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热门专题!!中国古代法律史时期法典

《禹刑》:《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汤刑》:据说“刑三百”;《左传》“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后世所谓的墨、劓、刖、宫、大辟等五刑在甲骨卜辞上均有反映。

《九刑》:西周有刑书九篇,合称《九刑》;《左传》“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尚书吕刑》中将“墨、劓、刖、宫、大辟”合称为“五刑”;刑罚以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等级制度为主要任务,刑罚大权由各级贵族所有。

春秋战国时期

子产“铸刑书”:前536年,郑国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予以公布,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剥夺了旧贵族在法律上的特权,限制了贵族权力。

魏国李悝《法经》:《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作用:清明吏治,严肃法纪,安定社会,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秦律:商鞅变法中商鞅参照《法经》制订。

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前513年,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

秦汉时期

秦律:考古资料:云梦秦简、里耶秦简。(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条令加以补充、修订,颁行全国,对六国的律令,吸收有用的条文,其余予以废除。作用:用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约法三章”:是秦末刘邦入关后,为稳定关中社会秩序而颁布的一项法令。前207年,刘邦入关中,为了取得民心,采纳张良和樊哙的建议,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同时,让秦的一些地方官吏任原职以维持社会秩序。约法三章一方面是重建封建法制的开始,是保护地主阶级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政治宣言;另一方面,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因此得到关中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九章律》:萧何订《汉律》,除去秦律中夷族和连坐的内容,又另增加三章,合为9章,故称《九章律》。

《汉律》基本框架:①《九章律》;②《傍章律》,叔孙通著,18篇,侧重于礼仪制度,补《九章律》的不足;③《越宫律》,张汤著,27篇,皇帝、宫廷警卫的专门法律;④《朝律》,赵禹著,6篇,朝贺制度的专门法律。以上统称“汉律六十篇”,是《汉律》的基本框架。

文景二朝平狱缓刑:汉文帝①广开言路,废“诽谤妖言”;②放宽对劳动者统治的尺度,废“收孥相坐”;③十三年,废肉刑;汉景帝①减轻笞刑;②允许被判刑的人申诉。作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两晋南北朝时期

《曹魏律》:废除大量汉代的旁章科令;“八议”入律。

《泰始律》:中国法制史的里程碑——法律儒家化;服制入律。

《北齐律》:十重罪入律。

隋唐五代时期

《开皇律》:是唐律以及之后历代法典的基础;共12篇,500条。入有“五刑”“八议”“十恶”;主要用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财产关系。

《大业律》:炀帝时制订;较《开皇律》宽简,未被很好的实施。

律令格式:唐前期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组成,其中①律:量刑定罪的法典;②令:国家制度与规章的条文;③格:防止奸邪而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④式:行政法规和章程的细则。律令格式中,保存至今依旧完整的仅有《唐律》。唐律的形式对周边国家的法律编撰有很大的影响。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封建法典。发展:①高祖时,由裴寂参照《开皇律》制订《武德律》;②太宗贞观年间,由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加以修订,是为《贞观律》;③高宗时,长孙无忌、李勣等人继续对唐律加以修订、解释,为《永徽律》。由于其中对条文的释疏部分有与“律”相同的效力,“律”“疏”合而为一,故称《永徽律疏》,后世通称《唐律疏议》。唐律继承隋律的“八议”“十恶”,用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大周刑统》:五代时期最为重要的法律是后周显德五年(958)编成并颁布的《大周刑统》21卷。虽已佚,但为《宋刑统》所吸纳。

辽宋金元时期

《宋流刑》:第一部刊板印行的封建法典。

“札撒”:成吉思汗制订的法典,蒙古最早的成文法典。是蒙古习惯法和成吉思汗颁布的律例的汇编。1225年,成吉思汗下令把蒙古的许多习惯法固定下来,编成法典,称为“札撒”,后又成卷称《大札撒》。用以维持正常的统治秩序,内容主要是保护游牧经济和社会秩序。《札撒》的特点是刑罚严酷,死刑众多且保留着很多氏族时期的原始习惯。又任命掌管司法的官员“大断事官”,蒙古语称之为“也可札鲁忽赤”。其下又置各级别的札鲁忽赤。

明清时期

《大明律》:洪武六年(1373年)太祖命制,于三十年颁布,后世相延无改。共7篇,分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种。评价:1)以《唐律》为基础,多有继承,亦有发展,强化了皇帝的审判权;2)肯定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部分成果,降低官僚法律特权,提高劳动者法律地位,减轻对间接触犯统治行为的惩处;3)增加反映土地私有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律;4)大大加重对直接危害国家统治行为的惩处。5)《大明律》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典,内容与形式几乎完全被之后的清律继承。

