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变迁与完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新中国的刑法是治国理政的重器,是国家惩罚和预防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利益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强大的法律武器。

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使新中国刑法规范第一次得以体系化,奠定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基础。

1997年刑法典科学地概括了刑法的基本精神,明文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具有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显著特色,同时开启了刑法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刑法学走向世界的基础。

未来新中国刑法立法需要坚持以“刑法修正案”修正刑法典的修法模式,坚持罚金刑要有数额规定,坚持刑法体系和立法技术的进一步科学化。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以宪法为根本的整个法律体系的极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的刑法是治国理政的重器,是国家惩罚和预防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利益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强大的法律武器。

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变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就制定了一系列单行刑法,如1950年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1951年的《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1952年的《惩治贪污条例》等等。这些单行刑法在同反革命和贪污、贩运毒品、伪造国家货币、泄露国家机密等犯罪作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颁布实施单行刑法的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刑法典的起草工作。

刑法典最初的起草准备工作,是由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来进行的。自1950年至1954年9月,法制委员会写出两个稿本:一是1950年7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共12章157条,其中总则33条,分则124条);二是1954年9月3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初稿)》(除序言外,共3章76条,其中第一章犯罪7条,第二章刑罚19条,第三章几类犯罪量刑的规定50条)。这两个稿本没有拿出来征求意见,也未进入立法程序。实际上,刑法典的正式起草工作,应是1954年宪法颁行之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律室于1954年10月组织起草班子开始的。这个班子于1957年6月28日写出第22稿,于1963年10月9日写出第33稿,随后因政治运动的冲击而未能公布。

1978年10月,国家组成刑法草案修订班子,对第33稿进行修订,先后写出两个稿本。其间,中共中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扬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刑法典的起草工作。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法制委员会,接手主持刑法典的起草工作,继续搞了三个稿本,其中第三个稿本即第38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提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进行审议,最后于1979年7月1日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同年7月6日正式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正式诞生。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也于同日诞生。这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制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一,它使新中国刑法规范第一次得以体系化,换句话说,它奠定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基础。

其二,它使我国刑事司法办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过去的办案主要依靠政策,只有少量犯罪可以找到法律依据,此后就不同了,基本上能做到罪刑法定。办理每个刑事案件都有罪刑规范可依。

其三,它颁行之后的刑事司法文书(包括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都要引用法律条文,不引用法律条文的刑事司法文书一去不复返了。

其四,它带动了我国刑法学教学研究从停滞状态走向复苏乃至逐步繁荣。刑法典的颁布实施,无论对注释刑法学、比较刑法学还是沿革刑法学等,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现实的规范依据。

1997年3月1日至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刑法修订草案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的议程之一。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同日,以国家主席令第83号予以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至此,一部崭新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具有时代气息和多方面显著进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即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正式诞生。这就是新中国现行的刑法典。

1997年刑法典的显著特点,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1997年刑法典科学地概括了刑法的基本精神,明文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废止类推制度。这表明我国刑法已迈上现代化法治的轨道,筑起了人权保障的法治根基。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刑法的纲,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之中,担负着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大使命。刑法立法工作必须遵循和符合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当刑法典有必要修改补充时,一定要以三大基本原则为准绳,使罪刑规范更加具体、明确、清晰,既有利于保护社会,又有利于保障人权。刑事司法工作要大力贯彻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强化法治意识、平等观念和公正无私、刚直不阿的品格,使所办的案件,既符合法律和政策,又能经得起历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总之,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威力,它们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既有利于推进法治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它们必将推动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发展完善,促进新中国刑事司法的文明进步,从而更好地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1997年刑法典进行修正,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正内容,举例说,有以下一些:

1.取消了22个死刑罪名。提高死缓犯执行死刑的门槛:由“故意犯罪,查证属实”修改为“故意犯罪,情节恶劣”。如果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死缓期间重新计算。

2.增设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

3.将“坦白”规定为法定从宽处罚情节。

4.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先是由实务部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情况进行试点,而后写入刑法有关部分。社区矫正规定在刑法上的重大意义是:其一,从刑事立法精神上有力地回应了国际社会行刑社会化的要求;其二,确立了相辅相成的两大矫正体系;其三,进一步促进了刑罚配置结构的合理化;其四,带动社区矫正的专门立法即“社区矫正法”尽快出台;其五,促进了行刑权的统一,即监狱矫正和社区矫正均由司法行政部门管辖执行。

