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硕二战403分上岸: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中山大学公共课复试学硕法学法硕考研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简介:笔者是18级南京某理工类211本,法学/工商管理双学位,在校期间绩点4.33/5。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二、写在前面

三、各科备考经验

四、复试的教训与经验

五、PlanB的准备与GapYear的心态调整

六、写在最后

对于考研这件事,你一旦决定了,只需要好好努力,静待花开就是。此外,在考研过程中可能会接受的大量的资料、外界信息等等,但是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前人的经验只能称之为“经验”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

我认为报考专业主要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当年高考时进入法学院,仅是因为做出了当下看似最正确的选择,事实上缺乏对法学专业的整体认知与了解,以至于我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对自己的规划,很多门课也只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大二上学期的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等几乎让我自闭。

于是,我开始不断地拷问自己:我是否适合这个专业、是否要继续在这个专业领域继续摆烂下去,或者是支棱起来。为了检证自己是否真的不能坚持法学,我选择了在大二修读学校开设的双学位、参加一些大创项目、跟着债法老师写论文、去检察院实习、参加学院的模拟法庭竞赛等来思考自己未来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

在真正决定要考研前的我仍犹豫不定,本科没能读历史学一直是我的遗憾,甚至一度想跨考历史学,但我实在是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以及不想放弃自己已经读了三年专业的专业,最后仍将目光着眼于法学,国际法、诉讼法、行政法等本来就不是我擅长的领域,通过写物权法方面的论文、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感受到民商法于我而言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关于择校

(1)一战择校

本科就读于理工类211的我一直十分向往综合类大学的氛围,更希望能够接受到除了法学教育之外的跨学科教育,于是在择校时便将目光跳出了四系,而且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历史学较好的学校,在综合考虑难度、地域等因素后,我将范围缩小至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我更向往南方,而且中山大学法律史有马作武、徐忠明两位老师坐镇,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山大学。

(2)二战择校

坦率地讲,一战时我的名次的确站在悬崖边上(招3人),我考虑过中大的校内调剂又放弃,因为觉得自己和前后的同学分差不大,因此决定坚持一志愿复试,在4月6号开调剂系统时压根没填而是傻傻地等着一志愿复试,最终被刷时调剂基本已经结束了,犹记当时看到成绩泪流满面,双学位毕业论文又马上要交初稿,我擦干眼泪开始写论文。

3、是否要双考?

第二次考研时候,2022年3-4月我一直在准备复试,4月中被刷后,我开始焦虑、犹豫,当时毕业论文压力很大,也思考过转行去做其他工作,当时我听了一阵子柏浪涛的法考课和李建伟的民法(但没有做题)。

7月份在家之后听精讲已经来不及了,只是听了一些理论法、商经知(没错的确是在家摆烂),当时我爸看准备双考的我太焦虑,一直劝我放弃法考,在9月开始之后我就没再看过法考了,9月份抱着刮彩票的心理去考了一下,当时我看旁边的人写的都很慢,我却写的非常快(可能是不会乱蒙),最后拿到了170+的成绩(虽然没过但我也挺知足了,毕竟我法学基础很差,在法考上的付出和投入是成正比的),后来我反思了下没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听过诉讼法的课程,所有诉讼法的题目全是蒙的,对于法考这方面我经验不多,感觉诉讼法是一定不能丢的。

在这大概70天中,7月之前,我看完了马峰理论法法硕的课程【之所以选择用法硕课备考是因为我没有双考,法硕课相对详细】、看柏浪涛法考课理解刑法(进行到一半时发现和学校参考书体系完全不同遂放弃)整理刑法笔记,因为大一民总基础不错,民法总论笔记整理相对较简单。

政治开始配肖秀荣老师《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课。8月之前,我完成了宪法和法理学思维导图整理,中国法律思想史思维导图整理,开始写1000题,英语陆续开始从2002年刷历年真题的阅读,开始背诵刑法。9月20日之前,我写完了腿姐的《30天70分》用来检验前一阶段政治学习成果,整理外国法制史笔记框架,并开始做2009-2019年法律史B卷真题。

2022年8月底,我放弃法考,开始准备二战考研。因为一战的基础加上2022年春准备复试,我对自己法律史专题专业课信心充足,因此准备二战也是从法律史专题开始。在一战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回归课本的方法。重新阅读专业课课本之外,还找来了不同版本的《中国法制史》进行学习,补充基础知识,并用人大蓝皮书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拔高性的专题类题目,我用相应的专业书进行补充。

9-10月我的学习状态相对较好,我利用法大魔方来背诵宪法、法理,由于马工程版《民法学》教材更新,我重新整理了民法学笔记。二战时我已经没再听徐涛的课程,只是写完了肖秀荣《1000题》和腿姐的《30天70分》,对于我不理解的马政经部分,才又回去看了精讲精练和徐涛的强化课。

