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的重要举措。
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法治沃土上绽放爱国主义教育之花,结出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之果,这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要重点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着力点一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普及
全民普法是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全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需要明确各级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的普法责任,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突出青少年,强化对国家机关、群团组织、学校、家庭、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全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需要创造性开展多种普法活动,推动“送法上门”,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教育中的运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工作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全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了解民众需求,努力结合生动的事例来深入浅出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讲清立法的基本原则、任务要求、重要举措、支持保障,唱响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体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本质要求,凸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需强调的是,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以理性、包容、开放的理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防止民粹主义等干扰。
着力点二
增进全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信仰
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必须信仰法律。人民群众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是其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基石和重要目标。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他们在忠于国家、为国奉献,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他们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民自觉遵守爱国主义教育法。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紧密结合,融入民众的工作生活,着力培养他们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最后,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全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良好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按照爱国主义教育法办事成为大家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着力点三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执行力度
着力点四
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贯彻实施中的
法治监督
(作者分别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