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中的授权理论

从分权理论的简史可知,其表明了西方社会对国家的不信任心态,而在一个主权国家内,分权理论将遭遇不小的挑战。即便是在英国,虽然权力下放运动让地方享有了较高的自主权,但是这更多的是迫于现实压力,如克服中央政府的权力合法性不足,解决民族联合问题等等,[6]并且它仍然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离开国家的具体语境,而随意使用分权概念,容易掩盖事实真相。

(二)中央所具有的统一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主权

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里的“人民”自然也包括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在现代社会,政党、选举和代议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不论是内地的民众还是特别行政区的居民,皆可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而作为人民表达政治意愿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也为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例如在每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之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常都会制定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为香港特区下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确立了依据。这就表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的权力与人民主权是高度统一的。

在主权的问题上,代表国家主权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主席或者其他全权代表,但是地方政府通常无权代表国家主权。香港基本法第150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代表,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参加由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接有关的外交谈判,即表明了特别行政区无权代表国家主权的这一立场。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国家主权的归属者在于全国人大,即其享有主权者的身份。宪法第57条第1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理论上,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该是一个全权机关。[11]全权机关意味着一切国家权力都来自于全国人大。全国人大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然后再将国家权力授予其他国家机关或者地方政府。香港基本法第12条也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说明了香港特区即便享有高度自治权,仍然要受制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约束,仍然要尊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并接受其监督。

宪法是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依据。在宪法文本上,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第(十三)款直接规定了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基本法。这在性质上类似于学理上的宪法委托,其意指立法机关依据宪法条款履行立法义务来达到实施宪法的效果,否则构成立法不作为。[12]

(二)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由于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那么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建立则是以整部宪法为基础的。香港基本法序言第3段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这一段表明指出了特别行政区制度与中国宪法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基本法和宪法的关系时,有两点应该澄清:第一,基本法不仅仅只是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它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在全部领土范围内对所有的公民和居民都适用;第二,宪法不是只在大陆主体地区适用,它同样也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港澳基本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性质相同,皆属于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在理解基本法和宪法的关系时,不能将其理解为宪法的特别法。因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应该从同一位阶的不同法律或者同一法律的不同条款来看待。由于基本法的位阶低于宪法,故基本法不是宪法的特别法。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就指出了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自然也高于基本法。

既然宪法的效力高于基本法,那么宪法的全部条款就都应该在特别行政区发生效力。因为下位阶的法律规范一旦在效力上阻隔上位阶的法律规范,依据依法治国原理,这是明显的违法。同理,倘若因为基本法的存在,宪法的部分条文在特别行政区不发生效力,这也是明显的违宪。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通过香港基本法的同时,还专门做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宣布“香港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并按照香港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是符合宪法的”,这就表明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效力,是毫无疑义的。

学理上的争执在于:如果承认宪法在特别行政区发生效力,那又如何解释宪法的大多数条款在特别行政区不适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此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众多,思路也已日益清晰。[16]这里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前提上,我们认为宪法效力与宪法规范的效力不同。依据规范和条款之间的关系,宪法是由宪法规范组成的,而宪法规范则是由不同的宪法条款组成的。宪法规范在效力上可能出现相互限制的情形,但是这种相互限制不是说宪法内部不和谐,而是说宪法规范的适用是有条件的。按照德国学者阿列克西的理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可以认为是一项原则。在法律适用上,原则的适用和规则的适用不同。规则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适用,而原则是最佳化适用。[17]

由于宪法条款的抽象性,我们可以将宪法规范类比为法律原则,其中宪法第1条第2款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则,宪法第31条第2句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可以认为是资本主义原则。在适用社会主义原则还是资本主义原则的问题上,当满足社会主义原则的条件具备时,如在大陆主体地区,则适用宪法第1条第2款;在满足资本主义原则的条件具备时,如在特别行政区,则适用宪法第31条第2句。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条件就适用不同的宪法规范,但宪法自身却一直在发生效力。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业已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运行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又可以创设其他基本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8]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法律得以成型的。