(一)公共课

1、政治

本人高中是文科生,政史成绩尚可。在两年考研中,我在2022年拿到了79分,2023年拿到了78分(两年我都没对答案,也没查分,不知道客观题情况,但感觉应该是在45分左右的)总的来说两年政治成绩差距不大,尽管没能拿到80+的分数是个遗憾,但是这个成绩我已经相当满意了,我两年政治备考思路相差不大,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和经验之谈。

(1)参考书目: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4套卷》

腿姐(陆寓丰)《30天70分》《冲刺背诵手册》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纠错,我都采取粘贴题目、回归课本的方法,把自己不会、记得不牢的知识点找出来重新巩固)

4、11月开始,《形势与政策》上市后可以简单浏览并填后面的选择题,到9号左右,市面上会陆陆续续出很多的模拟卷,肖秀荣老师的《8套卷》自不必提,对于这本书的选择题三刷都不为过,两次考研我对政治都采取题海战术,在每天固定分给政治的1.5h里,我可以完成三套选择题。(一战时我刷过腿姐四套卷、徐涛六套卷、米鹏六套卷、杨娅娟八套卷,在二战时我已经学会精简,除了8套卷外,我只刷了腿姐四套卷和米鹏六套卷,其中我强推米鹏六套卷,和肖老师八套卷的难度和出题风格都很类似,可以起到检验复习成果的作用)

政治学习小tips:我个人对于政治学习的经验比照法学专业课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搭建整个学科的框架,你要明白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分别在讲什么,有哪些知识体系。听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听课,也是在帮助你搭建框架和理解记忆,在搭建框架之后你会发现政治原理能够记忆90%以上,因此即使是考试出到四套卷没有压中的题目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2、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很一般,巅峰时期是高考的138分,由于对英语的抗拒之心和本人的懒惰,大一四级508,六级477之后便疏于对英语的练习,没有再学习英语。我总结了我英语屡战屡败,仅维持这样水平的原因:

(1)不重视单词。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我从来没有坚持过背单词,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一战时仅在9月份背了一个月的单词,二战时背了一个月的红宝书,除此之外再也没复习过单词。考研英语已经不再是高考英语了!不是简单抱着侥幸心理就能考好的科目,如果基础差一定要好好背单词。

(3)作文我听的王江涛老师的课,积累了一些语料库,但我个人能力有限,写不出什么很流畅通顺的句子,但我也没套模板,就是读的多了之后有一套自己的写法,这里建议大家一定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谓的“模板”,对于英语作文而言没有绝对的万能模版,只有自己辛苦的积累。我在两年考研时静不下心的时候都会选择练字让自己平静下来,衡水体写的还凑合(卷面分也挺重要),感恩那个努力练字的我,否则我觉得可能英语成绩会更低。

(在考研期间有持续不断地进行衡水体的练习)

(二)专业课

1、法学基础

法学基础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和简答,宪法、法理各35分(名词解释*5+论述*30);刑法总论、民法总论各40分(名词解释*2*5+论述*30)。在2020年学硕改革后,中山大学法学基础卷改革后出题方式趋于稳定,个人感觉在重者恒重的同时出题风格也比较多变,因此建议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还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背诵。

(1)参考书目

对于法学基础的学习,我最主要的参考书就是官方给出的马工程教材,在《民法学》尚未改版之前只有107页,我补充阅读了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论》,摘录了其中有关代理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宪法、法理学补充了马峰老师的法硕教材,以及张文显版《法理学》笔记,以及圣才题库。二战时我还结合了法大魔方进行背诵,对于某些不理解的问题,我会采用查找论文的方式来补充。

(2)关于背诵

(3)法学基础答题方法

对于分值较高的论述题,我曾参考过一位21年上岸民商法学长的经验贴,我觉得十分有用。对于论述题,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的思路和答题逻辑,而不是对知识简单的罗列,展示观点远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在我看来,论述题其实就相当于一篇法学小论文了,此处我建议采取法学论文的写作格式,一定要要点序号化,按照标题为一、(一)1.(1)的格式进行答题,在答论述题之前,要列好框架,再在框架之内进行补充,对于自己相对知道较少或掌握不牢的题目,要注重发散,对于论述题我的建议是能多则多,在两年考研中法基这门科目我都写了10面答题纸。

2、法律史专题

(1)参考书

①教材类:

龚成思老师法硕书;圣才出版的中国法制史笔记;马工程版《中国法制史》;马作武老师版《中国法制史》;范忠信老师版《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老师版《中国法制史》;何勤华老师版《外国法制史》;叶秋华老师版《外国法制史》;马作武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小红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赵晓耕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

