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0553人被公诉,同比上升5.69%
另外,为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妇联等建成“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区1600多个,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2021年对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1.1万件1.6亿元,是2018年的3倍。贯彻“保护、教育、管束”的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理念,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2021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分别为50.4%、39.1%和29.7%,比2018年分别增加16.3个、16.1个和17.6个百分点。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犯罪决不纵容,2021年依法批捕27208人、起诉35228人。
那艳芳介绍,为助力罪错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积极开展诉前观护帮教、不起诉后跟踪帮教和刑事执行期间帮教,防止“一放了之、一罚了之”。2021年,检察机关对20045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同比上升3.8倍;对看守所监管未成年人活动提出检察建议208件,同比上升89.1%;纠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混管漏管203人,同比上升3.1倍。2021年对监护人侵害问题支持、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464件,同比上升49.2%;撤销监护人资格388件,同比上升48.7%。对监护缺失问题向民政等部门提出检察建议326件,同比上升3.1倍。
那艳芳称,加大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支持起诉力度,共办理控辍保学、追索抚养费、追索网络打赏大额消费等支持起诉案件2198件,帮助未成年人获得维权救济。多地积极探索支持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获法院判决支持。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办理刑事案件主动发现公益侵害线索,积极稳妥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领域范围,2021年共立案6633件,同比上升3.2倍。江苏、浙江等地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禁止为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文身,最高检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专题报告,促推国家层面出台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
数据2·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
被诉案件比2018年下降七成多
那艳芳还表示,协同教育行政部门持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通过联合开展督导检查、专项行动等方式,合力推动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落实。2021年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联合教育部门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4.4万余所,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4100余个。教育部建立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协调机制,将“一号检察建议”纳入全国校园安全督查内容,有力推动了制度落实。
另外,抓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已从2018年的1796人增至2021年的3.9万名,实现全国四级检察院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担任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连续四年到校讲授法治课。
数据还显示,在学校保护方面,参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协助教育部推进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性骚扰、防控学生欺凌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专门学校建设,建立健全与专门学校工作衔接机制,协同有关部门共将2159名罪错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开展矫治教育。2021年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较2018年下降74.7%。
重庆检察机关建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入选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表示,最高检会同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积极对监护侵害、监护缺失问题开展法律监督。重庆市检察院联合15个职能部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市教委、妇联、关工委共同建立家庭教育评估、转介服务、专业服务等五个基地,共建五项机制,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北京市检察院制定《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训诫工作指引》,规范开展家庭教育训诫工作。
此外,重庆市检察院以重点清除校园及周边长期存在的“危险源”为核心,共办理校园及周边食品药品安全、乡村学校饮用水质量及环境安全、学生出行、文化及人身安全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89件。
上海、广东等地通过办理涉点播影院、电竞酒店和密室剧本杀等新兴业态案件,探索推动涉未成年人新兴行业规范管理。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酒伤害,专项活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烟酒销售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50件。
李峰提到,最高检开展专门学校建设专题调研,要求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的,原则上送入专门学校。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发于宾馆、酒店、营业性娱乐场所的问题,李峰还表示,各地检察机关通过专项检查、联合清查、情况通报、检察建议等措施,推动职能部门加强对违法接待、容留未成年人问题的治理。
检察机关持续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走深走实?
李峰表示,“一号检察建议”发出以来,检察机关协同教育部门持续抓好落实。三年多以来,校园性侵案件治理持续深入,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全面加强,“一号检察建议”的主要内容及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均被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上升为法律规定。“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以预防与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为抓手,切实将司法保护融入学校保护等“五大保护”,协同教育部门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走深走实。
二是协同开展校园安全督导检查。坚持定期督导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协同教育等部门深入学校特别是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开展督导,及时发现和监督纠正存在的问题。
四是深化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好《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积极推进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提质增效。
“孩子的工作更要‘求极致’,面对党和人民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更高期待,我们需再接再厉。”那艳芳表示,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定落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