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论述,大力推进法治央企建设,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水平,采用法律资源集约、组建专家委员会、法律工作专项激励、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提升法律队伍获得感,着力锻造一支高质量的法治队伍;采用建立潜在重大诉讼风险清单、“法律意见书、法律建议书、法律审核意见表”、加强调研检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等方法,提升法律队伍的职业认同感,防范化解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采用加强所属单位的管理与考评、持续开展法律条线的评优评先工作,激励员工奋发有为,法律工作价值不断提升,法律队伍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稳步上升。
一、创新依法治企方式,建设高获得感法律队伍
一是中国通服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律资源集约,配齐配强法律人员。法律资源集约,就是通过省级公司的人员集约,把散落在各基层单位的法务人员集约到省级公司,以解决基层法律人员认同感差、人才流失等问题,从而从整体上做到法律人员数量精简、专业高效、职业认同感高、获得感强,切实发挥法律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为生产经营赋能的作用。各省级公司通过设立法务中心等方式切实推进法律资源集约,持续完善法律机构设置。法务中心不是管控中心,而是服务中心;不是成本中心,而是价值中心。中国通服明确配齐、配强法律工作人员要求,各省根据法律资源集约后的工作量相应增加法律专职人员编制,不占用省级公司编制指标。近三年新增专职法律人数超过30人,新增公司律师32名。
开展法律课题研究
二是建立跨省、跨专业的法律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家委员会为跨区域的法律工作协同机制,其深度参与中国通服各级单位的疑难案件与重大项目,提供客观、专业的法律意见,为各单位决策提供参考。法律专家委员会2022年编制了《纠纷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引》、《依法治企突出贡献奖励办法(模板)》等文件,反馈公司法、民事诉讼法等修法建议。
三是设立法律工作专项激励和案件自行代理激励制度。公司制定文件,明确要求对参与防范化解处理重大风险事件或重大纠纷案件等工作,做出重大贡献、为企业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专班成员及团队,给予专项奖励;对法务人员利用各种资源自行代理公司案件,为企业节省成本、挽回损失的,给予绩效奖励。各省级公司根据文件要求,明确了奖励的类型标准、计算公式、申报流程、申报模板等。2022年中国通服各级单位的法律人员自行代理案件166个,节省律师成本537.19万元,奖励法律人员22人,发放奖金55.90万元。
四是智慧创新,以数字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中国通服采用上云共享模式和数字化技术,开发了智慧法务系统,实现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庭智能提醒、保全智能提醒、关键节点智能校验、智能电子卷宗、重大案件智能提醒、案件模板库、案件管理驾驶舱,全面提高了中国通服纠纷案件的处理效能,降低了法律人员案件管理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数量。该智慧法务系统获中国通服数字化转型三等奖、中国通服员工岗位创新优秀成果。
二、坚持真抓实干工作作风,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一是化风险于未然,建立潜在重大诉讼风险清单。中国通服定期梳理可能发生重大案件的潜在纠纷事件(包括大额应收账款,进度异常的重大、双方发生较大争议的项目等),形成异常重大项目清单,公司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等,提前介入、提前研判、提前应对,掌握主动,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和损失的扩大。
二是建立了“法律意见书、法律建议书、法律审核意见表”三位一体的法律支撑服务体系,明确了法律意见出具的情形、程序、样式等,提升了法律支撑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标准化。
三是加强调研及检查。中国通服连续10余年组织跨省调研沟通,开展法律工作的实地调研。从基层找方法找思路,了解法律工作进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工作创新亮点,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省际帮扶,共享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讨论未来工作计划与推进思路,指导基层法律工作开展。
中国通服“送法下基层”江西专题培训
四是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风险管控。由承担海外业务的省份参与,成立了中国通服境外法务共享中心,指导境外案件处理,定期开展法律培训,加强境外项目的管理与风险防范。
三、健全法律条线荣誉体系,法律队伍获得感突显
一是获得内外部多项荣誉和奖励。2021年中国通服获得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颁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教育答题活动优秀组织奖;近年来中国通服有2人获国资委“中央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获得2016-2020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中国通服法律处获得集团法治工作先进集体,4人获得集团法治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江苏通服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颁发的《江苏省企业“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福建通服获得2020-2021年度“福建省企业法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江西通服获得2021年度江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证书。
智慧法务系统获奖
二是连续多年开展法律条线的评优评先工作。综合运用评优评先等激励手段,评选出中国通服法律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法律工作进步奖、法律工作创新奖等各类奖项,持续加强条线荣誉体系建设,激励广大员工奋发有为。
三是加强所属单位的管理与考评。每年印发法治工作要点、法律工作及考评情况通报,年初部署重点法律工作和考评规则;年末总结各级单位法律工作的成果及不足,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激励各级机构法律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法律工作价值不断提升。纠纷案件“减存遏增”成效明显,加强纠纷案件全过程管理,紧盯重大案件处理,保持较高胜诉率。法律团队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鼓励法律人员自行代理案件,通过案件处理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价值,法律工作价值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