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主要动态主要围绕算法治理,尤其是内容平台们成为久违的目光焦点。此外,字节跳动、网易、腾讯、OpenAI几家大公司都有引发舆论讨论的合规事件。
具体来看,平台生态和治理方面: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网易云音乐再“撕”腾讯音乐抄袭,两大巨头正互相起诉中;前实习生篡改代码攻击公司模型训练,字节跳动起诉800万元。
人工智能方面:广电总局发布《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复旦大学约束本科毕业论文使用AI,规定禁止场景。
海外:加拿大五大媒体起诉OpenAI;意大利数据保护局“警告”当地传媒集团:不要与OpenAI共享数据;马斯克申请禁令,阻止OpenAI转型为营利性公司。
一、平台生态和治理
1、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11月24日,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此次专项综合治理分为三个阶段——企业自查自纠、属地核验企业自查情况以及治理成效评估总结。有关部门将在明年1月检验企业自查情况,明年2月14日前完成专项行动实施成效总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专项行动的要求非常细化,提出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
不过,不少要求在此前《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文件中均有痕迹。业内人士告诉21记者,往年中央网信办也有算法检查,此次专项行动或意味算法治理的常态化。
2、网易云音乐再“撕”腾讯音乐抄袭,两大巨头正互相起诉中
21记者检索到,本次提到的黑胶打碟界面、“一起听歌”图形用户界面,网易云音乐分别在2022年和2024年发布了专利公示。与此同时,两家巨头正在以“不正当竞争”为案由互相起诉:去年11月,腾讯音乐诉网易公司首次开庭;今年2月,网易云诉腾讯音乐案开庭。受理法院皆为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南财点评:受访人士告诉21记者,不管指控侵犯专利权还是指控不正当竞争,互联网产品“抄袭”问题的法律认定非常复杂,维权难度高、不确定性大。竞争对手互相模仿,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大规模抄袭,司法实践一般不会干涉。在他们看来,音乐平台这次的抄袭指责主要是“打嘴仗和争取舆论”。比起法律上的争议,更大的问题是行业陷于发展危机。
3、前实习生篡改代码攻击公司模型训练,字节跳动起诉800万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字节跳动起诉前实习生田柯宇篡改代码攻击公司内部模型训练一案,已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字节跳动请求法院,判令田柯宇赔偿公司侵权损失800万元及合理支出2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通报显示,2024年6月至7月,集团商业产品与技术部门前实习员工田某某,因对团队资源分配不满,通过编写、篡改代码等形式恶意攻击团队研究项目的模型训练任务,造成资源损耗。公司已与其解除实习协议,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并同步至其就读学校处理。
二、人工智能
1、广电总局发布《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
11月2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通知,批准了《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该文件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GY/T411-2024,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标准整体上分为技术要求、安全要求两部分:大部分标准为技术要求,比如数字人的形象需要有全身、大半身、半身不同景别姿态;数字人需要形象完好,不存在扭曲、马赛克、跳帧、破损、音视频延时、口唇不一致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虚拟人技术要求》用单独篇章强调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要求对真实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编辑时,应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
2、复旦大学约束本科毕业论文使用AI,规定禁止场景
11月28日,复旦大学教务处官网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约束本科毕业论文使用AI的情况。
根据要求,复旦本科学生可在以下场景中使用AI工具:文献检索与整理、二次创作图表类型推荐与辅助制图、非创新性方法的AI工具辅助、参考文献格式整理。
以下属于禁止使用用途:
三、海外动态
1、加拿大五大媒体起诉OpenAI
Postmedia表示:“OpenAI公开宣称,他们利用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商业利益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或符合公共利益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新闻工作符合公众利益,而OpenAI利用其他公司的新闻来实现自己的商业利益则不符合公共利益。这是非法行为。”
2、意大利数据保护局“警告”当地传媒集团:不要与OpenAI共享数据
GEDI于今年9月宣布与OpenAI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其旗下的《共和国报》和《都灵新闻》内容提供给ChatGPT用户。
3、马斯克申请禁令,阻止OpenAI转型为营利性公司
对OpenAI的“反竞争行为”的指控包括:阻止投资者支持OpenAI的竞争对手,例如马斯克自己的AI公司xAI;通过OpenAI与微软的关系,从“不法获取的竞争敏感信息”中获益;将OpenAI的治理结构转变为营利性结构并“转移任何物质资产”。
该文件是马斯克与OpenAI法律战的最新进展,法律战原先的核心指控是OpenAI放弃了最初的非营利使命。马斯克于今年7月撤回诉讼,但8月又重新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