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期末必备知识点.docx

1.封建五刑:夏商时期的刑事法律规范之一,是禹刑和汤刑的主要内容,分为大辟,宫刑,髌刑,劓刑,墨刑。

2.神判,天罚: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天罚”即奉天罚罪,“神判”是假借神意判刑罚罪。

3.明德慎罚: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4.五礼:周礼的名目。分为吉利,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5.九刑:周初旧有的九篇刑书,分为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九种刑罚。

6.吕刑:西周后期的一部重要刑书。《吕刑》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刑法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核心内容是赎刑《吕刑》规定的是和刑法的总原则是“明德慎罚”。

7.质剂:西周买卖契约制度。货物买卖,要以券书作为凭证,(奴隶,牛马之类的)大宗买卖用长券,称为“质”;(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买卖用短券,称为“剂”。

8.六礼:西周时期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吉、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娶女嫁体亲,女嫁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指男家仆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六礼产生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9.七出:西周时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借口,分为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嫉妒,恶疾。

10.钧金,束矢:西周诉讼费的名称。递了诉状后,诉讼双方还必须交纳一定数量诉讼费,刑事诉讼中称“入钧金”,即交纳三十斤铜的诉讼费,即诉讼中称“束矢”,即交纳一百支箭的诉讼费。

11.五听:西周的审问方式,分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12.《封诊式》:秦朝的一部法律文件,是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序,它由国家颁布,它由国家颁布,供司法官员审理案件是遵照执行。

13.法律答问(法律解释):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公布的由专门司法官吏对国家律典所做出的权威性解释,他们与法律条文一样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4.廷行事(判例):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具有“判例”之意。“决事比”

15.犯令,废令:秦朝官吏的玩忽职守罪之一。所谓废令是指法律要求做的不做。所谓犯令是指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

16.具五刑:秦朝死刑之一。所谓具五刑,就是先对受刑者施以黥,劓,斩趾等肉刑,然后笞杀,最后将首级砍下悬于竿,并将其尸身砍碎置于街市的一种酷刑,它适用于被处族刑之犯罪者本人。

17.赀刑:秦朝的经济性之一,赀刑包括三种:1)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赀盾”。2)“赀戍”,即发往边地作戍卒。3)“赀瑶”,即罚服劳役。

18.御史大夫:秦朝中央重要官职之一,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位比副丞相,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图籍秘书”,转呈“公卿秦事”,按章“举劾”官员。

19.廷尉:秦朝中央重要官职之一,为“九卿”之一,负责审理皇帝指定的案件,以及地方上送来的疑难案件。

20.读鞠和乞鞠:秦汉时期的审判制度之一。读鞠,就是宣读判决书。乞鞠,就是判决宣读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要求重审。

21.失刑: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失刑是指司法官员因过失使决量刑不当。

22.不直: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不直是指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

23.纵囚: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纵囚是指司法官故意有罪不判使罪犯逃脱法律制裁.

24.《九章律》: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典.《九章律》共九篇,分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

25.亲亲得相首匿:汉朝定罪量刑原则之一,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匿罪行而不负刑事责任。

26.女徒顾山:汉朝为女徒犯专门规定的赎罪方法,即让其一个月出三百钱雇佣他人代之服劳役,可以视作女犯的矜恤。

27.录囚:西汉开始的司法制度,录囚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的犯人进行询问和核实,监督和检察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予以平反或纠正案件的一项制度。

28.春秋决狱:汉朝的审判制度之一,以儒家经典《春秋》的原则和精神作为判案时的依据,开始于汉武帝。春秋决狱的原则是“原心定罪”。

29.《张杜律》:西晋的律学著作。《晋律》制定以来,张斐、杜预对《晋律》先后加以注释,经汉武帝批准,“诏班天下”,与律文具有同等效率。历史上把张斐,杜预的注释与《晋律》视为一体,以致后世有人称之为《张杜律》。

