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李肇星讨厌洋词汇中共高官说真话最难

离开外长这一耀眼的职位二年多了,但李肇星身上的“明星光环”似乎并未减弱。实际上,“浮名”恰恰是李肇星竭力远离的东西。老老实实说话,实实在在做事,是他内心最深处的信条。

平民情结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透露,他在政治逆境中曾怯懦过,生活拮据时曾刻意低头看地,渴望捡到一两枚别人丢下的硬币。大人物也有不大之处,正是这一点,令李肇星觉得更爱这位北大老师兼山东老乡了。

李肇星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至今悔恨不已的事情。“中学时代,有一次娘提着饭菜来学校看我,但我不懂事,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硬把她拒之门外。娘从来没有上过学,这是她唯一一次能跨进校门的机会……”

1995年6月18日清晨,八十多岁的母亲在老家山东胶南王戈庄去世。李肇星说:“在五十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也许是幸福的。在五十多岁上成为没有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有了中学时代的这件事,李肇星终生都把是农民的后代看作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注重词源学,什么地名、人名都要问来历。他说,自己给唯一的儿子起名“禾禾”,就是为了让他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终生热爱自己的故土。

1963年12月30日,李肇星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时,许国璋教授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在发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肇星同志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农民兄弟的优点……

浓重的平民情结,使李肇星在考虑问题时总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有一次他因为声带息肉住院,面对良好的医疗条件,他首先想起的是曾祖母看病的故事:他的曾祖母是一位农村妇女,92岁上还给家人缝补衣服,93岁第一次用药——是李肇星替她到离村子三里路只有一名赤脚医生的公社卫生所,花一角五分钱买的一瓶止咳糖浆。当时,曾祖母喝了后说:太甜了,太贵了,别再买了。

有一次,国内某大学研究所所长呼吁取消中医,还说指责他的人不科学。李肇星对此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说,在农村,一大半患病农民住不起医院,不少人只靠较便宜的中草药治病,“听起来吓人的学术研究,也应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遗憾的是,他当时顺手把车锁在外交部围墙外的一块空地上,结果自行车被偷走了。为此,他特别留意到家门口张贴的公安机关的温馨提示:千万锁好车,严打偷盗自行车的犯罪行为。他说:“这样的标语在国际上太那个了,衷心希望这种标语以后再也不需要。”

作为部长级官员,他和老百姓一样有堵车等生活在大城市的日常烦恼。李肇星还透露说,有一次一位部长出席十七大时遇到堵车,那位部长怕迟到,就跳出车跑到会场,途中还摔了一跤。

大约45年前,李肇星大学毕业后在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翻译班进修。那段时期,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困难,学生们吃饭都要凭饭票,有时候还吃不饱,但谁也不愿告诉外国老师。后来一位叫克鲁克的外国老师知道后,主动教他们“粮票”的地道翻译,而且安慰大家说:英国在二战后也曾供应短缺,人们要排长队领取食物。

那时候,同班同学大都家庭经济困难,有时碰到临时任务做翻译都要到外交部行政司借西装,但行政司无皮鞋可借。有一次,一位同学到人民大会堂做翻译,一身西装,打着领带,脚上却蹬着一双球鞋。有人议论:这种打扮不伦不类,但克鲁克却为自己的学生辩护说:好皮鞋不如好翻译。

“我一直把他教给我的做人处世的话记在心上。”李肇星说。

平常心态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李肇星推迟了回国述职的行期,连续在美国最大的六家媒体介绍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立场,近5000名美国朋友先后写信给他表示支持。面对各方的好评,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道:“在世界面前,我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

美国一位女教授曾评价李肇星平易近人,在美国民众中很受欢迎,“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李肇星听后颇受感动。他说,一个人最难的是平常心,在任何时候,都别以为自己是什么,有多么了不起。

据传,某部委有一次自我考评,不少干部都写上“有时有急躁情绪”的缺点,无伤大雅,甚至近似优点。李肇星说,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这样填过表,直到后来当了外交部党委书记和部长后,“才不好意思这样应付自己了”。

在很多文件里都喜欢用“圆满成功”这样的话,李肇星说,除了礼仪场合的外交辞令外,他一直反感这种过头话。“有的司在内部工作总结上写什么圆满完成任务,访问圆满成功。不送来看也罢,印了也就印了,再修改浪费纸张和印刷工人的劳动,但是凡是让我审批的,则统统划掉"圆满"二字。

让李肇星比较反感的词还有“亲自”。“领导无论干什么,往往都要加上亲自、亲临,等等,这有挑拨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嫌疑”。李肇星说,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某农民亲自听乡长报告、某士兵亲临战场打仗、某同学亲临食堂吃饭等话呢?

