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翻译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语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法语诗歌思想的翻译障碍

上个世纪,严复提出翻译须以“信、达、雅”为基本准则,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守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尽可能较精确地将译者所述思想以优美的目标语文字再次表达出来。然而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说过:“不存在完美的,理想的或‘正确’的翻译”。因此有人将翻译的完美目标称之为“翻译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因而将法语诗歌所表达出的思想准确翻译成为汉语尤为困难。但我们只要抓住法语语言对平常事物的诙谐、风趣的表达方式,联系汉语的对同样事物的表达方式,就会将法语诗歌所蕴含的思想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法语诗歌节奏和音韵的翻译障碍

节奏是诗歌有序和规律美的表现,音韵又是诗歌具有歌唱及演奏般旋律音乐美的体现。法语诗歌有八音节诗行(octosyllabe),十音节诗行(décasyllabe),十二音节诗行(alexandrin)等。在法语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将法语诗歌的音节形式对等地译为汉语,比如,波德莱尔《夜的和谐》(Harmoniedusoir)全部采用了十二音节诗行,其中第一节:

Voicivenirlestempsoùvibrantsursatige;

Chaquefleurs’évaporeainsiqu’une-ncensoir;

Lessonsetlesparfumstournentdansl’airdusoir;

Valsemélancoliqueetlangoureuxvertige!

只能将其翻译成为:

时辰已到,

在枝头颤动的每朵花,

如同香炉散出芳香,

那声音与芬芳在夜晚的天空中回旋,

忧伤又无精打采的华尔兹使人昏眩!

但这种翻译已体现不出原文的十二音节特征。

原文的第二、三节与第一节相似,也不存在十二音节:

每朵花如同香炉散出芳香,

小提琴如一颗悲伤的心在呜咽;

天空像个祭坛既忧愁又美丽,

小提琴如一颗悲伤的心在呜咽,

一颗憎恶大又黑的空虚的温柔的心!

同理,原文四、五节:

Lecielesttristeetbeaucommeungrandreposoir!

Lesoleils’estnoyédanssonsangquisefige.

Uncoeurtendre,quihaitlenéantvasteetnoir,

Dupassélumineuxrecueilletoutvestige!

按照诗意可以翻译成为:

天空像个祭坛既忧愁又美丽!

太阳淹溺在自己凝固的血液中。

一颗憎恶大又黑的空虚的温柔的心,

从过去的光明中收集一切印记!

你留给我的记忆像神座一样照耀着我!

但这样翻译已经失去了原法语文中的十二音节节奏。

法语诗歌常见押韵,一般在诗句每行末尾处由相同元音或相同音节构成押韵,其韵脚按照所处诗句位置可以有几种形式:AABB,ABAB,ABBA,这给中文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诗歌《乌鸦和狐狸》(LeCorbeauetleRenard)的中文译本就难以展示原文的押韵:

原文中第一句“Ma?treCorbeau,surunarbreperché,”和第三句“Ma?treRenard,parl'odeuralléché”押[∫e]韵,第二句“Tenaitensonbecunfromage”、第四句“Luitintàpeuprèscelangage:”、第七句“Sansmentir,sivotreramage”和第八句“Serapporteàvotreplumage”押[a?]韵,第五句“Hé!bonjour,MonsieurduCorbeau.”和第六句“Quevousêtesjoli!quevousmesemblezbeau!”押[bo]韵,同理九至十二句押[wa]韵,十五及十六句押[ut]韵,最后两句[y],由于汉语语气与法语语气的差别,法语中韵脚相同的词分别翻译为汉语之后,原韵脚会消失,因此译文中未体现原文的韵脚:

乌鸦在树枝上栖息

嘴上叼着一块奶酪

狐狸受着美味的吸引

于是对他说

嘿!乌鸦先生您好

您真漂亮!在我看来您真是美极了!

我可没说谎,若您的鸣啭

美若您的羽毛

您便是森林中的凤凰

这些话并没有使乌鸦感到喜悦

为了一现其动人歌喉

它张开大嘴,奶酪掉了出来

狐狸马上将其叼住:我的好好先生啊

您可知道一切拍马屁的人

都依靠听阿谀奉承之人的话生活

毫无疑问这次教训值得一块奶酪作为代价

乌鸦羞愧难当

片刻后方知晓再也不能抓住他

三、法语诗歌情感意境的翻译障碍

法语诗歌的翻译中,由于译者与原作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差异、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造成了翻译上的一个大的困难。其次,法语诗人表达情感时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但中国诗作者表达情感时具有委婉、含蓄的语言特征,中文译者在中国诗歌及中式表达情感的影响下,难以完全把握并再现原作者的情感,造成了翻译上的又一困难。但是,如果借助这种表达情感的不同语言方式与语境,则可以使得原法语诗歌表达的情感更深邃,更婉转,既不失去原诗歌的思想,又可以使得原诗歌意境上升。例如魏尔伦写的诗歌《泪落我心》中的第一个四行诗:

Ilpleuredansmonceur

Commeilpleutsurlaville,

Quelleestcettelangueur

Quipénètremonceur?

从原文我们可以窥探出作者在与兰波关系闹僵后的那种惆怅、悲伤和孤寂的情感。借助法语的语境及直白的方式,将这种情感表达了出来。但译成中文时:“泪落我心,/好似雨飘落入城。/怎样的哀愁,/沉入我心头?”失去了原文所具有的简洁明了、节奏明快特点。同样,原诗后面的部分,汉语翻译成为:

对一颗烦恼的心来说,

雨之歌如此悲凉!

