在唐代的最高刑是死刑,比它减一等,就是流放三千里。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共分为12篇目,五百条,其篇目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律》为唐律的首篇,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它规定了法定刑的种类和适用原则,体现了唐律的基本精神。

唐写本《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

在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新疆历史文物展》“隋唐时期”展厅,展出的唐写本《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反映了唐朝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和管辖。

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介绍,该残卷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由4个断片组成,首尾残缺,共41行,为《唐律疏议》卷六《名例律》中“称众谋”和“称加减”条“疏议”中的一部分。在原文中第九、十行和第二十九至三十一行中部钤有朱印,印文为“西州都督府之印”。此残卷还涉及《擅兴》《贼盗》《诈伪》《户婚》《斗讼》诸篇中的有关条文,为研究唐律在西州地区的实施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唐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以“得古今之平”著称于世。《唐律疏议》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之一。

《唐律疏议》体现着中华法文化德法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治国的精神。

《唐律疏议·名例律》开宗明义,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是汉以来德主刑辅的重大发展。“德礼为政教之本”比起单纯的“德主”,突出显示了德礼在政教中的本体地位。至于“刑罚为政教之用”,比起单纯的“刑辅”,更明白晓示了刑罚在政教中的作用。

唐律还将德礼、刑罚的本用互补关系比喻为自然现象的“昏晓阳秋”,以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永恒不变,所谓“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商鞅“徙木立信”,强调“法必明、令必行”。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

“以礼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议》,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法制文明上的智慧,是独具匠心的设计,因而能够成为世界法律文化史上的典范。

THE END
1.以史讲法法律文献——李悝《法经》《法经》体现了早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制原则,在立法精神、法典体例、立法技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对其他各国影响很大,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经》出现后,魏国一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QzNzEzMg==&mid=2247565928&idx=4&sn=51b139cd87cf7c84e78d24e7370f2572&chksm=ebb17652bf0eebba4682d58667cc796f750b27ab9cb7494eb10e95c60ca3270a24f6f26722c9&scene=27
2.《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的《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 ) A.维护等级尊卑关系 B.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 C.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D.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https://zujuan.xkw.com/17q19869018.html
3.#一起做个题#()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来自公务员考试答疑君()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R公务员考试答疑君的微博投票 #江苏省考# A.《宋刑统》 74人 B.《开皇律》 72人 C.《大明律》 169人 D.《唐律疏议》 269人 584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公务员考试答疑君 创建 公务员考试超话 https://weibo.com/5353390399/NgNPxvlIx
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法典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法典是A.《开皇律》B.《永徽律疏》C.《唐六典》D.《宋刑统》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https://www.shuashuati.com/ti/cb13716c296e42e0b52fb6ea25bf5a5e.html
5.东西问云梦睡虎地秦简何以称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葬。其中,在11号墓葬中发现大量竹简,经整理共1155枚。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大批秦简,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属国家一级文物。 云梦睡虎地秦简主要记录了哪些内容?其发现有何意义?为何被称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湖北省博物馆https://news.sina.cn/znl/2024-06-08/detail-inaxyrti4538639.d.html
6.《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的7、《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 ) 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 D.法律至上和因地制宜原则相结合 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4230314.html
7.中国监察制度史上第一部以皇帝名义颁布的最完整的监察法典是A中国监察制度史上第一部以皇帝名义颁布的、最完整的监察法典是 A、《四库全书》 B、《钦定台规》 C、《册府元龟》 D、《圣祖训》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设计符号使得微积分突飞猛进的是: A.韦达 B.牛顿 C.莱布尼兹 D.伯努利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下列表示四氢呋喃的是 A. B.https://m.ppkao.com/wangke/daan/6a55f39c235e46e492c088b20c7ca20c
8.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3.8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1年同步练习如我国第一部药典《唐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这说明当时政府致力于( ) A.法律的创新 B.制度的规范 C.人民的健康 D.国力的增强 组卷:27引用:5难度:0.6 解析 6.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https://www.jyeoo.com/sj/12f69630-59a3-4568-a237-8ad8fcd9639a
9.源与流:中国古代民族法制蠡测这部重要法典以西夏文刻印。但夏亡后,已久不传于世,二十世纪初才出土于古城遗址。这是保存至今的、最古的一部少数民族法典,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律令》之后又编成了《新法》一书。神宗时有《光定猪年新法》的编纂。 十一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完颜部发展较快。由于女真族原无成文法,"法制简易http://iolaw.cssn.cn/gdfls/200411/t20041116_4593993.shtml
10.公共基础知识热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及典籍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唐律把“十恶”特标篇首,律文全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划分,明确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不同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唐律》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其中《唐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成熟、最完备的封建法典。 《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https://jl.huatu.com/2023/1229/2587722.html
11.?薛刚凌:中国特色行政法典的编纂研究——以公共行政整体型特征[摘 要]:如何建构和编纂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典?如何贡献行政法典的中国方案?这些都是行政法典编纂必须直面的问题。相比其他部门法典,行政法典最具国别特色,因为各国对公共行政有着不同的实践解读。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外部行政活动的个体化行政相比,我国公共行政遵循的是整体主义的进路,具有明显的整体型行政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15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