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民法法官法院立法私法法律文书

民法中的法律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裁判解释;狭义的法律解释专指后者,即法官在裁判案件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谈到法律解释,法理学的教科书往往只谈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即为何需要对法律作出解释。概言之,理由有二:一是语言文字和多义性;二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对于法律解释的可能性,往往避而不谈。

实则,法律解释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关乎法官在裁判中对法律作出解释乃至“创设”法律的正当性依据,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一样重要。倘若只谈必要性而不谈可能性,无疑会使法律解释这门学问沦为空中楼阁,使我们畏手畏脚,不敢为正确地作出裁判而大胆地对法律作出合理解释。这或许正是梁老师即迫不及待地要谈一谈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这一问题的原因所在。

作者|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法律解释的可能性,首先是私法的本性

“民法是私法,正是私法的本质决定了可以进行解释,因为它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并且私法关系通常只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例如合同、侵权行为,通常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如国防、外交军事等没有直接的联系,一般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主权、社会治安秩序没有直接的联系。既然是这样,只涉及当事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本应由立法机关制定的规则,因立法者来不及制定,就由审理案件的法官先制定一个规则,先将案件裁判了,将纠纷解决了再说,这样做一般没有什么害处。不仅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有利于及时解决纷争,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它不像公法关系,例如宪法,涉及国家的重大利益,如国体政体、国防外交,这些问题必须由立法机关一一规定,哪能允许他人插手……民法是私人之间的关系,私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主要是财产利益,张三、李四打官司在法庭上针锋相对,有点两国交兵的意味,但最终法官作出裁判张三赔偿李四或者李四赔偿张三,也就解决了。说穿了还不就是金钱,与当事人的生命、自由无关,不至于把谁关进监狱,更不至于把哪一个给杀了。不就是支付一笔金钱吗判决执行了,赔偿金支付了,最后如果查明判决是错的,经再审撤销原判,还可以执行回转,还可以重新纠正过来,因为只是财产问题。因此私法的本性决定,私法涉及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产问题,因此对这样的案件,允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允许法官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他去解决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案件,这有什么坏处呢没有坏处,只会有好处。”

2

法律解释的可能性,还在于法官本身

“法官不是机器,法官有他的能动性。首先,法官生活在社会当中有高度的法律素养,有对法律正义的追求,忠于法律,与当事人一般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即使让他创设规则,也不至于有什么害处。因此,由他创设一个规则来裁判这个案件,完全做得到,法官有这个能力。其次,裁判本身的性质决定,法官对于所受理的案件非裁判不可。对于同类案件,别的法官将会怎么判,我管不了,对于这个案件我就这样判,我认为应该这样判,如果上诉审维持原判,我这个判决就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这就决定了法官能够发挥他的能动性,通过对法律的弹性解释,甚至创设法律所没有的规则,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复杂案件和新型案件。

由此发生另外一个问题,有些时候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案件,法官通过法律解释创设了新的规则,这就是法律解释的创造性。法律解释具有创造性,这在现代的民法解释学当中,得到普遍的承认。既然有进行解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法官在通过法律解释裁判案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创造一些规则,变更一些规则。我们看到,20世纪以来,法国的法院、德国的法院,针对极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案件,创设了多少新的法律规则,例如缔约过失责任、附随义务、情事变更原则等等。我们国家的情形也是如此。民法通则上只规定了显失公平,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湖北省的一个购销合同案件,创设了情事变更规则。还有侵害死者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发了一个解释意见,死者的名誉遭受损害,他的近亲属有诉权。这些规则不是现行法上规定的,不是立法机关制定的,而是通过法律解释创设的。所以法律解释具有创造性,并非学者的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3

补充:关于法律解释的创造性

我还要告诉同志们,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官造法。所谓造法,就是立法。立法是什么呢是创设规则。立法机关创设规则,如制定合同法叫立法。立法机关创设规则时,它是针对什么呢?是针对社会上的一般关系,制定适用于某一类社会关系的规则,这才叫立法。法官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通过法律解释创设了某个规则,这是不是严格的立法呢不是。它只是一个判决。……虽说在这个判决中创设了一个原先所没有的规则,但它毕竟不同于立法:立法针对的是社会的一般关系,创设的规则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任何地方、任何当事人之间的同一类关系,都必须遵循;任何地方、任何法院、任何法官裁判同一类的案件,都必须遵循,它具有普遍的效力,在性质上属于法律法规。法官通过解释得出的是不是一个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的规则不是,它只是一个判决。它的效力仅及于双方当事人,仅对原、被告双方有效。至于同一类的案件在其他地方、其他法院、其他法官将会怎么判,我管不着。因此,法官通过解释所创设的规则实际上只是一个判决,它的效力仅及于双方当事人。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发生的案件,立法者来不及去制定规则,或者立法机关拿不准应该如何规定,于是有意让法官去创设一个规则先尝试一下。现在起草法律当中,常遇到这种情况。我参加起草合同法和立法机关、法院的同志在一起讨论修改法律草案时,对于拿不准的,看不准的,或者无法作出具体规定的,或者无法统一意见的,总是说我们暂时不规定吧!暂时不规定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让法院去解决,让法院去尝试吗如果尝试成功,最后再来研究,将那个判例规则上升为法律条文。既然是尝试,当然有不成功的可能,他那个判例规则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将它废弃了,再进行尝试。因此,当别人批评说搞“法官造法”时,我们首先回答说,这“法官造法”是不得已的。接着,我们要进一步说明,这并不是真正的法官造法,只不过是进行“造法的尝试”罢了,这是它的本质。”

THE END
1.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 在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2.常见法律概念解析从定义到实践应用常见法律概念解析从定义到实践应用 简介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是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包含了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还包括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概念、原则和理论。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复杂的法律问题至关重要,而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来解决。 1. 法律https://www.n9xnw0daq.cn/jun-lei-yang-sheng/359419.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对法律有深入的了解,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下是关于如何利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来提升个人或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的一些建议。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商事法、刑事诉讼法等。这类信息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备的,它们能够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4.立法解释,解释解释符合性:版子83.22新能源立法解释的完善建议 深度解析与符合性研究 立法解释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立法解释的概念、作用及其重要性展开探讨,并以版子83.22为例,详细阐述立法解释的过程和符合性研究。 立法解释的概念与重要性 https://uv.nano-coating.net/post/4237.html
5.国际经济法网所以欧盟立法禁止内幕交易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成员国法院对依据欧盟指令转化为国内法的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法律进行解释和适用,但是欧盟成员国法院对欧盟法律并没有解释权。因此,在成员国法院审理内幕交易案件的具体的司法实务中,当遇到涉及对国内法的转化法律依据,即欧盟制定的法令有关法律概念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rf/12101.htm
6.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分类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和法规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说明。以下是对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分类的详细阐述: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说明的活动。由于法律条文可能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因此需要通过解释来明确其具体含义,以便正确地适用法律。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09a8064d72982000820
7.物权法定缓和的绝处逢生与继续完善在上述对“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概念的解释中,最具有重要价值的是让与担保。这等于给长期存在于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又没有法律依据的让与担保,具有了法律规定的身份,通过让与担保合同的设立效果,成为有法律依据的让与担保物权。 与民法典同时生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担保部分的解http://www.legaldaily.com.cn/zt/content/2022-06/15/content_8734085.htm
8.客观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A. 基本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2.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所使用的文字、词义进行解释 B.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范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等进行解释 C.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定存在的矛盾、冲突予以调和的行为 D. 法律解释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273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