泪无故飘落,

在这沮丧的心。

什么!不背叛?

哀伤亦无故。

这是最深的痛,

不知为何,我

既无爱也没有恨,

而心如此痛。

与前面一样,这样翻译也缺少了原来的语感,但经过汉语的翻译,又附加上了新的艺术感染力,而较之原诗,译诗绵长,表达含蓄,体现了中国化的委婉情感。又如兰波的诗歌Chansondelaplushautetour第二节:

Jemesuisdit:laisse,

Etqu’onnetevoie:

Etsanslapromesse

Deplushautesjoies.

Queriennet’arrête,

Augusteretraite.

我心里思量:

算了吧,但愿我再也不与你相遇;

你就别指望

更高尚的乐趣。

但愿什么也阻止不了你的前进,

啊,庄严的退隐。

第二句中voir的本义是“看见”,直译为“我再也看不到你”,然而将其翻译为“相遇”,整首诗歌描写了青春与爱情,用“相遇”来表达“看到”,将诗歌语言表达的意境提升到一定高度,目标语读者读来更加琅琅上口,语境更为优美,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尊重原作者的语言定位,翻译工作附加了译者的思想,译作增添了译者的改造成分。

总之,法语诗歌翻译存在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存在的原因较为复杂,然而译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语文化本质的理解、法语表达方式及中法文化的差异。只要找出中法语系对共同事物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克服法语音韵节奏的翻译障碍、情感意境的翻译障碍及中法文化的差异,这样就有助于法语诗歌的准确翻译,提高我国法国诗歌翻译的水平,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崔敏,浅论法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J].读与写,2009,(4).

关键词:现代法语;翻译;发展趋势

现代法语翻译相比较以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和现代法语语言变化相辅相成的。而法语翻译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从现代法语的词汇、句子以及科技语言与外来词语这几个方面对法语翻译的发展特点进行阐述。

一、现代法语词汇翻译的发展变化

在法语词汇层面上,现代法语翻译更多的是注重词语的引申含义、多元化的词法以及词语的反译表达等。

(一)现代法语翻译中词语的引申含义

(二)现代法语翻译的采用多元化的灵活词法

当代法语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同样的法语文字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所以,我们对现代法语词汇进行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多元化文化的特点,为了将一些文字背后隐含的文化信息在翻译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表达,就需要翻译人员增加一些译入语进行相应信息的补充,比如下面的句子:“ledivorceentre《Edouard》et《Jacques》,consommedansl'épiqueprésidentiellede1995;lacalamiteusedissolutionde1997;enfinl'abra-cadabrantesquedéfaitemunicipaledeParis…”在句子中“dissolution”如果仅仅翻译译为“解体”,那么翻译者显然对法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这个词语要表达的意思指的是当年法国总理希拉克为了避免国内出现罢工恶化的局面而决定解散国会,因此我们在翻译这个词语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增加词语做补充,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国会的解散”。同样的道理,对于句子中后面的词语“défaite”如果仅仅翻译为“失败”那么也会大多数汉语读者感到困惑,而事实上它的意思表达是指法国组织在巴黎市政议会选举过程中的失败。

二、现代法语句子翻译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现代法语翻译更注重翻译的技巧

现代法语翻译在句子层面上更多的注重翻译的技巧,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分拆法与合并法。

第一,现代法语翻译的分拆法。由于汉法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法语的句子一般比较长,句中限定成分后置的分词、补语以及关系从句比较多。而汉语语言表达中的句子一般比比较短小精练,因此在现代法语翻译的时候常常采用拆分句子的方式。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对原句进行拆分,可以翻译为“他坚持和别人勾心斗角,一定要把他们的钱通过合法渠道赚过来,这在他眼里是一种需要。”

第二,现代法语翻译的合并法。在现代法语翻译中也常常采用合并的方法将与原译文结构相似的句子合并在一起。根据语境可以将这些短句合并成一个单句就显得更为通顺,翻译如下:“餐桌上的就餐者们对某些问题在相互探讨、讨价还价、有时也会相互吹捧,但是,他们之间是不会因此而打斗起来的!”

(二)现代法语翻译的俗语化运用

三、结束语

综合本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法语翻译的变化也是现代法语变化的一个缩影,作为法语翻译人员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灵活处理各种法语词汇以及句式的反应,这对于正确表达法文的原意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女|25岁(1986年1月14日)

居住地:西安

E-mail:

最近工作[1年4个月]

公司:XX出版社

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职位:法语翻译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法语

学校:武汉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求职意向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目标地点:西安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法语翻译

工作经验

2011/2—至今:XX出版社[1年4个月]

所属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翻译部法语翻译

1、负责翻译法律文件,例如:法律协议、合同书等;

2、负责行业新闻、公司财报的书面翻译;

3、负责研究报告、项目资料的笔译工作;

4、负责担任商务会议中的口译工作;

5、负责协调与法国公司之间的工作,保证沟通顺畅。

---------------------------------------------------------------------

2009/5--2011/1: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年9个月]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业务部法语业务

1、负责担任****行业会展的助理翻译,向法国客户介绍中国产品;

2、负责收集和整理行业资料,保证公司的竞争力;

3、负责开拓海外合作渠道,促进销售;

4、负责翻译产品资料、会议资料等。

2008/7--2009/4:XX学会[10个月]

所属行业:学术/科研

国际交流部法语翻译

1、负责外文资料的引进和翻译;

2、负责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加科研能力;

3、负责与国外科研人员联系和沟通,增加合作机会;

4、负责整理和翻译法文资料;

5、负责接待国外专家的来访,担任随行翻译。

教育经历

2004/9--2008/7武汉理工大学法语本科

证书

2006/12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1]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AnaRodríguezSeara.L’évolutiondesméthodologiesdansl’enseignementdufranaislangueétrangèredepuislaméthodologietraditionnellejusqu’ànosjours.

