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七章知识点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七章知识点

下一页

2017-08-2914:28

推荐访问

【liuxue86.com-司法考试二卷】

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581-618-907)

【学习要求】

掌握隋朝《开皇律》的主要内容;掌握唐律之所以为中华法系的代表的原因与表现。

第一节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隋朝的立法概况

二、隋朝的法律内容

三、隋朝的司法制度

第二节唐朝的法律制度

一、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

三、唐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四、唐朝的司法制度

1、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2、《开皇律》

3、《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体例和内容

1、体例

2、内容

①刑罚制度:确定了封建制五刑;

②十恶: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

③八议、官当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构:形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中央司法机构的格局。大理寺负责审判,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负责监察。

一、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如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二)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

(三)慎重行刑的思想

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一)

(一)唐朝的法律形式

1、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

1)律:《唐六典·刑部》:“律以正刑定罪”。

2)令:《唐六典·刑部》:“令以设范立制”

3)格:《唐六典·刑部》:“格以禁违正邪。”

唐初有五十三条新格,唐格分为“留司格”与“散颁格”。

4)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5)典:机构组织法,《唐六典》。

2、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

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

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二)

(二)唐律的制定(见教材P182)

1、《武德律》:开端

2、《贞观律》:总其成

《贞观律》对《武德律》的调整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增设了加役流

第二,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了缘坐的范围,缩小判处死刑的数量。

第三,完善了一系列重要制度。

3、《永徽律》及其《律疏》:疏其议

《永徽律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法典。

4、《开元律》及其《律疏》:告终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三)

(三)唐律的体例

唐律12篇,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其余相当于刑法分则。分别为:

2、《卫禁律》:侵犯皇宫警卫和国家关津要塞保卫等方面的犯罪。

3、《职制律》:官吏职务方面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的犯罪。

4、《户婚律》:破坏户籍、土地、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犯罪。

5、《厩库律》:违犯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犯罪。

6、《擅兴律》:在军事和非法营造、兴建工程方面的犯罪。

7、《贼盗律》:危害国家统治秩序和财产制度方面的犯罪。

8、《斗讼律》:伤害他人和违反诉讼要求方面的犯罪。

9、《诈伪律》:各种欺诈和伪造行为方面的犯罪。

10、《杂律》:以上各律所无法包容的其他一些犯罪。

11、《捕亡律》: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犯罪。

12、《断狱》:在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五)

(四)唐律的特点

1、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唐律是礼法完全结合的法典,不同于以往的部分结合。

2、首创“疏议”。

1)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

2)简述律及每一篇目的沿革和篇目之间的联系;

3)解释律文;

4)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

5)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

3、内容简约。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六)

(五)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朝鲜(《高丽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因此,唐律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一)

(一)刑事法制

1、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1)五刑二十等:

笞刑五等,10-50下,每10下为一等;

杖刑五等,60-100下,每10下为一等;

徒刑五等,1年-3年,每半年为一等;

流刑三等,2000里-3000里,每500里为一等;

死刑二等,绞、斩两等。

五刑除由于“十恶”受刑以外,均可以铜来赎。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二)

2)十恶

①谋反,谋危社稷;

②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

③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④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⑤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

⑥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⑦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⑧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⑨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⑩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三)

3)贵族官吏的特权规定:

①议:指八议,八种人享有;

②请:一品至五品的官员及“八议”一定范围的亲属享有;

③减:六品、七品的官员及议、请者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减一等处罚;

④赎:所有官吏及其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以铜来赎罪。

⑤官当: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四)

4)其他原则

①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

②更犯的处理原则:

③两罪从重处罚原则:

④“六赃”的处理原则:

⑤自首原则;

⑥共犯的处理原则:

⑦同居相为隐原则:

⑧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⑨比附原则:

“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一)刑事法制其余内容请自己阅读

(二)民事法制

1、关于人的身份:广泛存在身份差异;

2、所有权:竭力保护财产所有权。

1)均田制

2)两税法

3)宿藏物、阑遗物、漂流物、添附物、孳息物的所有权归属。

THE END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2.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3.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文章浏览阅读1.5k次,点赞24次,收藏23次。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先秦时期的法律情况,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内容。_法制史知识点总结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4.中国法律史第114章思考练习及答案.pdf中国法律史第1章思考练习及答案 亲爱的同学: 本栏目为不计分任务,您可以反复练习 以下是思考练习时间。试题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其 中: 填空题5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项选择题5题;问答题2道。 你可以选择每小题做完后提交,客观题会有回答正误判断和知识点提示,主观题 则会提示参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9/8037077004004100.shtm
5.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docx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15章的知识点1.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2.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3.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启4.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5.法的起源经历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758447.html
6.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精选6篇)从制定大清现行刑律开始,清政府分别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律草案等实体法,又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等程序法以及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随着修律过程中这些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的“诸法合体,以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27z4kyn.html
7.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主要面向医疗服务机构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临床医学及社区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健康管理师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8.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⑴公布法律:无权要求重新审议,也无权搁置; ⑵命令发布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⑶人事任免权:根据全国人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8.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时应对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9.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0.2018年9月教学基本文件检查情况反馈意见26、《视听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王志艳)增补已授课内容的教案(视同语言),增补教学日历(中国传统文化)。 27、《中外新闻史话》(高山)教学大纲没有按要求写作,建议重新规范。教案课后记还没上课就已填写。教学日历归于简单,应与教学大纲对应。 28、《媒体经营与管理》《兵团新闻史》教学大纲不规范,按照要求重新修https://jxpgzx.shzu.edu.cn/2018/1002/c11062a183733/page.htm
11.头条文章在完整地走完精讲阶段后,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对知识比较熟悉,所谓熟悉是指在听课时老师说到某一个知识点,你就能联想起来接下来老师大概要说什么,比如老师说到担保物权的从属性就能想到有成立上的从属性、内容与范围上的从属性等等,如果不能达到熟悉的状态,就更要认真听课,不通的知识有必要时回头看看精讲书。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