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其说3000多年前,古人有“法”可依文明探源

现代社会法律无处不在,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秩序。而在古代社会,法律也一直存在。

殷墟甲骨文,不仅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还蕴含着古代法律的萌芽。

从“五刑”看夏商法律意识

商朝人的占卜行为往往是以兽骨和龟甲作为载体,占卜后的甲骨由专人集中储存,最后瘗埋于土坑中,从而形成了珍贵的地下“甲骨文档案库”,这些卜辞内容就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郑州大学甲骨学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介绍,夏商时代,统治者已有意识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周礼·秋官·司刑》细分“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而当时的“五刑”指保证法律实施的五种刑罚,通指大辟(砍头)、宫(毁坏生殖器官)、劓(割鼻)、膑(凿去膝盖骨)、墨(黥刻面部而涅以墨)。

商代大体沿用了夏代的“五刑”,20世纪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资料证明,商代的刑法及诉讼体制已经比较完备。例如,殷墟甲骨文中有关墨刑、劓刑、刵刑(割耳)、刖刑(砍脚或脚趾)、椓刑(宫刑)“五刑”的记载屡见不鲜。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小屯南地甲骨》第857片的卜辞,为商代墨刑提供了直接证据。

宋镇豪说,从古代文献对“五刑”轻重次序的不同排列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差异。同时,甲骨文中反映的肉刑轻重等次架构,视墨、劓、刵、刖、椓为“五刑”,与《尚书·吕刑》的肉刑排次和“爰始淫为劓、刵、椓、黥”相当接近,又显示了商代法律与后世法律之间的因循沿替关系。

法:平之如水、去不直

在殷墟“车马坑”旁边的“甲骨文”碑林中,记载着“武丁狩猎而出车祸”故事的石碑上,有个“井中有人”的字,这究竟是个什么字,时至今日,专家们依然有不同意见。

已故中山大学教授、甲骨文研究专家商承祚先生曾判定,甲骨文中那个“井中有人”的字,应该是“囚”字。有学者认为,这个字反映出中国远古时代一种极为文明的监狱管理制度。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虽然尚未出现“法律”这一确切词组,但“法”和“律”两个字却已经有了规则、规范的含义。

查询资料显示,“法”字最早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说文解字》中对“法”字的解释是:“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这里的“灋”即为“法”的古字,意指刑法。该字由三部分组成:水、去、廌。“水”代表执法要公正如水;“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会用角抵触理屈之人;“去”则表示去除不公。这一解释揭示了“法”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古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随着古人智识的开化和理性的提升,“法”字构造虽去掉了“廌”,但仍保留了“平之如水”和“去不直”的含义,成为现代法律的溯源。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原副院长于成龙介绍,甲骨文中有“师惟律用”的记载。“律”字左从“彳”,表示行走、执行;右为“聿”,像手拿毛笔之形。在古代,律管用于矫正音准,由此引申为法律、约束。推测造字之初,“律”可能表达行为准则之意,后引申为法律、约束的意思。

刻辞正反面释文。释文记录了商王武丁的一起车祸。

商朝法制:制约社会风俗,矫纠民风

在商朝的法律体系中,对不孝行为的惩罚极为严厉。宋镇豪解释,由于商朝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宗族或家族组织,推重孝行不仅有助于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稳定,也有助于强化血亲贵族统治集团的世袭统治地位和商朝王权政体的社会基础。因此,商朝期望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引导社会风俗的健康发展。

商朝还制定了很多法律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尚书·伊训》记载,伊尹制定了“官刑”,用来警告百官。官员如果犯了“三风十愆”的罪,就要受到惩罚。“三风”即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即“三风”里包含的官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些法律均可看出夏商统治者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和规范的用心。(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莫韶华)

THE END
1.关于法徽的那些事儿……丨闭庭了,聊会儿澎湃号·政务提到人民法院, 大家最先会想到什么? 是一锤定音的法槌? 是庄严肃穆的法庭? 亦或是严肃深沉的法袍 …… 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即将来临之际, 我们向大家分享 关于法徽的那些事儿~ ? 点击查看视频 ? 一枚小小的法徽 闪烁着公平与正义的光芒, 传递着法治深入人心的力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37345
2.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法律知识大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法典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维护人民权益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http://fw.mwfw.cn/fw/234591.html
3.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测下你答对几道?B 、地位象征物 C 、烹煮器具 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史记》 B 、《论语》 C 、《庄子》 答案: 71~75 BBACC 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https://www.meipian.cn/3e4gt8t1
4.《世界文化1000问》文若愚,刘佳电子书–读书坊(灯书府)31.犹太人为什么将六角星星称为“大卫之星”,并以其作为犹太的象征物? 32.什么是文化地理上的“马赛克”现象? 33.危地马拉的国旗上为什么有一只克扎尔鸟? 34.印度国旗有什么象征意义? 35.日本户籍法为什么要实行“夫妻同姓”? 36.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标志从何而来? 37.尼龙袜编织工人为什么会成为“拉德分子”? http://www.dbookf.com/?p=18454
5.文物诉说的法律越来越多的古装剧,让人们有机会见识古代中国法律。在学术界,它有个正规的名称,叫“中华法系”。虽然它早已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但在博物馆,却仍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许多文物,都可以视为古代法制文明传承的见证。它们或备受瞩目,或无人问津,但一直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http://flgj.cupl.edu.cn/info/1098/1544.htm
6.中西法律文化比较12篇(全文)[情境一]适当补充影像材料:作为法律的形式化象征的西方“司法女神”和中国“司法神兽”。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境二]设置问题情境:古代罗马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那么中国古代法律文件呢? 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熟悉的课本知识环境里,而且也为探究中西法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3j3c6gb.html
7.中国法律的形式化象征是“司法神兽”。()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法律的形式化象征是“司法神兽”。()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842f5955697f4dfcaa4dc213d8143933.html?fm=bdbdsfbda9015f0180c6a91c9855806726a95
8.狴犴神话故事30篇中的牢狱象征物品狴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形似虎,以讼治为生,威力强大。它的形象常见于监狱门上,象征着正义和秩序。在山海经中,它被描述为一种代表正义的生物,不仅长得像老虎,而且拥有严明公正的品质,与普通恶虎不同。 如果我们把狴犴拟人化看待,它更像是急公好义的人物,有着清晰的是非观念,并能够公平无私地处理各种事务https://www.eiopr.cn/zhong-guo-li-shi-gu-shi/488652.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四)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 第九条 标示国界线的界桩、界碑和标示领海基点方位的标志碑以及其他用于显示国家主权的标志物可以使用国徽图案。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可以使用国徽图案。 第十条 下列证件、证照可以使用国徽图案: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证件、执法证件等;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5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