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诞生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共和国于改革开放中加强法制建设,在立法司法执法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法学研究和法律书刋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应运而生。当年作为年轻的法律工作者,我有幸被聘为副主编参加了这部鸿篇的编纂,并被聘为编委会秘书长亲历和见证了这部巨著孕育和诞生的全过程。今回溯编立这部法典前后,责任使然行文以记之。

(一)立法背景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的法制建设特别是立法开启了新的进程。继通过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后,在与旧法制旧立法彻底决裂中,新中国的立法出现一段初步繁荣的景象。

在重大立法成果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经政协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或者批准的法律法令共有50件,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政务院及所属机关组织通则》、《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同时,《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一些基本法的法律草案也开始起草。在此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所属各部门及各大行政区等地方机关也颁布了大量法规,计有3500余件。而在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出台之后,到1957年初,我国的立法又向前迈出了较大的一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批准的法律、法令又有40多件,如《人民警察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兵役法》等。与此同时,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一些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然而,从1957年到1978年,由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国立法蒙受了重大挫折,由活跃转入了停滞乃至几乎废弃。

自1978年底执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之后,中国立法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继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宪法》、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组织法》、《人大选举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个重要法律后,每次全国人大会议、每届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都确实把立法列为重要议程。《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还明确地把加强和加快立法步伐列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要工作。可以说,从1979年起,每年都有一大批法律、法规产生,且从1982年之后,每年又有大量行政规章产生。

(二)编纂经过

正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加强,随着国家立法的逐步健全,“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社会各界急切企望有一部囊括国家法律完整、准确,对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法律全书。当时,出版界编辑出版法律书籍全国领先的吉林人民出版社,与身在首都北京的老一代法律专家和年轻法律工作者不谋而合,相互联系切磋,决定共同编纂新中国的法律全书,来回应社会各界的期盼。

——关于编纂实务的安排。经征得张友漁顾问和各位主编的同意,编委会将该书分为宪法编、刑法编、刑事诉讼法编、民法编、民事诉讼法编、婚姻法编、经济法编、行政法编、行政诉讼法编和国际法编十大部份。按照这十大部份,根据各位参编者的专业特长,编委会分别安排给各位参编的副主编和委员,限期完成。对我的分工是负责行政法编、行政诉讼法编,我和编委会委员、陶希晋顾问的秘书高志新,还有编委会委员、张友渔顾问的秘书王志强,共同进行了这两部份的编纂。我和高志新也参与了王志强对宪法编的编纂工作。

——编纂工作伊始,编委会对各编收编工作明确提出了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是收编内容,各编均应是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主要规章三个层次的原文。二是各编收编必须符合“全面”和“准确”的要求标准。“全面”的要求是,各编对本编所含每个有效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都不得遗漏,一个也不能少;“准确”的要求是,对已经“废止”和业已“失效”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一个也不得收。遵循统一的原则要求,各编参编人员按照本编分类的确都在大量法律法规及规章中既进行了周全严密的捜集,又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和甄别。

——为了协调、落实这部法律全书繁杂的编务工作,沟通在京各位专家、在吉法学老师和出版社的工作联系,编委会还明确了由郭阳为秘书长,刘树炎、钟立秋为副秘书长。郭阳主要负责协调落实在京各位顾问、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的编务事宜,以及与吉林人民出版社的联系。刘树炎主要负责出版社对内对外包括在京专家在吉法学老师的联系和编务工作落实。作为编委会委员、吉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务长的钟立秋,主要负责协调该院参编老师编务工作落实,作好与出版社和北京专家们的联系。

——这部全书汇集各分编的统编工作,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法律编辑室具体负责。责任编辑由该室负责人、资深编辑刘树炎和邢世杰担任。刘树炎和他的助手们怀着编立法典的极大热情,凭着娴熟精湛的编审业务能力,对于各编浩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经过审慎的汇总,严谨的体裁体例的初步编排,将统稿交由首席顾问张友渔和主编王怀安、顾明、林准、孙琬钟核查审定之后,法律全书的编纂工作历经一年终于全局落定。