《御制大诰》三编:是《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的通称,另有《大诰武臣》。是明初大量重刑判例的汇编,是太祖重典治吏的理论与实践,与《大明律》并行,同为明代的法律依据。

《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结构、形式同《大明律》。最早颁行于1647年(顺治四年),后多次重修,将现行则例附录。1727年(雍正五年),颁《大清律集解》《大清律例增修统纂集成》。清代常用的是“例”,而非“律”,“例”在法律上有优先地位,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律例所反映的阶级与民族地位不平等,旗人犯罪特殊处理且有“换刑”的特权。对少数民族则另有《回律》《番律》《蒙古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等。会审制度

秦汉:杂治,即丞相、廷尉、御史大夫均有一定的司法权。

唐代:三司推事(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明代:①三法司会审,简称三司会审(刑部、都察院、大理寺)。②九卿圆审(六部尚书、

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

清代:三司会审、九卿会审、秋审、朝审、热审。

商品详情

313统考选择题训练营目前更新模拟题37套!共50套!其中后10套为整体模拟题!包含选择题,材料题,论述题!

10套模拟题为考前考生训练所用!

【押题卷】2023年历史学考研313统考模拟题(6)

【押题卷】2023年历史学考研313统考模拟题(5)

【押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试题模拟题(4)

【押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试题模拟题(3)

【押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专业模拟题(2)

【押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专业模拟题(1)

历史学考研统考发生巨大变革,取消了名词解释。增加了选择题的比重!达到80分!而且选择题命题思路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之前20道选择题基本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只要扎实于基础,基本问题不大!现在经过一些列变化,模式逐渐稳定。首先大概一半是基础题,就是根据所学知识,一眼可以得出结论,注重客观史实或者唯一性。大概一半是理解型选择题。考查知识的背景、特点、影响、主旨概括等方面,也可以说增加难度,也可以说降低难度。因为这个有技巧可循。不仅要记住基础知识,更要用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当然这两类模式都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深度教材为前提。80分的比重,一个就4分!所以实在太过重要。如果不重视,很容易拉开差距。而且选择题要弥补不考名词解释的问题,所以考的比较细,基本以名词解释就可以作为知识点的复习。所以我们的每日一练训练营都保留名词解释作为知识点复习资料。

2022年313统考有多个选择题考查细节。如问屈家岭文化、南衙北司的司的含义、湘军的特点、清朝的民族政策、蒙巴顿方案的依据、八字方针、新民主主义论、中共二大、种姓制度、萨利克法典、1787宪法、美洲独特作物等等这些都是考查的知识细节。而这些我们在2022年的选择题训练中基本训练过。如。

THE END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2.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3.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文章浏览阅读1.5k次,点赞24次,收藏23次。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先秦时期的法律情况,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内容。_法制史知识点总结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4.中国法律史第114章思考练习及答案.pdf中国法律史第1章思考练习及答案 亲爱的同学: 本栏目为不计分任务,您可以反复练习 以下是思考练习时间。试题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其 中: 填空题5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项选择题5题;问答题2道。 你可以选择每小题做完后提交,客观题会有回答正误判断和知识点提示,主观题 则会提示参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9/8037077004004100.shtm
5.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docx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15章的知识点1.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2.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3.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启4.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5.法的起源经历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758447.html
6.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精选6篇)从制定大清现行刑律开始,清政府分别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律草案等实体法,又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等程序法以及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随着修律过程中这些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的“诸法合体,以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27z4kyn.html
7.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主要面向医疗服务机构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临床医学及社区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健康管理师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8.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⑴公布法律:无权要求重新审议,也无权搁置; ⑵命令发布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⑶人事任免权:根据全国人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8.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时应对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9.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0.2018年9月教学基本文件检查情况反馈意见26、《视听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王志艳)增补已授课内容的教案(视同语言),增补教学日历(中国传统文化)。 27、《中外新闻史话》(高山)教学大纲没有按要求写作,建议重新规范。教案课后记还没上课就已填写。教学日历归于简单,应与教学大纲对应。 28、《媒体经营与管理》《兵团新闻史》教学大纲不规范,按照要求重新修https://jxpgzx.shzu.edu.cn/2018/1002/c11062a183733/page.htm
11.头条文章在完整地走完精讲阶段后,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对知识比较熟悉,所谓熟悉是指在听课时老师说到某一个知识点,你就能联想起来接下来老师大概要说什么,比如老师说到担保物权的从属性就能想到有成立上的从属性、内容与范围上的从属性等等,如果不能达到熟悉的状态,就更要认真听课,不通的知识有必要时回头看看精讲书。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