[3]关晓红.法国FLE教学及教学法发展历程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刘俊,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关键词]“一带一路”;应用法语;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在非洲,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21个,为通用语的国家有5个,将非洲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将给中国拓宽、加深在非洲的经济接触增加额外动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实施,将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去非洲投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必将为法语人才带来更多的海外实习及就业机会,为应用法语专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必须适应国家战略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高职法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法语人才特点

二、高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高职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照搬照抄本科院校培养模式。对于办学历史长、办学资源好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趋于成熟,但高职应用法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上不宜与老牌的、高资历的院校相提并论,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而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用型法语人才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因此,我们必须结合高职法语专业学生特点,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缺乏职业引导。部分学生对未来迷茫,不清楚就业方向,不知道学习法语有什么出路,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一定忽视,没有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志向。没有学习和就业目标的学生,注定难以成为优秀的法语人才,不具备职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求。

三、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根据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语言基础课程重在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讲(授)练(习)结合的传统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语言技能课程可以与职业方向进行融合,情景教学模式是最好的选择。第二,重视教材建设。鉴于国内尚无现成的高职应用法语教材,教学资料的选择和改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每门课程从教材或教学资料的选择改编,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计划及考核方式等,应由专人负责领导,集体共同完成,保证教学质量。第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中,应当聘请懂法语的校外专家承担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工学结合,切实解决语言应用能力与职业技能之间的脱节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其它专业资源,委派法语教师全程跟踪学习,借机培养双师型教师。每年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和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企业解决在海外经营中的资料翻译和语言沟通问题,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语言应用和实践能力,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开拓建设国外实习就业基地

(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汉语;法语借词;文化特性;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探讨汉语中法语借词的一些文化特性以及它们的汉译,从语言的侧面对中法文化的交流作一些观察。

一、汉语中法语借词的概况

汉语中的法语借词不多,被人们熟悉和常用的约三十来个,例如洛可可(Rococo)、蒙太奇(montage)、芭蕾舞(ballet)、CD(ChiritantDior)、贝雷帽(bret)、香槟酒(champagne)、葛朗台(Grandet)、沙文主义(chauvinisme)、滑铁卢(Waterloo)等。这些词汇集中在艺术、文学、社会及法国领先工业等方面,可以说代表了法国的国粹。

其一,中法两国尽管各自是东西方的文化大国,但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两国之间的交流起步较晚,是由十七世纪路易十四时期造访康熙皇帝宫廷的耶稣会传教士揭开序幕的[2]。但他们的活动局限于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中国向法国的靠拢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目的是向法国学习社会革命的经验。自1965年中法建交之后,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促进。总的来说,中法之间比较深入的交流大约只有一百多年。

其二,法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后者属于汉藏语系,拥有完全不同的语言生成机制,相互借用词汇不是很容易。也就是说,不管是汉语借用法语还是法语借用汉语,这些借词在借用它们的语言中都是没有理据的,那么就不容易记忆和理解,当然也就影响到其使用和融入。

但是,尽管汉语中的法语借词不多,语义场也比较狭窄,它们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不少法语借词在汉语中的使用相当普遍,例如“葛朗台(Grandet)”、“阿巴贡(Harpagon)”几乎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而“滑铁卢(Waterloo)”则成为众所周知的惨败的同义词。这类借词因其精当的语义和异域色彩甚至被某些特定的使用者所偏爱。

二、汉语中法语借词的文化特性

作为文化交流的证据,汉语中的法语借词具有以下显著的文化特性:

1、补充性

2、时代性

3、适应性

那些没有被淘汰的,使用比较稳定的,甚至具有全民性的借词,便真正成为借用它的语言的一部分。例如,现在当人们提起芭蕾舞(ballet)、香槟酒(champagne)、大国沙文主义(chauvinisme)时,有可能意识不到它们是外来语,就象人们提起狮子(借自波斯语)、葡萄(借自伊朗语)、祖母绿(借自阿拉伯语)[3]会以为它们是中文词汇一样。这些借词由于在使用中具有全民性、稳定性,而且使用的历史比较长,较好地融入了借用它们的语言,可以说相当本土化了。换言之,借词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借词,必须具有适应性。

三、汉语中法语借词的汉译方法

外来词要在另一种语言中生存,必须通过翻译。结合汉语中法语借词的文化特性,这些借词的翻译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移译

移译系指把源语全部或部分原封不动地移到译语中[4]。法语借词在汉语中采取移译的有CD(ChristianDior牌香水)、TEF(法语水平考试)、XO(特陈白兰地)等。能过采取移译的一般都是缩略词,便于译语读者记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借出词汇的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中的国粹,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上几个借词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2、音译

