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法制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与婚俗研究

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即初步拟订的论文写作提纲):

唐律一准乎礼,立法得古今之平,然而通过史书、传记、司法判例、民间文学等记载可知,唐代的婚姻法律实施状况和制度规定并不符合,甚至有极大的出入之处。此时不得不进而提出一个问题,唐代的婚姻法律制度在现实中究竟起着多大作用?对于唐代士族、庶族、贱民等各等级内部和等级之间的婚姻行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本着实证的方法,笔者认为以法典中的法律规定为出发点,遍寻唐代官方、民间的婚俗礼仪实例,其中包括正史、传记、传奇、小说中的婚俗故事,从现实角度与婚姻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比较、互证,试图寻找制度与现实的结合点,将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于唐代社会婚姻状况的契合程度清晰描述出来,亦描述两者矛盾冲突的表现方面,并且得出唐代婚姻事实状态与一准乎礼的法律规定矛盾不符的原因。

全文分成三部分,主、副两条线索贯穿:

一、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与唐代婚俗现实的矛盾

(一)婚姻缔结的六礼仪式与简化礼仪的婚俗现实间的矛盾

1、婚姻缔结的法定成立条件:六礼

2、简化礼仪的婚俗现实

(二)禁止为婚的法律制度要求与无视礼仪规范要求的婚俗现实间的矛盾

1、婚姻缔结的法定禁止条件,同姓不婚、居丧嫁娶、良贱通婚、禁僧道为婚等等。

2、从士族、庶族双方面的实例证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婚姻礼仪规范和婚姻法律制度的忽视和违背。士族、庶族的联姻,良贱通婚的特例,等等。

(三)有关离婚、限制再嫁、守志的法律制度与妇女离婚、改嫁自由,忽视贞操观念的婚俗现实间的矛盾

1、离婚。法律上有关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定条件,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现实中敦煌资料证明离婚的程序和条件。

2、再嫁。法律上有关再婚的法律规定。现实中唐代公主改嫁实例统计、士族家庭女子改嫁实例、庶族家庭女子改嫁实例

二、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与唐代婚俗差异的合理性发微(与第一部分对应,解释第一部分所提出的所有矛盾的合理性根源,进一步说明婚俗现实的演变历程)

(一)胡婚风气影响、对外交流密切

1、李唐王朝皇族的婚姻观念开放,受北方胡婚风气影响

2、华夷通婚的频繁

(二)旧士族与新贵族在婚姻观念上的对抗

1、门第婚与私订终身

2、聘财婚与简化婚姻礼仪

(三)儒家礼法与民间婚俗的社会认同

1、皇族。德宗替女儿招婿,不顾居丧嫁娶的禁忌,而以民间礼俗“借吉”冲喜

2、士族。实例需进一步收集。

3、庶族、贱民。无力按照六礼举行婚姻仪式,一概从简。

(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合理性分析的社会因素)

三、唐代婚姻法律制度与唐代婚俗现实对后代的影响

(一)制度成为后世的模本,婚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法律制度与婚俗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演化、消融,再产生新的矛盾。后世官员对于此等矛盾的解决方法,是否受了唐代司法实践的影响,以情理法断案,并非统统依照律例。参照宋、明、清婚姻家庭方面的判例、实例。

(二)在法律实施的层面,当代中国婚姻法的改革,是否应当借鉴唐代的经验,以传统中的情理法为标准,取得社会认同,给婚姻法注入时代的生命力。对于婚约、事实婚姻的认定、婚姻关系内过错损害赔偿的认定等等。唐代婚姻法律有很丰富的本土法律资源值得今天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参考文献(目前收集到的,有待于进一步补充)

著作类:

《唐律疏议》长孙无忌

《唐令拾遗》

《瞿同祖法学论著集》瞿同祖

《唐研究》荣新江主编

《法意与人情》梁治平

《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张传玺主编

《中国婚姻史稿》陈鹏

《中国婚姻史》陈顾远

《中国婚姻史》汪玢玲

《中国古代婚姻》张涛

《龙筋凤髓判》

《甲乙判》

《折狱龟鉴》[宋]郑克

《疑狱集》

《唐前婚姻》邓伟志

《九朝律考》程树德

《史记》

《汉书》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论文类:

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的和离制度.敦煌研究[J].1999年第2期

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唐研究[M].2004年第10卷

唐代婚姻礼俗述略.西北大学学报[J].2002年2月第1期

浅议唐代婚姻制度与社会习尚的矛盾现象.长沙大学学报[J].2003年9月第17卷第3期

从敦煌的婚书程式看唐代许婚制度.敦煌研究[J].2002年第6期

THE END
1.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最全范文8篇),法制史论文.docx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最全范文8篇),法制史论文.docx 28页内容提供方:梦想成真 大小:42.84 KB 字数:约1.63万字 发布时间:2023-01-11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7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106/6153022110005034.shtm
2.中国法律史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摘要】:<正>引言本报告的期刊论文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目录》所列举的法学期刊,包括《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FXZ201302005.htm
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编者按:近日,中国法学创新网对2020年22种CL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1940篇论文进行统计、学科分类、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我们陆续收到法学法律界热心人士反馈的相关意见,并对相应内容进行核查、修订。经过一个月的公示及公开征求意见,现正式发布统计结果。今日推送法律史学,共58篇,敬请广大法学法律界同仁关注。http://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7177
4.中国法制史论文8篇(全文)中国法制史论文(精选8篇) 中国法制史论文 第1篇 (20121716王梦影) 中国古代法制“礼法结合”的评议 “礼与法”的关系是中国法律史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中国社会可是说是一个礼教下的社会,传统的中国法是一种礼教中的法。在中国法律制度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礼与法由分离到对立,进而融合。其二者的相互渗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nh25m0i.html
5.竹片上的法律——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竹片上的法律 秦朝为后世诟病,所以法律文本流传下来的太少太少。这样一个厉行法治的王朝,清末沈家本写煌煌巨著《历代刑法考》的时候居然写得比较简略。聊公有次与沈公聊及此事,沈公一声长叹:“文献不足故也!’’遗憾之情溢于言表。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139
6.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结构的几个问题【内容提要】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与结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创新的话题。历代法律史学家建构的 法律史学科体系,向我们展示了法律史学研究的真谛。法律具有调整社会、控制社会的 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社会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内容。法律史学以法律制度史和法 律思想史为研究对象。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宏观体系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5921_6163.html
7.中国近代法律史讲义(豆瓣)清华法学院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日本东洋法制史学会会友。著有《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帝制中国的法源与适用》等书,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名城法学》(日本)、《法制史研究》(台湾地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2856/
8.法律史课题基金项目论文选题热点选题2021最新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1篇),华东政法大学(11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8篇),北京大学法学院(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7篇),厦门大学法学院(6篇),清华大学法学院(6篇),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6篇),复旦大学法学院(5篇),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5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https://xuantibao.com/subject/detail?sid=MTI=&wid=NzIz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