5.将有期徒刑在特定情况下(数罪并罚时,死缓减刑时)的最高刑期由20年提高为25年。

6.规定了不同自由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之间如何并罚的原则。

7.增设了“禁止令”和“职业禁止”这两种非刑罚的预防性措施。

8.系统地规定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罪名。

9.完善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果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而被判处死缓的,人民法院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缓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10.完善信息网络犯罪的罪名体系。

11.回应社会公众的强烈要求,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一律入罪,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的行为予以入罪。

12.为维护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程序,有力保障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虚假诉讼行为,泄露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披露、报道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均予以入罪。

13.为保护国家考试这个培养、选拔人才的主渠道的公正、公平,对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考试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通过以上的修正,就使得刑法典的体系更加完善,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更加明确、具体,法定刑之间更加平衡,可操作性更强。

第三,1997年刑法典开启了刑法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新中国刑法学发展进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与草创阶段(1949年10月至1957年上半年),萧条与停滞阶段(1957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复苏与繁荣阶段(1976年10月至现在)。而这种演变的规律背后,1979年刑法典的颁行,是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得以复苏的标志,1997年刑法典的颁行,是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得以繁荣的前提。刑法典的有效贯彻实施,是刑法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和发展条件,也是新中国刑法学在不断回应立法课题和司法实践课题中不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所以,为了更新刑法理念,提高刑法学研究水平,提升刑法学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刑法典的有效贯彻实施。这是推进和繁荣刑法学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新中国刑法已走过70年的征程,刑法典也已颇具规模,深入人心,逐步走向世界。现行刑法不仅对刑法基本原则、定罪、归责、量刑、行刑的原则和制度作出规定,而且对分则469个罪名(其中也涵盖206个单位犯罪的罪名)的罪状和法定刑也都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新中国办理刑事案件的司法机关,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新中国刑法立法的成就是伟大的!

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完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中国刑法立法还需要怎样进一步完善呢?我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三,坚持刑法体系和立法技术的进一步科学化。比如,可否在总则第二章中将孕妇、哺乳新生儿的母亲、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障碍人列为特殊群体之人,增设“特殊群体之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专节?可否增设“正当行为”专节?可否在总则第四章第八节中补充规定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在分则中可否考虑信息网络犯罪是当前世界性无国界的新型犯罪,为此单设一章?另外,中国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要不要与国际公约衔接,增设“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专章,内容包括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等,置于刑法分则最后作为第十一章?如此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逐步做出合理的选择。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丛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 ;37 中图分类号:D924.09 D924.05 出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 并列题名:Criminal law 简介:本书涵盖刑法相关领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责任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4编 http://opac.stlib.cn/bookInfo_01h0332273.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作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 ISBN:978-7-5093-9116-7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简介 本套工具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线,结合日常司法实践领域确定分册。本书为刑法分册,收录刑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目录 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https://m.cxstar.com/book/292778730000bdXXXX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金陵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中文English|暂存书架(0)|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340 书目信息 机读格式(MARC) 题名/责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出版发行项: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http://opac.jllib.cn/opac/item.php?marc_no=00009615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新4版)/注释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3.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2014.4.2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2014.4.2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a2xtbGxraGM5Nzg3NTA5MzkxMTY3
5.中国台湾地区“刑法典”最新修正概览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根据近年来反腐斗争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刑法 贪污贿赂刑法修正案立法研究 刑事审判参考 2015年第5集 总第106集 对《越南刑法典》若干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法律 陈志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358615759032680967
6.刑法典内容我从国家司法考试的角度给你答案:刑法有3个渊源,也就是3个表现形式,分别是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刑法典包括刑法修正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包括9个修正案(算上刑法修正案九的话)。 刑法典是指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的修正,修正案不属于刑法典。 https://www.fljg.com/xingfa/475691.html
7.《3册套2024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刑法实用版2024新版民法> 3册套 2024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刑法实用版 2024新版民法典刑法典宪法法律汇编司法婚姻法法律书籍 法制出版社 新华书店 达弘新图书旗舰店 3册套 2024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刑法实用版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https://item.jd.com/10105656293528.html
8.湖北政府的刑法典是什么在湖北地区,刑法典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它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全面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108275.html
9.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精选(豆瓣)本书与其姊妹篇---《中国刑法立法之演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刑法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目录 ··· ·上编:现行刑法规范(1997年10-2006年6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刑法典)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230158/
10.民法典和刑法典有哪些区别律师普法民法典的制定宗旨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上述宗旨的一般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https://m.110ask.com/tuwen/1383592333327822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