音译是用译语表示源语词汇的读音,是借词翻译比较常见的方法。上文分析过,借词之所以能成为借词,是因为具有补充性,即借用它的那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中是空缺的。既然空缺,那么译语中肯定没有相应的词汇,只能通过音译。例如葛朗台(Grandet)、马爹利(Martel)、吐司(toast)、巴松(basson)等。除纯音译的外,较常见的汉译方法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译后加上类属词,使词汇能马上被理解。例如咖啡馆(caf"乔其纱(georgette)、香槟酒(champagne)、芭蕾舞(Ballet)、波尔多葡萄酒(bordeaux)等,在音译后分别加上了馆、沙、酒、舞、葡萄酒等类属词后,可以使人马上明白它们的性质,再结合音译,还可使人了解到这是舶来品。通过音译的借词要生存下去,在技术上必须满足的客观条件是不能诘屈聱牙,读之必须上口。例如家乐福(Carrfour),在音译时由于采取的是谐音双关,投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很快便朗朗上口,在客观上为其商业推广助了不小的一臂之力。此外雪铁龙(Citroen)的音译也算传神,因此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外国汽车品牌。

结语

借词的出现是文化交流在语言上的体现,今天,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进一步深度交融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借词将会出现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似乎更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出现在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数量大大超过了通过汉语本身的构词机制产生的新词,这从语言的侧面说明了世界经济和文化强国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汉语中法语借词的文化特性以及使它们在汉语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观察到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些轨迹,发现一些局限,这对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芝联.相互了解无止境――中法文化交流史片段[J].世界历史,1995,(03).

[3]罗常培.语言语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张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词汇的翻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关键词]法律英语词汇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外法律的交流愈加频繁和重要,法律英语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法律是由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并为人们所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以法律语言具有权威性、庄严性和强制性。法律语言的功能决定了其属于“冷冻体”(frozenstyle)语言,所以法律语言又呈现出保守型和专业化的特点。法律英语作为普通英语的一个分支,既具有普通英语的一般特点,如语法等,又具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在词汇、句式、文体等方面有别于普通英语。本文着重探讨法律英语在词汇方面有别于普通英语的特点,从而指导和帮助我们在法律英语翻译中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词汇的准确含义。

一、法律术语的准确性、严谨性

美国法律语言学家DavidMellinkoff认为,法律术语(termsoflaw/termsoflegalart)是指具有特定意义的专门化词汇(atechnicalwordwithaspecificmeaning)。具体来说,法律术语又可分为通用术语、特别术语、专门术语和行话三种形式。

(一)通用术语

通用术语既用于日常普通英语,也用于法律英语,所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比如agreement(协议),contract(合同),debt(债务),trial(审判)等。

(二)特别术语

词汇普通意义法律含义

action行为、行动诉讼

average平均海损

consideration考虑对价

finding发现裁决

party政党当事人

(三)专门术语和行话

专门术语是指只在法律这一特殊领域中使用的词语,是法律语言中相对精确的区域,可以非常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法律概念,其他的词语无法替代。如法律文件中常用的名词“forcemajeure”(不可抗力)是指人力不能防御或无法避免的事故,如大火等天灾或者战争、罢工等人祸。当遇到此类事故时,一方可以免除履约责任,另一方则无权要求其赔偿损失,这是法律界人士的专门术语。这类词语在法律英语中的数量也相当客观,如conveyance(财产转让),domicile(户籍住所),encumbrance(财产留置权),tort(侵权),specificperformance(强制履行令)等。

行话(argot)是指普遍适用于某一团体(如医生团体、律师团体)的特定词语。所以法律行话就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团体,包括法学家、律师、法官为了突出本行业的特点而使用的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行话不同于专门术语,专门术语比行话更加书面化,而行话可以说是专业性的俚语,一般来说是同行的语言。理解和翻译这些行话时切忌望文生义。下面是较为常见的法律行话:onthebench(担任法官职务),cleanhands(清白的),hungjury(意见分歧的陪审团),issueoffact(事实上的争论点),is?鄄sueoflaw(法律上的争论点),piercethecorporateveil(刺破公司面纱),pleabargain(认罪求情协议)等。

二、使用古英语和外来语,体现法律英语的保守性和权威性

“法言法语”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法律界人士认为古英语和外来词的使用可使法律语言显得高贵、庄重。古英语是指曾经常用、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古代英语和中世纪英语。但这些英语在法律文本中或者正式的司法场合仍在使用。如古语ye(你们)是you的复数,在普通英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了,但在法庭开庭的时候仍用hearye(静听)。再如ThisAgreementismadeandconcludedbyandbetweenAACorporationandBBCor?鄄porationwherebythePartiesheretoagreetoenterintothecompensationtradeunderthetermsandconditionssetforthbelow.(本协议由AA公司和BB公司签订。本协议双方同意按下列条款进行补偿贸易。)这里的“whereby”相当于“bythisagreement”(凭此协议)。

自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实际上存在三种主要语言:法语、英语和拉丁语。在英国,拉丁文被视为个人深造的基础;而法语更被视为西欧上层社会的语言。所以在法律英语中,使用外来词主要来自于法语和拉丁语。

法律英语词汇中属法语词源的词汇非常多,但由于法语词汇形态和发音与英文词汇非常相似,一般人也无法辨认法律英语中的源自法语的词语。比如statute(法令、制定法),assize(巡回审判),warrant(逮捕证、搜查令),summons(传票),voirdire(预先审查),venue(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对罪犯审判管辖地),quash(撤销,宣布无效),nolieu(不予,无足够理由)等。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这一特征,使术语的翻译更加准确。