教材使用指南:我用龚成思老师的法硕书过了第一轮,这本书主要起到的是快速检索知识点的作用,可以在后期的背诵复习中进行快速检索;在做中国法制史的思维导图时,我是以马工程的课本为基础,马作武老师的书作为补充,然后范忠信老师、张晋藩老师的教材次之;中国法律思想史我是以赵晓耕老师为基础做思维导图,分别又补充阅读了马小红老师的和马作武老师的,马作武老师的年代比较久远,但依旧很重要,其中有的观点十分新颖值得借鉴!外国法制史我以何勤华老师的《外国法制史》为基础做思维导图,叶秋华老师的作为补充。

②专著类: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马作武《法律史思辨录》;沈宗灵《比较法总论》;李红海《新编外国法制史》;何勤华《西方法学史》;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

③论文类

中山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老师的论文(不用所有都看,但是那些比较重要的,涉及法律史重点的最好阅读过,对其观点有所了解)、对某些专题(譬如《唐律疏议》专题、罗马法专题,针对常考的考点可以在知网搜索C刊论文进行阅读)

(2)法律史重点内容梳理

对于法律史学习最好能够按照断代、专题的方法进行学习,譬如能够按照朝代的顺序梳理诉讼制度的变化、司法机关的变化等等,在梳理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我是通过写历年真题的方法来检索论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尽量做到真题的全方位、多角度)

以下为本人梳理的法律史相对较为重点的内容,可以有选择的摘取,但是学习重点的基础一定是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熟练。

中国法制史重点内容

一、夏商西周(三代时期)

1、主要掌握从夏商时期“天讨”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向西周时期“以德配天”和“敬天保民”的法律思想的转变。这是一种从巫史文化向礼乐文化的转变,重点理解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对于“礼治”思想的形成的影响,以及礼治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法律和中国法律体系和精神的影响。

2、中国法律的起源问题。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儒、墨、道、法的基本思想。

2、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评价

3、李悝《法经》和秦国商鞅变法

三、秦汉时期

1、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转变(从法家思想到黄老无为,但汉初实质上仍是法家系统)

3、春秋决狱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法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1、法律制度的变化(曹魏《新律》-晋《泰始律》-《北魏律》-《北齐律》)

2、法律儒家化的深入发展

3、魏晋律学

五、隋唐时期

1、《大业律》对《唐律疏议》的奠基作用

2、《唐律疏议》的内容、制度、精神、评价、影响等等;《唐律疏议》的体系结构;《唐律疏议》与礼

3、中华法系的形成

4、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法律儒家化的途径)

六、宋辽金元时期

1、《宋刑统》

2、少数民族法律制度(刑罚制度的变化)

七、明清时期

1、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尤其是会审和审理制度)明清时期的司法审判制度

2、清代少数民族法律体系

3、清末修律(清末修律对于他国法律的移植的过程、“礼法之争”)

八、民国时期

1、六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民国时期的宪法(南京、北京)

3、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马锡五审判方式)

外国法制史重点内容

2、罗马法(全部,罗马法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罗马法的先进之处,罗马法的特点、罗马法复兴的路径)

3、英国法(英国普通法的形成过程,衡平法,英国法的影响)

4、美国法(美国宪法、立法社会化运动、美国法与英国法比较、英美法系)

5、法国法(法国六法,法国民法,法国法的影响)

6、德国法(德国六法,德国民法,德国民法与法国民法比较)

7、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全面了解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形成及路径、两大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法系的联系与区别等)

8、日本近代法律变革与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比较

(3)法律史答题方法

法律史科目具有特殊性,其答题方法不同于一般法学科目的答题方法,由于法律史多少带有些历史性科目的特征,所以在答题时要力求全面。以论述“论述法律儒家化”为例,在看到这道题目时即要学会发散,不能简单的答出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而是要将这道题目当作一道小的论文题进行写作,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发散。对于这道题目,在下笔之前就可以想好这道题目要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写什么内容,对于这道题目的框架,我会这样写:

一、论述法律儒家化

首先进行引言部分,介绍法律儒家化前的思想与法律儒家化的成因。

(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此处引用马作武老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中对法律儒家化进程的划分)

(1)法律儒家化之权舆:《春秋》决狱

(2)法律儒家化的深入:以经注律

(3)法律儒家化的完成:以经立法

(二)法律儒家化的特点

(1)以引经注律为基本方式

(2)以具体制度为主要体现

(3)以礼入律,同罪异罚

(三)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1)维护君权

(2)维护贵族阶级法律特权

(3)维护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

(四)法律儒家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封建等级特权思想

(2)家庭伦理道德

(3)无讼是求的追求

结束语部分要加上自己对“法律儒家化”这一题目的看法或者是思考。

(这是我准备考研过程中进行模拟的答题示例,可以进行参考)

