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企业法治建设实践,提升法律队伍获得感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论述,大力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水平,采用法律资源集约、组建专家委员会、法律工作专项激励、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提升法律队伍获得感,着力锻造一支高质量的法治队伍;采用建立潜在重大诉讼风险清单、“法律意见书、法律建议书、法律审核意见表”、加强调研检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等方法,提升法律队伍的职业认同感,防范化解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采用加强所属单位的管理与考评、持续开展法律条线的评优评先工作,激励员工奋发有为,法律工作价值不断提升,法律队伍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稳步上升。

一、创新依法治企方式,建设高获得感法律队伍

一是中国通服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律资源集约,配齐配强法律人员。法律资源集约,就是通过省级公司的人员集约,把散落在各基层单位的法务人员集约到省级公司,以解决基层法律人员认同感差、人才流失等问题,从而从整体上做到法律人员数量精简、专业高效、职业认同感高、获得感强,切实发挥法律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为生产经营赋能的作用。各省级公司通过设立法务中心等方式切实推进法律资源集约,持续完善法律机构设置。法务中心不是管控中心,而是服务中心;不是成本中心,而是价值中心。中国通服明确配齐、配强法律工作人员要求,各省根据法律资源集约后的工作量相应增加法律专职人员编制,不占用省级公司编制指标。近三年新增专职法律人数超过30人,新增公司律师32名。

开展法律课题研究

二是建立跨省、跨专业的法律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家委员会为跨区域的法律工作协同机制,其深度参与中国通服各级单位的疑难案件与重大项目,提供客观、专业的法律意见,为各单位决策提供参考。法律专家委员会2022年编制了《纠纷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引》、《依法治企突出贡献奖励办法(模板)》等文件,反馈公司法、民事诉讼法等修法建议。

三是设立法律工作专项激励和案件自行代理激励制度。公司制定文件,明确要求对参与防范化解处理重大风险事件或重大纠纷案件等工作,做出重大贡献、为企业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专班成员及团队,给予专项奖励;对法务人员利用各种资源自行代理公司案件,为企业节省成本、挽回损失的,给予绩效奖励。各省级公司根据文件要求,明确了奖励的类型标准、计算公式、申报流程、申报模板等。2022年中国通服各级单位的法律人员自行代理案件166个,节省律师成本537.19万元,奖励法律人员22人,发放奖金55.90万元。

四是智慧创新,以数字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中国通服采用上云共享模式和数字化技术,开发了智慧法务系统,实现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庭智能提醒、保全智能提醒、关键节点智能校验、智能电子卷宗、重大案件智能提醒、案件模板库、案件管理驾驶舱,全面提高了中国通服纠纷案件的处理效能,降低了法律人员案件管理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数量。该智慧法务系统获中国通服数字化转型三等奖、中国通服员工岗位创新优秀成果。

二、坚持真抓实干工作作风,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一是化风险于未然,建立潜在重大诉讼风险清单。中国通服定期梳理可能发生重大案件的潜在纠纷事件(包括大额应收账款,进度异常的重大、双方发生较大争议的项目等),形成异常重大项目清单,公司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等,提前介入、提前研判、提前应对,掌握主动,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和损失的扩大。

二是建立了“法律意见书、法律建议书、法律审核意见表”三位一体的法律支撑服务体系,明确了法律意见出具的情形、程序、样式等,提升了法律支撑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标准化。

三是加强调研及检查。中国通服连续10余年组织跨省调研沟通,开展法律工作的实地调研。从基层找方法找思路,了解法律工作进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工作创新亮点,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省际帮扶,共享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讨论未来工作计划与推进思路,指导基层法律工作开展。

中国通服“送法下基层”江西专题培训

四是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风险管控。由承担海外业务的省份参与,成立了中国通服境外法务共享中心,指导境外案件处理,定期开展法律培训,加强境外项目的管理与风险防范。

三、健全法律条线荣誉体系,法律队伍获得感突显

一是获得内外部多项荣誉和奖励。2021年中国通服获得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颁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教育答题活动优秀组织奖;近年来中国通服有2人获国资委“中央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获得2016-2020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中国通服法律处获得集团法治工作先进集体,4人获得集团法治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江苏通服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颁发的《江苏省企业“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福建通服获得2020-2021年度“福建省企业法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江西通服获得2021年度江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证书。

智慧法务系统获奖

二是连续多年开展法律条线的评优评先工作。综合运用评优评先等激励手段,评选出中国通服法律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法律工作进步奖、法律工作创新奖等各类奖项,持续加强条线荣誉体系建设,激励广大员工奋发有为。

三是加强所属单位的管理与考评。每年印发法治工作要点、法律工作及考评情况通报,年初部署重点法律工作和考评规则;年末总结各级单位法律工作的成果及不足,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激励各级机构法律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法律工作价值不断提升。纠纷案件“减存遏增”成效明显,加强纠纷案件全过程管理,紧盯重大案件处理,保持较高胜诉率。法律团队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鼓励法律人员自行代理案件,通过案件处理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价值,法律工作价值充分显现。

THE END
1.中国的法律为什么到现在还健全不了?总能找到解释的办法和依据,哪怕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个领域的法律,就可以称之为“健全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35577/answer/3747947536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加速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下列不是由或者其常委会于2018年制定的法律的是[u][/u]。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6f542963ac4de78989e390b53323ee.html
3.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关于"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完https://www.duote.com/tech/tiku/417092.html
4.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新金融大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它不再是一个失控的地方。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填补法律法规空白。同时,要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语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881475.html
5.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问题国际经济法网系,由于我国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国际收购基金要退出时,国内企业远不是跨国公司的对手,财力雄厚的跨国产业资本就成了天然的接盘手。 二、回避国际收购基金并购国企不现实, 关键在于法律规制 1. 积极作用 国际收购基金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浪潮如同传统国际产业资本并购中国企业一样,有诸多有利因素,同时还有不少独特的积极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tzf/11755.htm
6.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8/09/id/50459.shtml
7.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次,当前现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相当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存在不少弊端,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其三,通过立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迫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729.html
8.经济与法律范文12篇(全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困惑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首先, 因为这些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客观存在, 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的经济行为;其次, 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往往具有经济价值, 它有助于人类修正自身的行为, 健全法律规则和完善经济理论, 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制度。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70zbx1b.html
9.全文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论文)摘要:近年来,各地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缺乏系统明确的顶层设计,且面临央地金融监管目标不一致、监管职责边界不清、基层监管权限与力量不足等诸多挑战。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地方金融监管经验做法,从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https://www.91xueshu.com/l-jrlw/6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