(三)隆重问世

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局的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于1989年6月正式出版。该书共收编1949年至1989年我国的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和国际法等部门法的所有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1224件,共约500万字,堪称大型、系统、完整、适用的法律典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的出版,打破了四十年国无完整法典的历史,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大典。这部法典的问世,为施政者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供了司法准绳,为各级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提供了应当遵行的执法规范,为全民知法守法和维护权益提供了资料宝库。

THE END
1.制宪修宪重要文献资料选编系列再推成果业务动态12月3日,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宪修宪重要文献资料选编(三)》。该系列图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宪法室编写,至此已出版3本,不仅全面展现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而且为准确把握宪法精神和内涵、推动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12/t20241205_876367.html
2.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中国法制通史共10册,内容包含了从夏商周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法律制度,包括:1、夏商周;2、战国、秦汉;3、魏晋南北朝;4、隋唐;5、宋;6、元;7、明;8、清;9、清朝末年;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每一分册介绍不同时期的立法概况、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经济法律、司法制度等,在梳理中国法律制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3.小太说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第15期)法律立法中华人民共和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起经历了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又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正,形成了现在的宪法文本。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R5I5GG0531TTYW.html
4.宪法宣传周宪法的历程演进与地位作用第四部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八二宪法”明确区分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还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八二宪法”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与时俱进:宪法修正案 https://pcc.hainanu.edu.cn/info/1078/13284.htm
5.《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摘要书评试读京东 全部分类◇ 搜全站 搜本店 >0 我的购物车 图书>法律>刑法>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恒晟泽图书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 高铭暄,赵秉志,商浩文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120920658872.html
6.《正版2022新书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高铭暄赵秉志商浩文当当锦园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正版2022新书 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 高铭暄 赵秉志 商浩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9787565344633【锦园图书】》。最新《正版2022新书 新中国刑法立法沿革全书 高铭暄 赵秉志 商浩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9787565344633【锦园图书】》简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86465786.html
7.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曲折诞生之路同时,为了加快刑法立法的进度和保证刑法立法的科学性,还广泛搜集了美、法、德、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典,并将其作为新中国刑法立法的重要参考。不过,对于本国之前施行过的刑法,尤其是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六法全书》,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摒弃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一些司法干部,尤其是从国统区旧司法机构中转型而来http://www.jsdsw.org.cn/web/detail/detail.html?id=9839
8.我国细胞行业当前业态司法监管实践及未来监管模式研判报告3.基于我国细胞领域政策趋势和立法逻辑 政策方面,继纳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 2030 后,2022年初,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细胞治疗等新型生物药的产业化制备技术。2022年5月,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基因诊疗、干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77be78008a3.html
9.中国法制史(全).ppt社会背景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与 “六法全书”体系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法律内容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10/8074120031002012.shtm
10.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的法治人生这本巨著对新中国刑法立法进程、背景、法条要义给予全面深刻的阐释。从内容上看,该书是解读刑法精神的教科书、描述刑法发展变化的编年史、介绍刑法条文沿革的路线图;从编写体例来看,该书既有对刑法发展历程全景式的叙述,又有对刑法条款具体内容详尽的解析,以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信息,构成新中国刑法立法的缩微档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5/id/7315829.shtml
11.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隋唐五代史史料大多数纪、传都以《旧唐书》为正文,将《新唐书》记载有出入者入注,事同文略者不录。新书新增列传,则以新传为正文。旧书诸志如地理、仪卫、五行、天文等志或缺或过于疏略,便以新书志为正。职官、刑法、舆服等志仍以旧志为正。编者对两唐书中记载互异者,常加按语,发表自己意见。通观《合钞》全书,大致是http://lishisuo.cass.cn/xsyj/gdwhs/202001/t20200116_5078826.shtml
12.继民法典之后,新的法典编纂纳入全国人大年度立法计划南方+南都记者关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还特别提到,今年将“研究启动条件成熟的相关领域法典编纂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完成了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的编纂。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第一部超过1000条的法律,也是第一部超过10万字的法律。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5/31/c774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