另外,在法律英语中还保留着大量的拉丁词汇,例如staredecisis(遵从先例原则),dejure(法律上),resgestae(真实事实或发生的事情),alibi(不在犯罪现场),versus(诉),perse(本身)等。美国的法律教育中,法科学生在学习法律时必须在1~2年内修完拉丁语,考试合格后才有可能申请学位,足见对外来语的重视。因此,如果不熟悉拉丁文等外来词,就会给法律英语翻译带来不少困难。

三、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并用

虽然法律语言要求表达准确,但是从语义上看,绝对精确的词汇是有限的,而处于语义之间的、过渡的模糊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在语义上不能确指,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无法明确的情况。法律模糊语言包括:(1)模糊附加词即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可使本来意义精确的概念变模糊的词语,如about,orso等模糊词语。(2)有些词及其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reasonable,good等。

在法律英语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增加概括性、抽象性和灵活性。这类词语有:adequate(适当的),duecare(应有的谨慎),sufficient(足够的),unreasonable(不合理的),seriousmisconduct(重大的不当行为)等。

四、赘言赘语消除歧义,确保语言的独解性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生命和灵魂。但是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确保法律用语的准确性,在很多的法律英语文件中,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词常常采用两个或以上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的表达方法。这种赘言赘语的现象正是为了使意义表达全面具体,精确到位,避免产生曲解或者歧义,维护法律文件独解的尊严。例如:

(1)AnysuchconsentshallnotrelievetheContractfromanyliabilityorobligationundertheContract.(任何此类同意均不应解除合同规定的承包人的责任和义务)。

(2)Theheadingsandmarginalnotesinthesecondi?鄄tionsshallnotbedeemedpartthereoforbetakenintoconsiderationintheinterpretationorconstructionthereoforoftheContract.(本合同条件中的标题和旁注不应视为合同文本的一部分,在理解和解释合同条件或者合同本身时,也不应考虑这些标题和旁注。)

例(1)中的liability和obligation同义,可译成责任和义务。例(2)中的interpretation和construction同义,意为理解、解释。

综上所述,英语法律文件的庄严性和权威性首先体现在词汇上。法律术语、古英语、外来词语等“法言法语”的使用可使得法律语言显得正式、严谨、高贵。准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并用体现法律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而频繁使用赘言赘语也是为了更大限度地确保法律所表达的意思独解性,消除语言本身产生的歧义。了解法律英语词汇的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翻译各类法律文件都大有裨益。

[1]卢敏.英语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夏登峻.法律英语英汉翻译技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某单位外贸部有两个青年,一个是你语翻译,另一个是法语翻译。两个人都是知名大学毕业,年少气盛;在领导的眼里,两个人都是外贸部经理的候选人,可是领导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就要看谁的表现更好一点。为此,两人总是合不来,整天在工作上暗自较劲,争风吃醋,每处的业绩都完成的很好。

几年之后,他终于拿到了俄语等级证书,他开始和一些俄商进行沟通。

同事对他掌握了两门语言感到十分敬佩,他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正当他得意的时候,他因在一个法商的贸易合同中写错了一个重点词汇,因此让公司损失了一笔巨额。

公司董事长非常震怒,把他训斥了一顿,他感到很内疚,他总结之后才知道自己忙于学习俄语,没有对法语练习。

他对自己的专业失去信心,就认真去学习俄语,可怎么也达不到对手的水平,他追悔莫及。

初一:东方苍狼

关键词:法语教学现状建议和基本做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运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传统的外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最近30多年来,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外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提出了种种批评,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法、外语课堂、教师的作用与培训、教学大纲、考试制度等。在传统的外语教学基础上,人们不断提出新的理论,从而使外语教学成为一门与其他多学科相联系的新的独立的学科。

法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使用范围仅次于英语,位居世界第二。法语优美、准确、严谨,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据统计,世界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法语作为居民母语、官方语言和通用流行语,约有5亿人用法语。在我国,掌握一定程度法语的人不超过10万,其中1.6%的法语资源是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是推动我国法语教育与研究的主要力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培养优势,发挥法语资源的社会价值,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交往服务,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何慧敏教授在《培养创新型的外语专业人才》一文中提出培养创新型的法语专业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责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革法语教学方法。在高校法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的迫切任务是建立一支合格的素质教育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一、法语教学的现状

同理想的教学目标相比,无论是汉语还是外语教学工作者都感到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努力改进提高。例如,从我们大学专业法语学生的法语学习水平来看,一方面只经过短短的四年学习,就能担任一般口笔语翻译任务,实属难得。不过,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就会发现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2.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待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书面语言,轻口头语言的倾向。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已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外语工作者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

上述缺陷,归结起来,主要是言语逻辑分析和运用能力不强,对所用语言的句型、语法、章法和修辞的掌握欠熟练。另外,所用教材的语法系统欠佳,并缺少言语逻辑分析及修辞知识和章法知识运用的讲练安排等。这就是说,客观现实急切要求我们重视各种语言要素综合运用的研究及其实用。

二、改进法语教学的建议与基本做法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笔者主张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帮助学习者又快又好地培养综合掌握和运用各种言语表达规则,恰当调遣词语,正确组成交际语句、语段等话语的能力。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议采取如下办法进行改进:

1.进行两个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们偏重于传授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屡见不鲜。为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经过研究我们着重进行了两个转变:(1)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教师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讲解清楚课文的内容。教师除了传授有关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知识外,还要带领学生围绕所学的课文,用多种方式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诸方面的技能,从而全面提高他们运用外语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2)从“多讲少练”向“精讲多练”转变。常言道:“熟能生巧。”实践证明,大量的语言实践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进行语言实践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全面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自发思维得到引导,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重视句型教学,特别是利用好的句型系统。培养学习者正确组成话语的整体言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2.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大胆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听说能力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本专业也是一直制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加强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薄弱环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成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我们在研究比较了国外各种教学流派的基础上,采用较先进的视听教学法,从新生一入学就增设了法语视听说课程。凭借先进的视听设备,以图像、对话录音为媒介排除母语干扰,完全以法语进行教学,使学生无需借助翻译,直接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从而迅速直观地掌握法语口语的表达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参与感,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讲一句、学生听一句的做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与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上。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成了对话者之间的自然关系,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感知、模仿、理解、应用几个过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听说实践,最后达到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该班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提高。

三、结语

总之,改进语法教学的单一描写和讲授方式,从实用出发,始终注重包括句型、修辞、章法和言语逻辑在内的诸种话语规则在教学中的同步综合安排运用,以便又快又好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是迫切的实用需要,是当今时代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前进的潮流,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惠德,曹德明.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平.谈大学法语的教学方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30-32.

[4]吴永利.英语比较语法及其在法语二外教学中的应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8).

[5]邓泽龙.英法语言词类异同刍议[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4).

蒙太奇源于法语Montage。

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从英文电影理论中认识到了蒙太奇理论,最初曾根据法语旧意尝试将其翻译为“织接”等意,后发现“旧词被赋予了新意”,便保留英语音译,成了一个新名词。

【关键词】意合形合汉译法

因法汉语言之间的种种差异,汉译法对学生提出了不同于法译汉的一些要求。本文从意合和形合这两个概念入手分析。意合指依靠事物间的自然逻辑来实现句中句子成分之间的连接。汉语即属“意合”的语言。形合指依靠形式手段来实现句中句子成分之间的连接。西方语言多属“形合”的语言。法语因严谨细致而著称,是一门形合特征非常明显的语言。

关于“意”与“形”,我们可再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意”指的是句中的意义脉络,它内隐,没有有形的语法载体,依靠语境来排除歧义,理解句意。而“形”指的是形式化的语法手段,它外显,有清晰可辨的语法标记,一般情况下无须借助上下文,仅依靠句内的语法手段就可以排除歧义,完成对句意的理解。具体说来,法语的形合符号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词、介词(数量众多)等实现连接功能的语法现象,也包括阴阳性、单复数、时态等语法标记。在汉语里,形合符号有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则不明显。如汉语里也有介词,但数量没有法语里那么多。此外,由于法语中的连接手段比较丰富,所以法语非常适合构建逻辑严谨、层次丰富的长句,而汉语更多的是短小精悍的短句。

现在,我们举例来分析:

译文:Notrebutn’estpasderefuserlesvoituresprivées,maisd’inciterplusdepersonnesàréfléchirsurlesproblèmesdontledroitroutier,laprotectionenvironnementale,lestransports,etd’attirerl’attentiondesautoritéspourlespousseràpromulguerdespolitiquesprotectricesafinquelestransportscommunsurbainspuissentêtreaméliorés.

例2: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从结构上看,汉语原文由五个结构完整的、由逗号相隔的小分句构成,各个小分句前后承接,意义相连,但语法上的联系并不紧密。如果把每两个小分句之间的逗号改成句号,对原文的意思影响也不大。从逻辑上看,第一个分句里的“山”是第二个分句里“有”的地点状语,同理,第二个分句里的“庙”是第三个分句里“有”的地点状语,而第三个分句里的“两个和尚”跟第四个分句里的“大和尚”和“小和尚”是总与分的关系。

把汉语原文翻译成法语时,如果跟原文一样,使用独立的小分句,那译文就是“Ilétaitunefoisunemontagne,surcettemontagnesedresseuntemple,danscetemple…”,这样的句子太唆,重复太多,不符合法语的表达习惯,所以应发挥法语逻辑严密的长处,将分散的小分句连接起来,合适的连接词将原文里未用文字表明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如Ilétaitunefoisunemontagnesurlaquellesedresseuntempleoùilyadeuxmoinesdontlegrandditaupetitqu’ilétaitunefoisunemontagne…③

例3: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动。”我看月台那边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④(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译文:Jedis:《Tuvasrentrermaintenant,père.》Ilregardaàtraverslafenêtreetdit:《Jevaisacheterquelquesoranges.Resteici,nequittepastaplace.》Del’autrectéduquai,derrièrelabarrière,ilyavaitdesmarchandsquiguettaientlesclients.

译文中使用了3个时态,直接引语里用的是最近将来时和命令式。其他部分的动词中,“有”和“等”表状态,用的是未完成过去时,其他动词表动作,用的是简单过去时。

以上三组例句不足以代表汉译法中碰到的全部情况,但我们仍可总结出一些具有广泛价值的东西。在做中译法练习的时候,应该对法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尤其是形合与意合间的差异有足够的认识,在译文中补充还原必要的逻辑连接词和形式符号。

注释

②这里的连接词不单指连词,它是对具有连接功能,并能够指明被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各类词的总称,包括连词、连词短语、关系代词、介词、介词短语等

1977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法语系副主任、主任,西方语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2005年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1981至1984年留学法国,先后获深入研究文凭IDEA和法语语言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法国教育金棕榈军官级勋章,2002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研究论文有“语言规范与语言的多样性”,“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等30余篇,出版有《现代法语词汇学》、《法汉实用分类词典》、《加拿大文学词典》、《法语渐进》系列等论著。教材、辞书等10多部。发表有《女士乐园》、《阿达拉勒内》、《社会语言学》、《从巴黎到耶路撒冷静》、《伏尔泰中短篇小说集》等20多部翻译作品。

