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一、我国个人信息及网络安全现状
二、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及网络安全的法律保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的法律保护机制
1、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
(1)扩大犯罪主体范围
(2)弥补追责空白
根据《刑法》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其仅就个人或者单位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两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规制。但是,对于通过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以外的其他方式合法地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后,又将该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他行为,现行《刑法》并未做出具体规范。《修正案》在原《刑法》基础上取消了对个人信息获取方式上的限制,规定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只要违法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既构成犯罪。而对于将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则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形。该等修订进一步扩大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范围。
(3)加重处罚力度
2、加强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的力度
(1)增加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犯罪行为
《修正案》针对利用网络信息犯罪增加了一些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并明确了其刑事责任。《修正案》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致使刑事犯罪证据灭失,严重妨害司法机关追究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扩展了网络实施犯罪的类型
三、我国网络安全立法趋势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务的广泛运用,以及突发事件(例如美国人事局数据泄露事件、棱镜门、携程宕机、支付宝断网)的影响,各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呈现集中爆发之势。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立法,一方面加快出台网络安全基本法,另一方面强化政府信息安全、信息监控与内容安全、数据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多方面立法,为网络安全保护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提供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