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教育法学作业及答案(专升本)远程函授教育试题考试答案智金宝资料库

1.在教育法学的学习方法中,()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自学法B、比较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D、系统思考法

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规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规定,属于()性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满()周岁的公民是无行为能力人。

A、10B、14C、16D、18

5.在教育法学的解释中,()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A、官方解释B、立法解释C、行政解释D、法定解释

6.教育法最早起源于()

A.文艺复兴后的西方国家B.19世纪下半叶

C.二次大战前D.二次大战后

7.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A.《高等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8.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是()

A.国家举办的中等及以下学校B.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

C.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D.中外合作举办的学校

9.我国教育法的最高法源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0.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反映的是国家与教育的()

A.纵向关系B.横向关系C.平等关系D.非从属关系

11.按照《教师法》的规定,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是()

A.公务员B.国家干部C.专业人员D.普通劳动者

12.下列应当丧失教师资格的情形是()

A.受到行政处分B.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C.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D.被行政拘留

A.未满12周岁的人B.未满14周岁的人

C.未满16周岁的人D.未满18周岁的人

14.13周岁的王某有多次倫窃行为,家长、学校已无法有效管教,可以()

A.送工读学校B.拘留C.由政府收容教养D.判处刑罚

15.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内部工作全面负责的应当是()

A.园长B.党支部C.园务委员会D.教职工大会

16.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实行()

A.聘任制B.任命制C.雇员制D.公务员制

17.初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学制时长是()

A.—到两年B.两到三年C.三到四年D.四到五年

18.职业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是()

A.学校章程B.职业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法

19.学生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结束学业是()

A.结业B.肄业C.休学D.毕业

20.成人教育的经费筹措机制是()

A.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措B.中央、地方和社区共同筹措

C.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筹措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

2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教育法》B.《教师法》C.《宪法》D.《义务教育法》

22.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条件、内容和处理B.假定、责任和制裁

C.假定、处理和制裁D.处理、责任和制裁

A.教育基本法B.单行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

24.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_____。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

2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2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B.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C.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D.学理解释和司法解释

27.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是_____。

A.加尔文B.胡格诺C.马丁·路德D.林肯

28.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权的结构一般由_____组成。

15、教育法律事实可按照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6、无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教育法的适用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17、教育法是依靠舆论、信念、习惯和教育保证实施的。()

18、对不按时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儿童,应当对他们本人进行处罚。()

20、教师可以开拆未成年学生的信件。()

21、侵占学校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可以给予治安处罚,但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制定的。()

23、学校可以开除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学生。()

24、学校对故意损害公物的学生,可以责令照价赔偿,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

25、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7、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29、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四、名词解释

1.教育法

2.学校的法律地位

3.教师权利

4.教育立法

5.学生

6.法律救济

7.义务教育

8.法律上的教师义务

9.教师申诉制度

10.教育法律关系

11.社会教育权

12.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填空题

1.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_________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实施,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

3.学校具有法人条件的,自_________或者_________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4.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____和承担____。

5.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_________,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_________和_________,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6.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育法的遵守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7.学校的权利是指其在_________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

8.学生有权要求学校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给予公正评价。并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9.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0.《教育法》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________原则。

11.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_________制度。

12.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1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简述学校的法定权利

2.简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3.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关系

4.简述学校的法定义务

5.简述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应如何认定

6.简述《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的权利

7.简述教师依法履行的义务

8.简述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

9.简述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有哪些义务

10.简述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

11.简述教育法制监督的作用

12.简述《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的义务

七、论述题

1.结合工作实际,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3.论述教育法的特征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防范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5.如何理解学校的法律地位?它有何特点

6.结合实际,谈谈对未成年学生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7.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律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8.联系实际,说明你对学校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

THE END
1.民法典的体系构建全面解析法律规范体系民法典的体系构建全面解析法律规范体系 一、总则 民法典作为中国的主要民事法律,通过明确规定了各项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为后续具体规定提供了基础。这些原则包括公平性、合理性、保护人权与自由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它们对整个民法典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在实践中,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解决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合同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25621.html
2.纲领与细则民法典的法律体系构建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补充,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包括了多部相关的法律内容,以确保社会公正、保护人权和维护经济秩序。 二、合同法:民事交往中的基础规则 合同是实现各方利益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法典中的合同法部分,为所有参与合同行为的人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i-xun/211404.html
3.民法典目录解读全面理解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出台了《民法典》,这部法律是对现有民法相关规定进行整合和完善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适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民法典》的内涵和意义。 法律体系的统一与规范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397820.html
4.什么是民事法律规范什么是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https://mip.66law.cn/question/answer/3896364.html
5.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一国法律在制定者管辖领土以外尚能发生的效力,它常常体现为国家的属人优越权。 3、国际私法的定义 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并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规范,同时包括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除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6.国际私法名词解释(八)指当事人滥用冲突规范,故意变更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法律,从而适用自己希望的对自己有利的准据法。 3、连接点 是指把各类特定的法律关系和一定国家的法律连系起来的媒介或纽带。 4、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 是指一国法院根据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对特定的涉外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 https://www.jianshu.com/p/2bff771938f2
7.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次(701)真题一、名词解释(20分) 1、法律部门 2、立法体制 3、目的解释4、4、法律职业 二、简答题(30分) 1、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2、法治的体制性要求。 三、论述题(25分) 1、伯尔曼认为,“我们的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是在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获得其主要意蕴的,而宗教在此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2jfnj8.html
8.国际私法考试题及答案旅游景点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汽车票查询网,共20分) 1、胡伯三原则 2、准据法 3、外国法人的认许 4、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 四、论述题(每题10分上海国美,共20分) 1、试述我国国际私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有哪些? 2、试评述我国关于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 https://www.loghao.com/lvyou/xinxi/79/13008.html
9.公证与律师制度自考题7学历提升学历教育成人自考本科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4,分数:12.00) 31.公证利害关系人 (分数:3.00) ___ 正确答案:(公证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公证事项有法律或者事实上的利害关系,因公证机构向其核实有关情况而参与公证程序,享有一定权利和负有一定义务的主体。) 解析: 32.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规定 (分数:3.00) ___http://xueli.en369.cn/zikao/1686950199107198.html
10.证据学作业答案8篇(全文)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题 1.证据学 答:证据学,是研究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处理过大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2.火审 答:火审是一种主要流行于中世纪欧洲的证明方式和审判程序,但却长期被冠以愚昧、野蛮非理性之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1xsd6y.html
11.法律法规试题* 5.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多选题】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三、名词解释 * 1.法律责任 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 狭https://www.wjx.cn/jq/86362210.aspx
12.《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教学中要列举大量的实例,根据实例分析幼儿园中常出现的行政法律问题和行政法律纠纷;对幼儿园中常出现的民事法律问题和民事法律纠纷进行分析;分析幼儿园中常出现的一些刑事案件等。 https://xqjy.snsy.edu.cn/info/2202/4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