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云政发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央驻滇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滇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规定,经过评审,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法律研究丛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授予《宋任穷云南工作文集》等3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授予《金融工程与衍生产品创新研究:一种基于鞅定价的分析方法》等9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等21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授予《带你走进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85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创造更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四日

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特等奖

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法律研究丛书

王义明主编

荣誉奖

1.宋任穷云南工作文集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2.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经济发展宏观决策回顾

和志强著

3.范义田文集(上、下)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余嘉华主编

一等奖

1.金融工程与衍生产品创新研究:一种基于鞅定价的分析方法

昆明理工大学

田存志

2.企业持续创新

向刚

3.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

周智生著

4.东南亚伊斯兰教与当代政治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贺圣达等

5.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

云南大学

何明洪颖

6.艾滋病的人口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莫国芳包广静吴瑛

7.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

郭家骥

8.云南人口与住房经济问题研究

云南省统计局

胡瑜琳等

9.制度变迁中中国宏观经济的IS—LM模型分析

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龙小海叶子荣张吕

二等奖

1.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

张建新著

2.云南古近代学制

党乐群编著

3.云南地方文献概说

云南省图书馆编

4.贫富论——唯物史观视角

樊勇著

5.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

云南省民族学会

李缵绪主编

6.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

史企曾主编

7.云南发展核电研究报告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钱德三等

8.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云南史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

9.云南省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研究

任新民汤文志梁勇主编

10.复合型商业业态——理论、应用、个案

云南财经大学

李严锋著

11.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

云南艺术学院

吴卫民(笔名:吴戈)著

12.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

张向众

13.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陈国新

14.社会保险费欠费问题探讨

云南省地方税务局

白玉刚

1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发展与中国实践

胡列曲

16.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一个经验研究

袁志刚

17.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界民族问题

何跃

18.会计信息管制的合约分析

彭家生

19.陈云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启示

刘丽琼钱明辉

20.云南房地产业发展统计预警系统研究

陈杨东等

21.“共同善”与分配正义——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对社会政策研究的启示

钱宁

三等奖

1.带你走进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编著

2.新制度主义

张林著

3.愿景与探索——开远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

省社会科学院

纳麒黄小军陈利君主编

4.《孙子兵法》语法研究

蔡英杰著

5.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

红河学院

张勇著

6.杨墨——背对阳光的少年

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

蒲元华杨修品编著

7.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张志平著

8.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

李煌明著

9.品牌文化战略研究

朱立著

10.传播理论

郝朴宁陈路主编

11.社会科学专家话临沧

临沧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会科学专家话临沧》编委会编

施本植等编著

13.安北与单于都护府——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

王世丽著

14.《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与释义

马洪波著

15.纳西东巴文化研究总览

宋光淑主编

16.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及机制研究

吴映梅著

17.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昆明学院

封海清著

18.云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模式研究——以曲靖市为例的云南新型工业化模式研究

曲靖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云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模式研究课题组

19.宜良文化丛书

宜良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郑祖荣等编著

20.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

王彦斌赵锦云主撰

21.家住长江第一湾的纳西族

郭大烈周智生著

22.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

廖国强袁国友等著

23.以人为本论

张祖训著

24.推进云南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陈新等

2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

韩敬著

26.中国民族村寨文化

张跃何斯强主编

27.彝族社会历史文化调查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

杨甫旺著

28.云南传统蒙学丛书

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

郑千山主编

29.中华武术

云南警官学院

李德祥编著

30.红塔集团志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撰

31.学校毒品预防教育

杨丽君等编著

32.丽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群英集

丽江市总工会丽江市方志办编

33.云南与巴蜀佛教研究论稿

侯冲著

3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解析——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启示录

唐嘉荣陈真李常林著

35.纳西族文化史论

杨福泉著

36.元代大理段氏总管史

大理学院

张锡禄著

37.云南财政收支问题研究

云南省财政厅

任晓珍等

38.政治技术研究论纲

方盛举

39.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

高梦滔姚洋

40.论发表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从一个著作权纠纷案谈起

杨静

41.社会政策研究的文化视角

毕天云

42.反洗钱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侯合心

43.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洪颖

44.相邻建筑物间之利用关系的地役权调整

张鹤

45.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

何明

46.国债转贷政策下政府信用效应及其影响

侯合心孟庆红

47.族群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尹可丽

48.云南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

侯峰等

49.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及对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启示