他是一个求实严谨的人,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小心求证”中运筹帷幄;他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30多篇学术论文、10多部辞书编撰、20多部翻译作品在手中应运而生;他是一个接纳时尚的人,在法兰西的浪漫熏陶下喜欢上了古典音乐、世界名著和经典电影;他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在成立多年的教授篮球队里尽显前锋神威。

留法经历是贵宝的人生财富

前不久,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文化品牌――“思索讲坛”迎来了成立两周年的日子,曹德明亲自给同学们作了一场题为“漫谈法国文化”的讲座。

曹德明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见闻,并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法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铺陈开来。

吸引同学们的是,曹德明从法语本身入手,谈到了法国的电影、建筑、绘画、服装,饮食等诸多方面,他谈雨果、大仲马、司汤达等法国文学名家,提到了吕米埃兄弟、碧奇芭铎、梅里爱斯等电影人,聊到了夏奈尔、迪奥、路易威登等时尚宠儿……

“法国文化同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而深不可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身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入手,慢慢地对法国文化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平和的话语中,体现出曹德明作为法语教学领路人多年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讲学方式――活泼而不失严谨,纷繁而不乏条理。

1981至1984年,曹德明留学法国,先后获深入研究文凭(DEA)和法语语言学博士学位,其后还多次赴法国短期讲学。这些经历对已留校任教的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告诉记者,“现在当了校长回过头看,两种方式都非常重要。留学攻读学位能让我深入地解剖一个‘麻雀’,亲身体验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而走访讲学式留学能对面上情况加以了解,对不同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做比较分析。”

曹德明告诉记者一个故事,与法国朋友共同用餐时,朋友向侍者介绍,这位教授曾把夏多布里昂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侍者敬佩地说,你很了不起。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文学巨匠,因为很喜欢读他的书,所以曹德明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

还有一次,曹德明在巴黎参加《经济一体化与欧洲》论坛,一位来自西非的黑人青年问:当一种民族文化不被人家尊重,该怎么办曹德明义正词严地回答:“我们首先要自尊、自重。如果连自己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都说不清,别人怎么会尊重你的文化呢”

外语教学重要的是理解文化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国内的外语教学过多强调了语音,语汇和语法等语言技能的重要性,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而对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的研究学习――这才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实质上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

曹德明认为,高等院校在外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力求把握外语所表达的文化精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是说,在学习其它文化的过程中,要对本国优秀文化做到熟练学习和努力弘扬,这一点现在却往往被忽略。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课堂上会用英语很标准、很熟练地说“LadyFirst”的学生,如果在食堂用餐时却总是插队到女生前面,这样的学生真的是“会外语没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外语教学的极大失败。

“我还记得,曾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学法语出身的吴建民去年11月应邀在上海文汇讲堂上做了一场《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学》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有学生问他。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这代青少年应该为未来与全球的交流做些什么具体的准备7我现在也在学习法语,您在年轻的时候是怎样背法语的吴建民没有告诉提问的学生怎么背法语,而是特别强调了一点,希望中国的学生要‘得中国文化’,他说‘在21世纪,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东方的文化’”。

上外在“十一五”期间,将成立“跨文化研究中心”,突出强调文化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用意正在于此。上外的研究生近年来已连续出版了4辑《外语与文化研究》论文集。除此之外,上外还特别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与所学文化的直接接触中,以熏陶感染的方式熟悉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前几年的中法文化年,上外通过与法国驻上海领馆联系,将法国艺术展、法国音乐会引进了校园,学校还特别鼓励学生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赛事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上外所有的专业着力培养的都是复合型人才,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说,6种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上外都存在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非通用语种+英语,双

学位等6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上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海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招录毕业生为例,在每年招录的200多名毕业生中,上外的学生占到一半左右,而且上外的学生被录用后,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教学与教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留学法国的经历,还是执掌学校的体验,曹德明都深感“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仅就当前的外语教学而言,急需改变的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曹德明说,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队伍建设上,曹德明特别强调的是要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培养使用的关系。他说,学校近年来稳步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科队伍发展还比较健康、稳定,学科队伍结构也有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应看到目前学科队伍现状、特别是拔尖人才队伍和非语言类专业学科队伍发展还不平衡,这已形成了学校学科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切实做到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三结合,才是抓住人才强校和学科强校的根本,才能在队伍内部形成合力。

在曹德明看来,创造这种和谐首先要海纳百川,广进人才,进好人才。学科强校归根到底要以人才为基础,没有人才,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但人才引进一定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适应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有的放矢,重点引进能够增强上外优势学科力量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针对性人才,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由此,学校需要对教研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研究方向作深入细致地分析,对在各个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中青年骨干、合理的梯队等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全面认识,才能选对关键性的人才,将他(她)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作为院系领导,则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对于强于自己的人才,要有敢于引进的心胸和气度。

其次,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曹德明认为,学校的青年教研人员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未来的中流砥柱,必须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为青年教师成才、成功、成就“大家”提供坚实的平台。要充分发挥教授专家在学术方面的作用,大力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老教授要勤于培养能超越自己的青年学术骨干,尤其要注重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在课程安排、科研项目人员构成、出国进修人选、青年教师发展方向和学科布局等方面要统筹考虑,全盘规划,注重个人和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样才能造就出学校的生力军,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进步。