做了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工作,李肇星却有点看不惯一些洋词汇,比如“拜拜”——尤其是在充斥报章的书面语言里。他说:“中文里不是没有再见一词,不必莫须有地出洋相。对外国文化的无知,才需要崇洋,也才会有勇气表演自己的崇洋”。

1986年,李肇星作为新闻官访问意大利,席间看到邻座一个大胖子,领带也没有扎,很洒脱,就向他问候并询问他的大名,对方很惊讶,原来那人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李肇星并没有因为没有认出这位大名人就感到难为情,他们真诚交谈,很快成了朋友。帕瓦罗蒂当时正好即将到北京演出,就提出要赠票给他,李肇星想到演出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北京,就拒绝了。事后很多朋友都说他“傻”。

对于母校,李肇星的评价是“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

真话最难

一个周末,李肇星和同事一起进行羽毛球双打,对手是一位下属和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大约是为了不让部长太丢面子,那位下属开始巧妙地喂球,假装频频失误。女儿发现后大怒,质问爸爸:你们外交官怎能这样打球?李肇星再三道歉,并作了深刻检查。

还有一次,李肇星下班后到一个老同事家,商量如何给他们合写的论文定稿。想到老同事有个可爱的小女儿,便顺路买了几个苹果。告别时,孩子的妈妈问孩子:叔叔送的苹果好吃吗?孩子说不好吃。大人们就引导孩子说:那么大的个儿,颜色又红,怎么会不好吃?孩子却仍然说:不甜。

大人继续劝道:看你都四岁了,这是叔叔送的苹果……孩子抢白说:四岁,苹果就好吃吗?叔叔的苹果就一定好吃吗?看到这一幕,李肇星说,他自己忽然觉得没有勇气正视孩子的眼睛。仅仅为了几个叔叔的苹果,就把说真话的孩子弄得如此狼狈。如果是爷爷的苹果,或者是更高级长官的苹果,那还得了?

李肇星和国际友人打了多年交道,在他看来,多交外国朋友的一个好处是:个别国内朋友会当面只给你说好听的,而外国朋友一般在谈我们的缺点时会更直截了当,甚至会稍加夸张。

“比如,有一次陪克林顿总统访沪,他曾私下告诉我:上海的礼宾接待比中国其他几个城市先进一二十年。我问:包括北京吗?克林顿笑着颔首。他可能指上海陪同人员少,菜单短,不劝酒,浪费少。”李肇星说。

李肇星也注意到,很多时候一个本来有些荣耀的事实被过度包装,反而显得廉价。他拿名片举例说,一位同志的名片在“副处长”职衔后加括号,注明“正处长长期不在”;一位副局长名片在括号内注明“享受正局级待遇”……而美国人的名片更加注明突出所在机构和企业,值得玩味。

作为外交部曾经最资深的发言人之一,李肇星说,世界上最难也最受欢迎的事之一,就是说真话,把真话说清楚,说准确。“不能埋怨记者的问题偏激或刁钻。记者有提问的自由,怎么答则是你的自由。说真话的自由空间太大了。”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重实效还是重外表的问题。”他说。

谈到对自己的期望,李肇星说,他希望自己不是什么官儿,不是什么诗人,而“永远是母亲和祖国的孩子,老师和知识的学生,亲人和朋友的普通亲人、普通朋友”。

李肇星简历:

生于1940年10月20日。1959—1964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汕头牛田洋农场等地锻炼。1970年后,先后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等任职。1993年后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美大使、外交部部长等职。2008年就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标语行政执法公示“宪法宣传周”标语 “宪法宣传周”标语 1.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3.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5.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http://www.da.gov.cn/daczj/xzzf/202412/dff5c5d0fc3c4946975aa501af9d3ee1.shtml
2.议论文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PPT文档共19页.ppt文档介绍:议论文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议论文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https://m.taodocs.com/p-590144845.html
3.法律的排比句“能确认应确认,掌管应提供,反驳应举证。”学习了一年法律,就只搞懂了这三句话的意思。且只是大概明白。 法律是件复杂的事情。我觉得我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了,但是搞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只搞清楚了一种案件中的一个问题的一个知识点。而对于法律的本身,可学习的东西很多,望尘莫及。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8188588/
4.用两个同样的特殊疑问词做成排比句,这种表来自法律日语法律日语 18-07-6 10:31 来自iPhone客户端 用两个同样的特殊疑问词做成排比句,这种表达在中文很常用,例如“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日语中这种表达很少,所以翻译起来不太容易。我看到日语中有一个表达「数だけ」与其对应,可解决这个翻译问题。如图片中「希望の数だけ失望は増える」(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https://weibo.com/2099315220/GoDSQcIe4
5.人事考试宣传标语(精选14篇)4.句式要整齐。标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的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语句。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 5.修辞要鲜明。标语的受众,一般来讲是事先就十分明确的,所以,标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7bom16w.html
6.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招考聘用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142.说到文化,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这只是浅尝辄止。___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___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体无魂,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 A: 也许 倘若 B: 就算 假如 C: 虽然 但是 D: 即便 如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第二空中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599808
7.民本思想范文12篇(全文)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通过一段酣畅淋漓的排比句揭示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国君进贤, ……左右皆曰贤, 然后察之;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 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 勿听;国人皆曰不可, 然后察之;见不可焉, 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 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 勿听;国人皆曰可杀, 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8hvgpkd.html
8.世界上唯一以法律形式定下的花语对应的花是玫瑰。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 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https://www.shuashuati.com/ti/d5e383ad04a747e5b8d74fee4972ae0f.html?fm=bdbds8d33b75688956bf74cf0ad08e2c6d80d
9.2023年05月四川天府新区上半年公开招考编外聘用人员模拟卷44、多选题 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___ A: 县公安局法制科科员李某因2002年和2004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被辞退 B: 小王2004年7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人市法制办工作,因表现突出于2005年丨月转正 C: 办事员张某辞职离开县政府,单位要求他在离职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 D:http://www.91exam.org/sydwxg/297-4028/4028658.html
10.国开法律专题本形考任务一20240912233357.pdf国开法律专题本形考任务一.pdf 15页内容提供方:152***5210 大小:817.89 KB 字数:约1.03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14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国开法律专题本形考任务一.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2/700611415500615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