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创设特别行政区以及制定基本法,建立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雏形。随着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以及基本法的实施,它已经具备了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即长期性、稳定性和创造性,而这一切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国家对某些区域采取的特殊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它包括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也包括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还包括中央的监督权。

以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监督权为例,香港基本法第43条第2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这就体现了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监督。依据惯例,行政长官每年年末进京述职。然而“述职”应该是怎样一个过程,其具体形式与内容又应该是什么,不论是基本法,还是其他法律,一直未有明确的规定,[19]这就提出了述职规范化的要求。

香港基本法第158条第1款规定: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就确立了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监督。

据深圳海关统计,10年来,经深圳湾口岸验放的出入境旅客、出入境车辆不断上升,“一地两检”查验优势益发突显。旅检方面,日均旅客流量从开通初期的3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12万人次,高峰期甚至达到16.5万人次;日均客运车流量从开通初期的约4000辆次增长到现在的逾9000辆次。[22]

从2007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陆续通过决定,明确了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然而事与愿违,2015年6月18日,香港立法会以8票赞成、28票反对否决了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香港反对派议员之所以否决2017年政改方案,原因在于他们意图捆绑政改方案,从而对中央施加更大压力。

五、结论

(作者:焦洪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杨敬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叔文主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02.

[2]董立坤.中央管治权与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的关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00.

[3]邹平学等著.香港基本法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3.

[4][英]M.J.C.维尔著.宪政与分权[M].苏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6.

[5]施向峰,王岩.西方分权学说的发展脉络考辨[J].国外理论动态,2009(10):81-86.

[6]李冠杰.英国工党权力下放顺利实施之缘由[J].国际安全研究,2012(1):48-55.

[7]童之伟.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单一制[J].江苏社会科学,1997(5):61-69.

[8]本书编写组.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392.

[9]乔晓阳.谈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J].紫荆,2016(3).

[10]王禹.论我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恢复行使主权”的内涵(上)[N].文汇报,2014-07-08.

[11]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7.

[12]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39.

[14]王铁崖著.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1.

[15]萧蔚云.论一国两制下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20-28.

[16]邹平学.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效力和适用研究述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58-65.

[17]张嘉尹.法律原则、法律体系与法概念论——RobertAlexy法律原则理论初探[J].辅仁法学(台湾),2002,12(12).

[1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

[19]杨伟民.香港议论特首述职规范化[N].环球时报,2013-12-19.

[20]张德江.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共创“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21]柳苏.四大标准引导特首选举[N].香港镜报,2017-01-10.

[22]石华,何花.深圳湾口岸“一地两检”效率增[N].大公报,2017-03-22.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2022版)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的决定 http://www.jingdong.gov.cn/info/3813/2151902.htm
2.拒收现金法律条款有何种一、拒收现金法律条款有何种 关于拒收现金的法律条款有《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第10号。其中都规定了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可以用于支付中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收,包括纸币和硬币。 https://www.64365.com/zs/1875870.aspx
3.我是中国人在外国开黄色网站会触犯中国人民共和国法律条款?涉嫌刑事犯罪,属于中国人在外国犯罪!既受中国法律约束,同时受所在国法律约束。http://www.110.com/ask/question-1394222.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 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75074_1052216851.html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为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以及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释合同条款时,应当以词句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681709.shtml
6.中国工商银行快捷支付服务协议第三条 法律适用条款 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和解释,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法律);法律无明文规定的,可适用通行的金融惯例。 本协议是乙方的其他既有协议和约定的补充而非替代文件,如本协议与其他既有协议和约定有冲突,应以本协议为准。 https://render.alipay.com/p/f/fd-xy/index/ICBCJ
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调查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一百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设立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https://www.qiche365.org.cn/index/article/detail/id/30252.html
8.安永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关税制度里程碑《关税法》已于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税法律,落实了税收法定原则,对关税现行制度和政策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完善了我国关税制度法律体系。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https://www.yicai.com/news/10212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