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记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元旦社论,提出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列为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之一。当时,《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制定一部新宪法确认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巩固革命的胜利成果,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绝密南行

1953年12月24日下午3点多钟,一辆专列缓缓地驶进了北京前门火车站。不久,陈长江等80多名警卫人员将很多书、文件、衣物、床上用品等搬上了列车。这些东西让车上的服务员很吃惊,特别是车厢高高堆起的书占据了一节车厢的好些地盘。其他行李却很简单:一件打补丁的旧睡衣、两块灰色的旧毛毯、一把没有多少毛的牙刷……如此爱看书的、如此俭朴的中央首长究竟是谁呢?服务员充满了疑问。

20多天前,服务员们就被领导叫去谈话,说要执行一次既重要又光荣的任务,这是全国人民的重托,要保证完成好。细心的服务员们发现检查列车准备工作的竟是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看来这位首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毛泽东要离开北京,前往浙江杭州,带着宪法起草小组的成员开始做一项为中国法制建设奠基的大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早在一年前,全国政协常委通过了周恩来关于起草宪法的决议报告。毛泽东亲自挂帅,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任,主持宪法起草工作,但由于其间部分省市受灾,国家忙于救灾,以及毛泽东因工作繁忙数次病倒,宪法起草被推迟了。这次毛泽东离京就是要摆脱北京的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搞好宪法起草。

毛泽东在杭州起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第二天早饭后,车上的服务员终于见到了这位神秘的首长,他就是毛泽东。此刻的毛泽东正斜靠在宽大的沙发上吸着烟,沉思着。

专列向南奔驰着。12月25日0时25分至德州西,宿营至6时30分;25日10时至济南,24时至蚌埠支线,在这里宿营至26日9时30分,随后去南京,26日24时至上海。

在专列上,毛泽东度过了自己的花甲大寿。

27日19时20分,专列离开上海;28日凌晨,抵达目的地杭州。毛泽东和随行人员下了车,在浙江省委的陪同下乘车前往杭州北山路84号。

北山路84号大院30号楼是毛泽东一行人的办公地点。30号楼由主楼(两层小楼)和平房两部分组成。宪法起草小组在主楼办公,毛泽东在大平房办公,大平房里有间会议室。

为了起草宪法,毛泽东和起草小组成员广泛阅读和研究了世界各类宪法。宪法起草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从1954年1月9日开始到2月17日左右草案初稿出来了。其间,由董必武、彭真、张际春、李维汉等人组成的宪法研究小组也来到了杭州。起草小组还聘请了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叶圣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在毛泽东主持下,起草小组通读通改。2月24日完成“二读稿”,26日完成“三读稿”。在毛泽东的主导下,田家英在其中承担了很多具体工作和直接修改工作,通常彻夜不眠,甚至累得吐血。

首部宪法诞生

毛泽东这次到杭州,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在杭州期间,除了起草宪法,他还专门约请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捷沃西和驻华大使尤金到杭州会谈,介绍了中共党内和国内的一些情况。毛泽东个人在杭州的最大收获就是每天坚持爬山,几乎走遍了西湖附近的大小山峰。

田家英后来回忆,他们就在毛泽东爬山的时候修改宪法稿子。

宪法草案“三读稿”通过后,毛泽东的心情轻松了许多。3月2日这天,他登上了玉皇山顶,在这里伫立四望,右面是妩媚妖娆的西湖,左面是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杭州城尽收眼底。毛泽东情不自禁地赞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个好地方!”

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毛泽东冒雨走在田埂上,一面细心察看,一面向农场负责人询问情况。随后,游览了东湖风景区。面对陡峭的悬崖,潺潺的流水,以及散布在山水之间的飞檐亭榭、拱形石桥,毛泽东感慨万千,指着陡立的石壁对身边人说:“这不是老天爷的鬼斧神工,而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开凿石条而造成的。”

看到前面有家小茶馆,毛泽东走了进去。在八仙桌旁,毛泽东谈起了绍兴的历史和名人:“绍兴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也是中国当代文豪鲁迅先生的家乡。鲁迅生前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另一句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有这种为人民甘做牛马的精神。”

杭州之行,给毛泽东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此,这里成了他经常驻足的地方。

3月初,经毛泽东审定和修改的《宪法草案初稿说明》专门就宪法草案在文字上的特点作了说明:“宪法是必须在全国人民中间普遍宣传和普遍遵守的,因此,条文固然要尽量简单,文字尤其要尽量通俗。从这个观点出发,宪法草案的文字完全用白话写成,凡是可以避免的难懂的字眼,一律加以避免。”

3月9日,宪法起草小组拿出“四读稿”。至此,宪法起草小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提供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稿本。

3月17日,毛泽东一行回到北京,立即着手召集宪法起草委员会会议,讨论宪法草案。经过历时80多天的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宪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公开讨论的条件已经成熟。

当年全国政协、各地方、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武装部队等组织了各方面人士8000多人参加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5900多条。

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

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展开讨论宪法草案的社论。一场全民大讨论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8月4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给中央一个电报,说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提出提案,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毛泽东最高荣誉勋章。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接到这份电报,立即送毛泽东。8月6日,毛泽东在这份电报上批示:“请即复不要通过此项提案。”在全民讨论中,还有人提议把这部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也被毛泽东拒绝了。

经过全国性大讨论,宪法草案又作了一些重要修改。

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刘少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委托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会上被庄严全票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史称“五四宪法”。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哪一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0486607.html
2.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https://www.110ask.com/video/11572359978347809524.html
3.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http://www.gaosan.com/gaokao/314135.html
4.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哪一年?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年.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4f1506ec84d6edb687046ae424b8649.html
5.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年。 603、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答案:Bhttps://m.ha.huatu.com/2022/0204/2492095.html
6.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0年 D. 1982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40dc89a5177840c285ba1d75a60b3fe2
7.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145、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___年。(出题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推荐单位:江苏学习平台)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答案:B继续查询下一题的答案 【相关内容】量出制入是指根据财政支出的规模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财政管理原则,又称量出为入。这一原则的正式提出是在( )http://m.syiban.com/xuexi/208.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年。A1952B1953C195【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 )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实质由( )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https://www.shuashuati.com/ti/deac30c6fe1f4fb1bd351b01b35f5eb1.html?fm=bd779ce298cd292b2f632a705a118ccd44
9.五四知识竞赛题库47.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请问我国国旗是谁设计的? 答:曾联松48.中国人民海军、空军是何时成立的? 答:空军诞生于1949年11月11日,海军则组建于1950年4月14日49.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50.西藏是何时和平解放的。 答:1951年10月。51.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https://www.wm114.cn/wen/157/312654.html
10.法律走进校园范文11篇(全文)2、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中国共产党 B、人民代表 C、人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人民 B、公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不受侵犯。A、人格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7mn2gcv.html
11.科举题库更新06期12: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哪一年? 答:1954年 13: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 答:《游春图》 14:下列选项中,因李世民胞姐平阳公主率军镇守而得名的是? 答:娘子关 15:中国哪个城市在古代被称“姑苏”? 答:苏州 16: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的国家是? https://ds.163.com/article/64f5d352b61da100018aa3d2/
12.我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光明日报我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此站立了起来。两年后的1951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研究生,专业是宪法学。那个时候,许多大学的法学专业都停办了,因为它们讲授的是旧社会的法律,已经不适应新中国的需要。https://www.gmw.cn/01gmrb/2009-07/09/content_945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