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明年1月1日,近日新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将正式施行。这也意味着,此前引发热议的“离婚冷静期”将以《民法典》中明文条款的形式产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录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自提案阶段起,这个为离婚附加的“续费期”就掀起了广大网民的讨论热潮。“想离个婚也不‘自由’?”“离婚要冷静,还不如结婚前多冷静一点”……诸多观点激烈碰撞,“离婚冷静期”俨然成了“离婚炸锅期”。
忘记你的旅行
让冲动的子弹飞一会儿
在“梦”里,夏洛凭借“未来”的知识积累一路乘风破浪,不仅成为流行巨星,更娶到了学生时代触不可及的“女神”秋雅。而仍然存在的马冬梅,只是他身边默默迷恋并守护着他的普通“大力迷妹”。
纸醉金迷一场,虚浮中坠落的夏洛,在虚拟人生悲惨落幕前感受到的唯一温暖,却仍是马冬梅亲手做的一碗茴香打卤面。所谓弥补“少时遗憾”的一场空梦,最终令迷途知返的夏洛回归与冬梅相恋的初心。当然,这种迂回的“后悔”表达,在苏芩的日常工作中也有着现实折射。“复婚这件事上,主动要提出的反而是男性居多。”
在苏芩的解读下,夏洛的转变或对婚姻的自救,正是“离婚冷静期”式潜意识回顾之功。当然,在她看来《夏洛特烦恼》仍有着单边化的缺陷——通篇对于婚姻关系的探讨都围绕男方夏洛而起,女方马冬梅则自始至终只是一个隐忍的配角。
“要是马冬梅也可以有回顾或者反思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更完美。”刀子嘴豆腐心,任劳却并不任怨,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她们在婚姻生活中的委屈与冲动同样值得深度探讨。
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婚冷静期”往往是对“激情离婚”的一种缓冲。“完全就是脑袋一热,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在苏芩的经验中,激情离婚往往发生在婚龄不长的年轻夫妻间,“他们其实是被情绪主导、而不是被情感主导的,上午离完,下午就反悔了。”
事实上,“游戏”本身只是引子,彼此日常沟通的不足才是引发离婚冲动的绝对因素;而这种“错误”,对于真正相爱的人而言值得一个“弥补”的机会。
现代社会,得到与失去有时都显得过于容易,以致爱人间稍有不顺便有可能将“分手”“离婚”挂在嘴边。这种“真性情”,对于仍有足够感情基础的两人未必公平。冲动的“子弹”,不妨在“离婚冷静期”里多飞一阵。
头发甩甩,大步走开
无分冷热,对暴力零容忍
对于婚姻,很多中国观众自童年起便有的“恐惧”,主要来自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家外斯文、家中暴虐的安嘉和。
婚姻,最直接的维系因素仍是情感。而同样出于情感考量的“离婚冷静期”,自然不会是绝对框定的铁板一块。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情形(二)中明文指出的“家庭暴力”行为,显然就不存在于“冷静期”的调解范围。不过,苏芩及时向松了口气的小伙伴们提了个醒:“冷”暴力造成的伤害,并不比外在张扬的暴力所带来的伤痛要轻。
“这是典型的冷暴力。”绝不动手、交流语气客气平和的无爱相处模式,据苏芩观察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现实状况。一句“为了孩子”,仿佛婚姻的维系只为给子女硬撑出一片稳定的假象。
聚散有时。任何形式的暴力出现,都值得一个零容忍的果断走开。面对“离婚冷静期”,很多人都将重点放在30天的“期”上,而忽视真正应该成为情感关系中必要支撑的“冷静”——消解冲动,抑或坚定离散,选择都应足够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