20.八议:中国古代的特权法之一,开始于《曹魏律》。八议就是法律上公

THE END
1.唐代法律制度:律令格式四者并行的法典体系隋统一全国后,重视法制建设,开皇元年删定律、令,开皇三年再定律、令、格、式。唐朝继承并进一步完善了律、令、格、式四者并行的法典体系。 中国传统的法典体系由律、令、格、式组成。律最早出现,战国时魏国李悝综合各国法律,撰成《法经》六篇,秦汉沿用并补充发展。令是律的辅助,秦汉时期就已经律、令并称,二者的http://fw.mwfw.cn/fw/233265.html
2.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3.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4.2017法律硕士考研知识点:法制史(1)法律硕士资讯2017法硕考研复习进行中,下面整理了法律硕士考研法制史相关知识点,供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参考。 第一章奴隶制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 https://m.koolearn.com/kaoyan/925795.html
5.考研法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整理文景刑制改革的内容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中国法制史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中国法制史作为综合科考察的局部,主要考查相关学科的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原理,大家可以通过练习题学习掌握。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法硕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2023考研法硕中国法制史简答题:简述文景刑制改革的内容 https://m.gaodun.com/kaoyan/sh/1288833.html
6.中国法制史知识点2020-04-10[法律硕士]2021考研法硕:中国法制史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 很抱歉!本词条没有更多信息 // 猜你喜欢 2024-11-29 [卫生人才招聘]2024年甘肃兰州市中医医院编外人员招聘公告 2024-11-29 [卫生人才招聘]2025年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人才招聘148人公告 2024-11-29 [卫生人才招聘]202https://www.offcn.com/tag/380822.html
7.中国法制史知识点6篇(全文)中国法制史知识点 第1篇 夏商 禹刑: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性质: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 内容:昏、墨、贼,杀。死刑为主,或已有肉刑。西周 1、质剂 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ehtv363.html
8.中国法制史特殊必背知识点复习经验中国法制史特殊必背知识点 摘要:很多法硕考研的小可爱都抱怨道法制实在太难了,觉得自己是条鱼,还没到7秒就忘干净了。不要急,帮帮给大家整理了中国法制部分的特殊部分,多背会有帮助哦。 (1)赎刑最早出现于夏代。 (2)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一条军法见于《甘誓》(夏启)。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jingyan/5ba8b865bc549.html
9.《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模板《中国法制史》知识点专辑 Tree 免费 中国法制史 U815633106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代律法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隋初法制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初法制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代法律 Yyyy 免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维导图 U647793385 免费 药学专业知识点:药https://shutu.cn/search/zhongguofazhishizhishidianguina.html
10.备考指南理论法第十期《中国法制史》重要知识点对比总结,来胜中国法制史上的历次“第一” 1.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 2.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 3.第一次改法为律:商鞅变法 4.第一次废除肉刑:西汉时,文帝开始刑罚改革直接起因于“缇萦上书” 5.第一次“八议”入律: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http://www.studymall.com/fakao/blog/post.aspx?ip=2005
11.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文章浏览阅读1.5k次,点赞24次,收藏23次。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先秦时期的法律情况,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内容。_法制史知识点总结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12.2021考研法硕:中国法制历史的优秀传统法硕考试科目一共分为五科,民法、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刑法复习中,要日积月累,每天掌握一小部分知识点,好好坚持,中公考研主要就法学知识点分别给大家整理,希望可以提供相应的指导。 中国法制历史的优秀传统 第一,德配王命,民贵君轻。民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法制与法文化的基础。西周时期就确立了“以德配天”的https://www.kaoyan365.cn/jm/198077.html
13.浅议中国高校法制史教学创新当下,文学作品与法制史教学活动仍未建立起良好的联系渠道,这就需要中国法制史教师积极捕捉文学作品与法制史教学内容的联结点,选取学生较为熟知的作品情节,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作品中所体现的法律现象,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学生巩固中国法制史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者:赵立,新疆师范大学http://www.xinhuanet.com/expo/20240801/2af4fc92adbc4bb0a6325c10cfeed77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