另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本校人才和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曹德明告诉记者,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这三方面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的成败。培养本校人才是学科建设之基,引进高端人才是学科建设之梁。离开本校教研人员的支持,再优秀的外援也孤掌难鸣、乏力回天,本校人才更应敞开心胸,虚心从引进人才那里汲取新鲜的思想和养分,真诚接纳、支持引进人员的工作。唯有将大度容人和灵活用人统一到队伍建设上来,做到引进优秀人,用好现有人、留住关键人,才能构建出大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致力于学校发展的理想状态。

THE END
1.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docx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docx 15页内容提供方:tianya189 大小:21.16 KB 字数:约8.68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30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英语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8/5314340144011014.shtm
2.法律英语词汇大全法律英语词汇大全 法律渊源 source of law 制定法 statute 判例法 case law; precedent 普通法 common law 特别法 special law 固有法 native law; indigenous law 继受法 adopted law 实体法 substantial law 程序法 procedural law 原则法 fundamental lawhttp://www.fargotranslation.com/newsxx.asp?id=21
3.关于法律的英语单词关于法律的英语单词 引导语: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律的英语单词,欢迎阅读! 1、repeal rescission 撤消(判决) 2、revocation 撤消 3、immunity 豁免,豁免权 4、disability, legal incapacity 无资格 http://mip.kaoshi.yjbys.com/danci/401818.html
4.法律术语翻译的英文法律术语翻译翻译法律术语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法律术语翻译的英文,法律术语翻译翻译,法律术语翻译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6%B3%95%E5%BE%8B%E6%9C%AF%E8%AF%AD%E7%BF%BB%E8%AF%91
5.法律英语术语及其翻译法律英语术语及其翻译,术语,翻译,法律术语, 术语是现代科学的精髓,法律术语是法学的主体,术语应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法律的效力。法理学、法哲学、法律解释学以及语言学都离不https://read.cnki.net/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162662.nh.html
6.法律术语英文翻译法律翻译公司法律诉讼文件翻译公司本文来源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应该比较权威,可供需要翻译中国法律法规的人员研习。 阅读提示: 中国法律术语外文翻译的精确和统一,是中外法律交流新形势的要求。文章探讨了20余个行政法学关键词的英文翻译,其中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访,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主http://www.e-ging.com/article20150528155416/aritcle215.html
7.我要学好英语法律术语。读一些法学著作。我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我a我要学好英语法律术语。读一些法学著作。我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我要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 I must learn English law terminology.Reads some legal science work.I must through the judicial test.I must obtain attorney the disciple of a master qualifications card.[translate]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4151877
8.法律翻译软件哪个好用?律师英语翻译软件下载安装法律翻译软件可以帮助律师、翻译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法律术语和文件的翻译工作。那么法律翻译软件哪个好用呢?下面3322软件站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适合律师英语翻译的软件,它们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特色,支持法律领域的术语和文档翻译,用https://www.32r.com/zt/flywfy/
9.用法律术语讲英文怎么写用法律术语讲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沪江词库精选用法律术语讲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法】 in legal parlance 相似短语 legal capacity n.法定资格,法定身份 legal custody 法定保管,法定监护 legal evidence 法定证据 legal gas 法定天然气 legal holiday 法定假期,法定假日 legal interests 法定权益 legal https://www.hujiang.com/ciku/896125_1858248931/
10.文化差异视角下法律术语英语翻译策略探究摘要:英汉法律翻译是一种涉及法律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翻译极为重要的一环,法律术语对法律文本的翻译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保证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率绝非易事.为此,本文从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讨法律术语翻译中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ygc-x202110010
11.首届“LEC杯”法律英语术语翻译知识竞赛一号通知为提升法律英语影响力,培养“具有传承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造就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详悉法律业务的高素质国际化涉外人才”,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特举办首届“LEC杯”法律英语术语翻译知识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本届竞赛旨在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强化https://www.lectest.com/newsinfo/6980591.html
12.lec法律英语证书考试大纲历年真题正版任选法律英语阅读与翻译lec法律英语证书考试大纲历年真题 正版 任选 法律英语阅读与翻译教程 视听说词汇 精读教程泛读写作翻译英美法律术语双解文化教程由“备货网”根据销量、好评率、价格和信誉进行精挑细选,该商品选自北京地区的天猫商城“法律图书音像专营店”,所属主分类“书籍/杂志/报纸”,子分类“大学教材”折扣价为21.8元。精挑细选https://www.beihuo.net/shangpin/7yNzQ6IwMqxMZDbuVe.html
13.《法律英语翻译教程》(张法连)简介书评在线阅读英美法律术语汉译研究法律英语泛读教程(上)新法律英语证书(LEC)真题详解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大纲大学法律英语英美法律文化教程基础法律英语教程法律英语精读教程(上)法律英语精读教程(下)英美法律术语双解法律英语泛读教程(上)法律英语泛读教程(下)法律英语写作教程法律英语视听说教程法律英语翻译教程 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38734.html
14.commonlaw的翻译(一)法律术语其中可算作翻译的,唯“普通法”而已。 “common law”之译为“普通法”,似已“约定俗成”了,但是是否确切呢?在其尚未在广大读者间“约定俗成”前,尚不无商讨之实际意义。 形容词“common”具有:“共同的”、“普通的”、“粗俗的”、“低劣的”、“(数)共通的”、“(语)通(性)的”与“通(俗)的”https://english.7139.com/2608/16/2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