王萍王妮妮

50.哈尼梯田景观空间格局与美学特征分析

角媛梅杨有洁胡文英

51.教育公平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罗黎辉王海云

52.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暴力性私力救济发生的结构性原因之法律社会学考察

王启梁

53.清顺治朝《明史》修纂史事考论

朱端强

54.文学书写中的故乡记忆——以汪曾祺笔下的昆明为中心

张永杰

55.云南地方电力体制改革形势分析报告

郭树华王健康等

56.唯物史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陈路李红专

57.政治价值整合: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任新民

58.法律反功能的发生机制探微——对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社会学思考

刘新星

59.药物依赖者复吸研究模型的回顾与展望

张锋邓云菁杨宏等

60.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

李怀宇

61.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

李东红

62.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秦德智姚超雷森

63.关于文学理论话语方式的沉思

曲靖师范学院

张永刚

64.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现状、相对落后原因及备战29届奥运会的对策研究

牟少华于奎龙刘武等

65.纳西族象形文字研究

李国文

66.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

路伟

67.心诚则灵:三论中国学者的中国气派——先生在西南联大校务活动考略

雷希

68.环境犯罪概念的刑法展开

王俊

69.解读“实验民族志”

李立

张绍武张桂玲

71.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研究

黎白赵青

72.建立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机制

西南林学院

王传发

73.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张绍武

74.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十大难点

杨锡春

75.新世纪中国民族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

乔亨瑞

76.地理历史学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地理基础

潘玉君武友德

77.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拓展(2001—2005年)

杨国才

78.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孙亚玲

79.七彩云南——人口与数字

云南省人民政府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0.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下的中方商务人员流动问题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刘小龙戴杰

81.行政伦理学是科学吗

云南行政学院

李鹏飞

82.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综述、分析和展望

龙小海余怒涛黄登仕等

83.罗平小黄姜品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对策

罗平县农业局

申恩情

84.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成功探索——曲靖市推行烤烟生产QTP模式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THE END
1.中大法学学术论坛·法学家大讲坛(第55期)——刑法问题的多维透视兼任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惩戒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TY4NjEwMw==&mid=2247524351&idx=1&sn=8921c9852096561ee8b0cf3ebc5a0dd4&chksm=e94fb283c6a3418f4c77f082615a4e4bc8d105fc0b41b57dea8c50fb64e5769dec99660a6cde&scene=27
2.的理论视角与经验总结刑法律师陈瑞华刑事诉讼法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与谈人 彭逸轩(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7QRM7052182I6.html
3.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推荐人选公示公告按照中国法学会2013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的通知》和《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办法》的要求,现将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推荐人选(共78名)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1月14日至1月24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或https://ielaw.uibe.edu.cn/yjkzc/5294.htm
4.中国法学界十大名家“北高南马”是对中国刑法学界两位泰斗——高铭暄与马克昌的尊称。 高铭暄,浙江台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新中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新中国刑事立法活动唯一的自始、全程参加的学者。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 https://www.meipian.cn/55cw98re
5.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及其毕业院校简析李曙光(华政、法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经济法学 陈甦(辽宁大学、社科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 民商法学 陈小君(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民商法学 张军(吉大、人大)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博士 刑法学 张中秋(华政、法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法学理论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5789173
6.莫纪宏主要研究方向是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国际人权法学。2004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有个人专著《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为立法辩护》以及《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学术论文《依宪立法原则与合宪性审查》《论宪法原则》等https://baike.sogou.com/v73825619.htm
7.韩非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https://www.maigoo.com/citiao/217229.html
8.刑法学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刑法学笔记整理1. 刑法学的知识体系 刑法 总则 分则 犯罪论 刑事责任 刑罚论 十大类罪 总则简称为罪、责、刑。 犯罪的主体是人,刑罚的主体是国家(公刑而不是私刑)。故,罪与罚背后的关系是人和国家的关系。 刑事责任是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将国家和人联系在一起。只有拥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才能够被刑罚。从理论上讲,犯罪成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1072795
9.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导师介绍:于志刚4.《CyberVariants of Traditional Crimes and Criminal Law Responses》,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1期。 5.《Abolition or retention: rethinking the death penalty in China》,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9年第2期。 6.《前科株连效应的刑法学思考》,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https://yz.kaoyan.com/cupl/daoshi/55b0a7ca9eb86.html
10.赵秉志一位法律学人的雄关漫道——中国青年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的赵秉志是新中国成立将近40年才出现的首位刑法学博士,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开始担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前不久更作为专家学者应邀多次参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立法研拟工作。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lite.youth.cn/mj/201010/t20101025_1379652.htm
11.中国法学期刊网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19)发表成果文件 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19)主席声明 2019年国际调解高峰论坛在重庆开幕 “民法典合同编分则草案立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28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芜湖举行 “智慧司法与法律文书改革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阳https://zgfx.chinajourn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