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法制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还较为淡薄。权利意识是我国从古至今公民意识的核心意识,但是我国公民对这项意识的认知都比较薄弱,归根结底,这还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传统思想造成的。在古代,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阶级思想、宗教思想、自然方面的影响,关于自由、平等的想法近乎没有。儒家经典中有重义轻利的思想,人们对此格外的推崇,从而思想得到影响,并传了下去。直到如今,人们还在以打官司,这种保护自己自身利益的事情为耻,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情,以至于遇到事情不能及时的保护自身权益。

当今社会对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是十分重视,以至于公民法律教育滞后。而且公民自身也不是很重视。在如今这个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大前提下,我国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只会让让人民继续缺失法律意识。

(二)法律法规依旧不健全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型中各种运行法律机制不完善。各种因为法律不完善造成的损失得不到补偿,罪犯因为法律漏洞而逍遥法外得不到制裁,这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了不良的影响。

首先,法律体系不完善。其次,一些以前的法律法规由于时代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不能满足人民对公平的要求。再次,有一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太差,致使一些有关部门利益化。此外,有了法律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执行法律的保障机构,一个行政部门和几个管理部门就组成执法队伍,造成机构不明确、目地不明确,给人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一些执法部门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造成执法的失误,粗制滥造的执法队伍不能给人民带来便利,反而会分散执法的力量。目前一些单位都在努力成立执法队伍,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罚款或制裁。通过罚款来解决工作人员的奖金、福利等的问题,以部门利益为目的去执法。并且,执法的程序、执法的责任制不完备。这就使法律的公平性、严肃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法律监督主体的缺失

法律监督主体缺位也是法律监督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经调查表明,我国例行公事的监督不较多,但在解决问题、处理问题上监督就不是很到位了。这就使我国频繁出现一些腐败、贪污的案例,不仅伤害了人民的利益,更伤害了国家的利益,法律监督不到位对我国发展有很大影响。

一些领导干部、问题处理机构经常会出现一些滥用职权的行为,忽略了法律的严肃性,以言代法,把自己当作法律的执行机构。例如我国征地用地的事情上,对土地乱占滥用,严重忽略了法律的公平性、严肃性。

目前我国一些司法机关经常出现人情办案等违反办案程序、危害公民权益的问题。根据关系的好坏提供不同效率的办案手段,甚至出现了在执行案件时无法执行的荒唐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官了民不了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社会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犯罪现象,让我们认识到健全社会法律体系刻不容缓。上文提到了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法制建设中的问题,接下来笔者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希望环节社会压力,推动社会法制工作建设的进程。

(一)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社会法制建设工作的要求,只有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为完善社会法制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首先需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基础。公民只有具备了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加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从而在深层次上把握中国法律的具体内容,从而在经历侵权事件时更好的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一些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够,即使不断的给他们传授法律知识,他们也是没办法接受和理解的。

最后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加大对法制的宣传力度,在宣传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宣传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宣传“依法治国”的条幅,但是这些条幅无法针对不同的人群,所以在大力宣传法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时需要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社区人民的特点开展法律的讲座,在丰富公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法律的作用。宣传法律要注意对公民权利的宣传,也要及时解答公民在法律上不懂的问题,加深公民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法律思维之花开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是立法中的组成部分,国家应该给予它独立的地位,法律至上,法律是一个社会的底线,任何越过底线的事情都要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完善,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是西方司法体系都能在实践中一步步发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然后弥补和改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国家机构无视世界潮流大势,无法做到法律至上,一味的强势,凌驾于法律之上,那法律智能成为空谈,没有法律的国家只是一个空壳,只有一个政府的架子。

国家应该不断完善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方针,让执法机关有明确的分工,不会因为分工不明确造成民众的损失,严格要求领导体系,领导应该做好榜样,公正、公平。法律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

(三)发挥法律监督主体的作用

法律监督主体从广义上说有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两个方面,要推进社会法制建设工作就需要发挥法律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人行事他人监督的和谐氛围。

首先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众所周知,在社会组织上有作用力的大部分是新闻媒体,媒体应该发挥自身的舆论监督作用,运用科技的力量和自身的写作能力监督违法行为。以《看见》为例,其中有一期揭露的是虐猫事件,虽然现在虐待动物的行为还没有法律进行规范,但是这种虐猫行为已经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看见》对这一行为的揭露让大众看到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所以它的舆论监督更好的推动了社会法制工作的进程。

其次应该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公民具有监督权,公民可以通过信访举报、行政诉讼等方式对不合法的政府行为进行举报,对违法人员或者是行为不当的人员进行批评,并且提出自身的建议,规范政府人员的工作,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监督权。

三、总结

总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依旧存在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违背的违法行为。这体现了中国社会法制工作还有待完善。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社会法制工作的建设提供了环境基础,社会法制工作的完善不但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还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针对社会法制工作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进步从而加强社会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THE END
1.中国的法律为什么到现在还健全不了?总能找到解释的办法和依据,哪怕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个领域的法律,就可以称之为“健全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35577/answer/3747947536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加速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下列不是由或者其常委会于2018年制定的法律的是[u][/u]。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6f542963ac4de78989e390b53323ee.html
3.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关于"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完https://www.duote.com/tech/tiku/417092.html
4.新时期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新金融大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它不再是一个失控的地方。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填补法律法规空白。同时,要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语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881475.html
5.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问题国际经济法网系,由于我国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国际收购基金要退出时,国内企业远不是跨国公司的对手,财力雄厚的跨国产业资本就成了天然的接盘手。 二、回避国际收购基金并购国企不现实, 关键在于法律规制 1. 积极作用 国际收购基金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浪潮如同传统国际产业资本并购中国企业一样,有诸多有利因素,同时还有不少独特的积极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tzf/11755.htm
6.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8/09/id/50459.shtml
7.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次,当前现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相当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存在不少弊端,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其三,通过立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迫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729.html
8.经济与法律范文12篇(全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困惑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首先, 因为这些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客观存在, 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的经济行为;其次, 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往往具有经济价值, 它有助于人类修正自身的行为, 健全法律规则和完善经济理论, 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制度。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70zbx1b.html
9.全文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论文)摘要:近年来,各地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缺乏系统明确的顶层设计,且面临央地金融监管目标不一致、监管职责边界不清、基层监管权限与力量不足等诸多挑战。针对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地方金融监管经验做法,从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https://www.91xueshu.com/l-jrlw/6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