(4)关于背诵

我两年都没有对答案、也没有估分,与其提心吊胆地等待,倒不如开开心心的先放松,因此在两次考研后都没有准备复试。都是从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准备的。

(一)一战复试

我是出成绩的那一刻才开始准备复试,此前并没有特别准备,第一年我经验不足,也准备了中英文自我介绍,整理了自己的简历,总的来说我的准备思路是:多读书+论文。

为此,我啃了很多专著和论文(因为对徐忠明老师的研究很感兴趣,我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此处不一一列举,也读了王亚楠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许倬云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

(二)二战复试

在二战初试结束后我一直在忙着准备出国申请和雅思考试,在二月初因为待在家特别自闭还选择了去家附近的小学做代课老师,在二战成绩出来之后,我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拿到第一名,但因为今年只招一个人,如果进复试第一名也就是倒数第二,所以我不敢放松复试。

因为二战排名较好、分数也不错,我觉得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再不行还有出国作为我的PlanB,我在心态上已经放松了太多太多,整个人状态是比较松弛的,一般是下午五点下班之后学习3-4小时,周末会久一点。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我在二战时更加注重回归课本,我又把初试的中法史、外法史笔记过了两遍。在英语方面,我在闲鱼上找了法律英语辅导,我逐渐克服对英语的惰性,每天自己阅读固定课文之外,也会每天练习2-3句的翻译。在专著阅读方面,第二年我更加注重阅读的精、专。

我一共精读了三本书:分别是徐忠明老师的《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尤陈俊老师的《聚讼纷纭:清代的“健讼之风”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李贞德老师的《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因为有了第一年的阅读底子,在阅读这三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并不难读,尤其是在阅读明清时结合去年阅读的论文和理解,就能够到触类旁通。

23年放开后,各大高校普遍采取线下复试的方式,分为笔试(100分)+面试(400分,其中法律英语100分,综合面试300分),笔试题目在初试基础上有所变通,专业课面试时我也特别紧张,但是一直告诉自己保持自信,说就好了!这次面试中我答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可见平时的阅读和积累真的很重要。

(在阅读专著/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做笔记,不然很快就会忘记,也能够方便考前复习)

在等复试成绩的那一周,我焦虑、失眠,每每想到复试就觉得自己有的问题答的真的很糟糕,在4月6号开调剂系统时我也填了苏大法律史、华东政法法治文化(可能是校内调剂被拒)、华南师范法律史、还有本校国际法的调剂.......

(一)PlanB的准备

(二)GapYear的心态调整

我一直没有做好就业的打算,在一战失利后也尝试投过一些简历,因为我没有法考,能找的工作是在有限,最终还是选择二战。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课题申报、结项经验;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THE END
1.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2.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pdf 14页内容提供方:180***7385 大小:720.86 KB 字数:约1.5万字 发布时间:2022-04-08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74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7/8030071073004070.shtm
3.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pdf该【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https://www.taodocs.com/p-914130683.html
4.《中国法制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中国法制史》读书笔记 七年级历史 法制史 隋朝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隋朝 ?《开皇律》文帝杨坚时期制: (1)体例,继承《北齐律》;(2)刑罚:死流徒杖笞;(3)刑名:十恶入律,重点打击,十恶即重罪十条;(4)官当、八议为定制,官僚特权确定化。 《开皇律》继承了魏晋以来各代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76add4736dba12229cfff5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本书是我大一学年必修课《中国法制史》课程老师推荐的书目,也是我大三年级选修课《中国法律史》结课论文的参考文献,所以在本次阅读之前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第一,本书涵盖了丰富的史料,在论证观点时经常引用古代案例加以说明,详实生动,一目了然,有助于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https://www.douban.com/note/736072610/
6.中国法制史笔记全整理(全文)第一篇:中国法制史笔记全整理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整理好) 1、试述唐律的历史地位。答:对唐以后封建法典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东亚各国日本、朝鲜、越南封建法典的影响。 2、试述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审判方式的特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https://www.99xueshu.com/w/i81zf5wrdvze.html
7.考研法制史隋唐部分的详细笔记《永徽律疏》以其丰富的内容、高超的技术和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并对当时周围其他亚洲国家和后世各王朝的封建立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永徽律疏》在整个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 3、《唐六典》https://yz.chsi.com.cn/kyzx/zyk/200908/20090819/30611578-13.html
8.民商法硕士研究生考试民商法硕士研究生考试资讯–加倍考研网就比如说我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如果当年没有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话,我也可以报考类似刑法、民商法、法制史这样的学术型法学硕士。那我为什么要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相对很简单。决定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适合你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这得结合考生个人的情况而定。比如你本科毕业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minshangfashuoshiyanjiusheng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