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估”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发达国家,其实质是由政府以外的民间组织来评估政府绩效。在发达国家,“第三方”一般是由专业评估公司或者非政府组织担任,其评估活动独立于评估对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由于我国“第三方”评估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思路。
一、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及其发展历程
(一)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界定
(二)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历程
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无“第三方”评估机构阶段、半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阶段以及半独立与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并存阶段。
二、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政府绩效的实践尚不够,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第三方”评估机构主体力量不足,专家队伍不稳定
(二)“第三方”评估缺乏独立性,作用力不强
由于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的管理制度不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地位无法保证,加上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常常受到政府的干预,缺乏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的内容、指标与方式常常受政府态度的影响,如果涉及对政府不利的评估,会被取消或受到阻止。武汉市发改委目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就明确表示:麦肯锡咨询公司为武汉市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案有80%基本无法在实践中运用。[8]“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
我国“第三方”专业评估组织发展比较缓慢,尚缺信誉度高、富有权威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又由于种种原因,“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对政府基本上也产生不了大的影响,评估结果缺少足够的作用力。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地方开展的“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大部分的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没有向社会公开,使得社会公众对评估缺乏了解,无法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压力,评估结果的作用力进一步打了折扣。
(三)有效信息获取渠道受限导致信息不对称
(四)委托“第三方”评估“作秀”现象严重
总的来说,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还处在一个极其不规范的阶段,存在面不够宽,程度不够深,评估程序、内容、指标不统一、独立性差等问题。“第三方”政府绩效“形式化”评估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10]
三、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第三方”评估机构自身发展不成熟
(二)“第三方”评估机构财政不独立
四、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法律上确保“第三方”评估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增强“第三方”评估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孟惠南.第三方评估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领导科学,2012,(23):60-61.
[2]减乃康.政府绩效的复合概念与评估机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03):25-29.
[3]王学军.论我国政府问责制之现实困境以及出路[J].理论与改革,2005,(01):65.
[4]桑助来.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及展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01):43-45.
[5]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41-342.
[6]孟惠南.第三方评估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领导科学,2012,(23):60-61.
[7]杨拓,陆宁.委托代理模式下“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路径完善——兼论公私伙伴关系的建设[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05):75-78.
[8]余梦.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立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30.
[9]徐双敏,陈尉.“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的制度环境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3:22-27.[10]余梦.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立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