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原标题: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茜

高校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高校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对于法制教育的忽略导致高校产生了一系列法制方面的弊病和问题,高校犯罪已经出现新的势头,加强高校学生法制观念和促进法制宣传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腐败已经敲响警钟,对于领导层法律意识的普及和规范也成为当前法治的重要内容。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观念在高校教育中严重缺失。目前,高校普遍性存在着对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其作为普通工作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学校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使法制观念在高校的教育中严重缺失。

二、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流于形式。由于高校教育中出现的功利化和适应社会短期需要的倾向,现代高等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中级应试教育的延续和翻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取得社会短期之内的认可和帮助就业而非传道、授业和解惑,以及讲授实际的知识技能,各方面对于各类文凭证书和学生毕业分数青睐重视,而忽略了法制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使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仅仅流于形式。

三、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师资力量匮乏。高校管理者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法律知识极为匮乏,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状况较为普遍。另外,一些高校的普法教师是由思想政治部、团委、学工处或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建设工作由纪检处、保卫处等工作人员承担。这些管理者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较欠缺,严重影响了普法教育、法制建设的最佳效果。

高校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采取沉默或过激的暴力手段,据调查73%的学生会在无人时闯红灯,67%的学生不会主动交纳个人所得税,在个人利益、亲情和法律面前,更多的学生会选择前者而非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合法利益和自我约束。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联系不紧密,只是注重和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只求做到不去违法犯罪,缺乏对于法律的认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法律意识淡漠。这种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反映了我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的软肋和弊病所在。

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法制教育制度。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制度内容合法合理、程序合法、正当。高校应全面修订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有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应注意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不能故此失彼。学校管理者应建立健全规范性法制教育制度,应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法规、教育公平等内涵。

二、树立法制意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全校由上至下的全面树立法制意识。培养法制意识,主要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努力培育师生员工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

三、树立正确人生观。在法律教学中以高尚道德积极引其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社会道德观念是法律执行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促使个体遵守法律的基础,对个体行为实施自动规范和制约,道德为内因,法律为外因,共同作用而防止犯罪的发生,道德对合法行为实现主观意识的治理和倡导,法律对既成犯罪事实进行宣判、禁止和惩处。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应当密切与师生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条件具备时可以组织实施现场普法教育和基层活动实践,参观看守所以及劳教劳改现场,通过犯罪人员和违法师生开展现身说法,编写合适的法律知识读本,还可利用宣传栏、校报、手机报、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对高校已经设立的法制教育必修课加以重视和改进,加强配备师资力量,做到课时充分,学习扎实,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结合实际,以求达到良好的普法教育和宣传效果。

五、倾注人文关怀。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体现共性,又要兼顾个性;既要维护统一意志,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力创人与环境的和谐,打造安全文明校园。安全、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依法治校和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

六、重视监督机制。首先,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具体情况。高校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理念,落实都具体的工作环节。对于监督方式和法律法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考察,并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倡导透明的监督工作机制,对于法制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师生积极的提出。高校管理者可以综合师生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影响了整个法制体系的建设情况。依法治校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THE END
1.我国宗教财产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我国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宗教世俗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宗教财产已经开始向商化的模式发展.宗教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宗教财产的保护。 “宗教财产”实际上是“宗教组织的财产”“宗教团体活动场所的财产”的简称。我国《宗教事务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合法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73
2.我国众筹的发展存在哪些法律问题?今年两会也把“股权众筹试点”写进政府报告,众筹的发展有望得到阳关的政府支持。众筹在我国是刚起步的融资投资模式,其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法律问题,有的抄袭他人知识产权导致投资者的利益损失。有的众筹项目是建立在剽窃他人创意的基础上完成的。那么众筹发展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呢?下面由华律网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https://www.66law.cn/laws/128014.aspx
3.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张瑛博开通知网号 【摘要】:直播活动是指“以互联网做为基底,通过电子数据的形式,向观看者发布的视频、音频等内容的活动。”具体来说,网络直播是依靠互联网技术提供支持,通过网络直播软件作为网络主播提供直播活动的平台,将主播现有状态实时传输给观众的全新传媒方式。随着5G以及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26-1020769910.htm
4.李定华:浅谈我国当前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当前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人大监督零碎化、检察监督单一化、行政监督分散化、社会监督滞后化等问题,产生问题主要有人大监督力不从心、检察监督力量不足、行政监督各自为政、社会监督间接属性等原因,提出了突出人大的统一协调作用、突出检察机关的重点监督作用、突出发挥行政执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5821.htm
5.我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全文)在我国当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语境之下, 职业伦理应该成为调整法律职业层面各种交叉与循环关系的指导性理论, 司法改革如果想真正成功, 必须要将法律人的职业伦理建设提到应有的高度。因此, 思考我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早日实现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意义重大。https://www.99xueshu.com/w/zq57m81kws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