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丨习近平: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论述,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天是国家宪法日,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谈宪法

总书记这些话字字千钧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2023年12月4日,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

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原则、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

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宪法始终

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召开。这是叶坪谢家祠堂内景。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我国宪法发展史其实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1931年,我们党在中央苏区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6年,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发起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3年,党中央决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宪法草案。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制度和宪法制度的基本架构、根本原则和活动准则,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我国现行宪法,就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需要,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这是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在投票表决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五次对1982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修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要把我国宪法制度同近代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历史巨变,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我们将要做的事情紧密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宪法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深刻认识我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始终坚定宪法自信,不断增强宪法自觉,充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宪法

为每个人保驾护航

我们出生后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享有独立的权利,这是宪法给我们每个人的保障。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终于到了上学的年纪,背着书包走进校园。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一年,我们18岁了,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当我们进入职场,便开始享有劳动的权利。

宪法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宪法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这一年,我们遇见了那个TA,开始步入婚姻,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宪法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转眼到了退休年龄,在宪法的保障下,我们按时领取退休金,享受退休生活。

宪法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宪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宪法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是一生的守护。让我们一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THE END
1.党员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心得体会日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见》(中发[2018]10号)精神,并且又组织重新学习了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宪法修改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全县大力营造学习宣传和贯彻https://www.wydbw.com/info/8/81556.html
2.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宪政体实行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全民均股分红制,作为公民与生俱来的生存保障基金。使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具体的形式得以体现。变政府所有、政府管理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资本,为全体公民所有、政府管理的公民资本。使全体公民都成为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合法拥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2013/07/303827.html
3.中国李建军分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 总纲第十三条 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011427710029267
4.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出版20周年强世功房宁甘阳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强化国家能力,发挥财政与税收的现代国家职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提高至三分之一,比国民党政府具有4―5倍的汲取财政能力,经济增长率在“一五”时期达到高速度增长,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时代,为中国工业化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3_07_03_155658.shtml
5.中国法学期刊网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规定的科学研究自由,目前被学者们诠释为文化权利或者文化权利的组成部分,而文化权利这一范畴不仅被我国宪法学者指称宪法第47条规定的自由,还被人权法学者用来解读国际人权法中的有关权利,并且具有内涵模糊、外延不确定、宪法规定与国际人权法的规定不一致的特点,弱化了科学研究自由http://www.zgfx.chinajournal.net.cn/WKA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ef9a684c-3f2b-4b68-8a13-48b368f01721
6.学宪用宪,快收下这份法治文化“大餐”?!法说平安告诉你宪法为什么这么重要 本期提要 1 了解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结构和国家机构设置,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通过并颁布。为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5/c8371280.html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提到:“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提到:“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下,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https://www.shuashuati.com/ti/f37590ead34a41538b046fc2d33df0a6.html?fm=bdbds44140be34637dfd62e1988a52ae7cd6c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释本2024pdfepubmobi电子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释本)》主要内容:本套书有以下特点:(1)权威部门审定。本丛书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相关立法同志进行审定,内容准确权威;(2)法律适用提要。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释本)》都由立法机关相关专家撰写该法的适用提要,帮助读者对每一个法的精神和精髓有更深入的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189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