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法律关系

意识到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常考的概念,考试中的考查方式是让大家抓住文本强调的重点是物质决定作用,还是意识的反作用,偏理解向。今天小编带着大家深入探究意识到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考点。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不仅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说:“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巨大飞跃。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要。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三、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表现为:

(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四)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但仅有意识到能动作用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利用规律进行实践,将意识转化为物质。

【例题】

1.(单选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B.意识只是对现实的消极反应

C.生活是指人的现实生产活动

D.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答案】B【解析】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因此,选择B选项。

2.(单选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解析】题干中“富口袋”是指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是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等。“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因此,选择B选项。

在行政法部分中,行政行为的分类尤为重要,不仅题目中会考查该部分知识点,在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部分,也都会涉及到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本文主要对抽象行政行为及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讲解。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能否反复适用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

1.概念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2.特征

(1)对象的不特定性;(2)反复适用性;(3)不可诉性;(4)准立法性。

3.抽象行政行为的种类

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行政立法,其种类分为:

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③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④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指由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使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二)具体行政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要素

(1)具体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人与特定事项的处理;

(3)具体行政行为是单方行政职权行为;

(4)具体行政行为是外部性处理的行为。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市场监督管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

B.城管局雇用外部人员修理其办公设备

C.交警在路口安装交通标志

D.财政局审批某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

【答案】D【解析】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指导等。A项:市场监督管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属于行政事实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A项排除。B项:城管局与外部人员是雇佣关系,属于民事行为,B项排除。C项:交警在路口安装交通标志属于行政事实行为,C项排除。D项: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财政局批准某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属于行政许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A.某公司产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B.某超市出售变质产品,被食药监局处以1000元的罚款

C.某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

D.某铝厂因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环保局责令停止生产

【答案】C【解析】政府发布的意见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即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那备考的小伙伴们,知道六中全会有哪些必考点么今天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审议通过2个重要文件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三大需要

1.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2.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3.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三、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1.党的主要任务: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党的领导集体: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3.形成的理论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1.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2.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3.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4.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5.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六、全党要牢记的根本问题

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安排

地点:北京

定位: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单选题)中国共产党自()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A.一九二一年成立

B.一九四九年建国

C.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

D.二零一二年十八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根据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单选题)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牢记()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A.为人民服务

B.实现共产主义

C.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根据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A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B项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D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单选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全会决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二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

【答案】C【解析】2021年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THE END
1.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2.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心律失常考点小结8篇(全文)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小结。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是一个“必背”的科目,本文为大家总结了中国法制史唐宋到清代的法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的复习可以有所帮助。 一、唐律与中华法系 (一)《永徽律疏》——礼法统一的法典。 唐律的制定过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r07d284.html
5.考研法学政治考什么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5.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考研法学政治考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马原、毛概、近史、思修法、形势政策和国际经济等内容。备考过程中,建议同学们根据试卷结构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突破每个模块的考点,掌握重点知识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kyzx/167704/
6.高中历史选必一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考点讲练(含解析)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10个高频考法精讲+48个高频考题精练】 【高频考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 【考法】命题选材种类多样,如文字、表格等,设问角度灵活,涉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重点考查先秦时期德治的内容、特点和社会地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德治思想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http://zy.21cnjy.com/18872027
7.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11)【考点分析】 法律制定的原则是立法者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的立法原则主要包括:(一)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它保证了立法活动的合法性;(二)科学性原则,要求制定法律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三)民主性原则,包括立http://www.yuloo.com/news/219779.shtml
8.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高频考点SiriBlog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191121224234id.html
9.社会转型期考点链接 中国史部分 中国古代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具体表现: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②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http://m.fz18z.cn/nd.jsp?id=271&id=271
10.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必考考点总结在有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职业道德是一个必考的项目,虽然占分不高,但是仍然会考到,由于职业道德这部分难度不大,占分不高但是在这部分丢分的话也实在可惜,事业单位招聘网(www.shiyebian.net)将事业单位考试职业道德这部分的重点和必考的考点总结如下,大家觉得好记得转发下: https://www.shiyebian.net/new/12296.html
11.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板块7第15单元第43讲中国古代考点定位 1.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2.中国古代传统教化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1)背景: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起源: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3)发展:东周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8590341_108859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