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法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法学语言文学语言比较分析

一、法学与文学之间

法学学科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传统,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其学科自主性的地位渐渐衰弱。究竟何为“法”?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各法学学者或者学术流派基于不同的考量,加之自身之外的因素限制,便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一般来讲,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力义务为调整内容,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规范。法保护或体现的价值是统治阶级认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才有的产物;法的产生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演变过程;除此之外,法刚出现时便受到宗教和道德的极大影响,带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和道德印痕。毋庸置疑,正是因为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作用和规范作用,我们国家的社会秩序才得以保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了保障。

文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学一种特殊的反映生活的意识形态。简言之,就其本质,文学是作家从一定的观点出发,站在一定的立场,对社会,对人生所做的一种评价,是生活的产物。但是,它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一般的意识形态有所不同,它通过作家本身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来反映社会人生,是作家审美意识的外化形式,因此,文学的反映对象具有特殊性,并有自己独特的反映方式。

二、比较——试从语言的视角

然而,法学终究是法学,文学毕竟是文学,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法学语言重在追求真实性、准确性、严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强有力的证据效果。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这一点与文学的审美道德价值追求一致。柏拉图就曾在他的《理想国》中宣扬他的政治观,即艺术的社会作用是有益与规范。可见,柏拉图的文学艺术承担了亚里士多德的法律任务。其实,广义文学在我国古代有着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统治者十分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提倡“文以载道”,就是要有与正统意识形态相符的价值观和社会共识,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这种情况直到法学现代化之后才有所改观。

文学的语言则是以精神性、形象性与生动性的文学审美效果为其追求。文学语言是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往往喜欢看到语言形式丰富、描绘形象得心应手的艺术作品。也就是需要在文学语言上琢磨,力达语言的性质要求。显然,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深刻了解它们的语言,洞察它们的精神。

当然,有一点我们是必须明确的:语言和符号都是一定的“意义之网”,一方面它不可能完全传达“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完全传达表达者本人对事实的感触。这就是说,语言的表达存在局限性。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但它首先要受到语言的规范,只有语言上规范之后,才能更有效的规范人的行为。当我们在进行规范性研究时,什么样的法律语言能够更好的追求正义,实现权力、权利、责任等才是要甚佳考虑的。法的意义在于法律实践的语言互动之中。法条是死的,法律机构也是死的,它们只有在语言的应用中才是有意义的,法才能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其灵魂正义也才能表现出来。文学语言是不能仅仅从符号的角度来理解的,它还必须从语用的角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它的多重性功能才能体现出来。

三、分析:语境理解的命运

西塞罗有句名言: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自由就是没有外在的强制力,可以按照自我的意志和目的来选择行为。法学所说的自由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生的价值和尊严的体现。但同样是追求,普希金在《自由颂》中的表达,却是文学语言超越性和审美性的体现。我们似可这样理解:法学语言有一种强制性规范的特点,有较大程度的客观性。而文学语言具有较多的主观性,是诗人审美态度的结果。文学首先是审美的,它在告诉你自由是什么的时候,更是唤起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份原始冲动。

“法是善和正义的艺术。”这句古老的法学格言表明法和正义是分不开的。正义是法的目的,法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通过权力分配、权利保护、责任承担等来实现正义,达到惩恶扬善的效果。其实,文学也是一种非正式的制裁方式,因为文学里蕴含着很多的道德评价,这能规导人们的正义价值观。法和道德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某些道德规范往往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这点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有深刻的体现,法也体现一定的道德精神。我国德主刑辅的传统政法文化(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在秩序这个层面,法学是通过法条和规则来维护秩序的。文学则是道德的作用来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并以审美的方式出现。冲突危害着社会的秩序,而复仇又是冲突的主要内容,文学中复仇题材的作品举不胜数,较有代表性的《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法学与复仇则更为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产生于复仇的。但对于法而言,秩序更多的表现是一种规律性,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法律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它应指导实践,扎根于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去,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从文学之中得到的人情给养,如儒家的“仁爱”,这是法律之舟的行驶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THE END
1.法律与文学(豆瓣)《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读后感 阅读书目:《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作者:苏力 苏力的《法律与文化》(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历史的变迁、"司法"制度、法律"文化"、方法问题,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如《赵氏孤儿》、《梁祝》),研究法律与 (展开) 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26100/
2.浙大东方论坛第240讲中国的“法律与文学”受董氏东方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主讲人简介: 朱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法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出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法律与文学》《大国宪制》等专著。https://www.zju.edu.cn/2021/0519/c33485a2375953/page.htm
3.无讼阅读读书《法律与文学》:解析文学的法律之美七年过后,当笔者再拿起苏力先生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别有一番心情,又好像再次坐在戏台下欣赏一场旧的演出,看那些演员在饰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述说着反复如一的爱恨情仇。而坐在戏台旁边的苏力先生正敲着醒木,好似说书人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说着法律与文学的缠缠绵绵。 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f1e57434-9137-43bb-970e-e6dcae30733c
4.“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法律与文学”被认为是近30年来出现于北美和英国的最令人兴奋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被认为是西方“后现代法律运动”的重要一支。其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法学及其案例教学带来了挑战,增添了活力。 “法律与文学”的渊源可追溯到怀特(J.B.White)1973年出版的《法律想象:法律思想和表述的属性研究》一书https://www.unjs.com/lunwen/faxue/20080120144707_26685.html
5.浅论法律与文学的关联性康巴时评我们说法律创造了文学,是因为法律故事成了文学素材的源泉;说文学修饰了法律,是因为文学贯穿于错综复杂的案件情节的始末。文学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使枯燥无味的法律变得更加严谨,更加准确,更加人物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深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更加符合国家法治的要求。将法律与文学放在同一层面上去探讨http://www.kbcmw.com/html/xw/kbsp/33574.html
6.法律与文学(波斯纳文丛6)(增订本)及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文学想像与公共生活》。[3]像格 雷和努斯鲍姆这样著名学者的加入,这也证明了法律与文学运动的 生命力。关于法律与文学的评论集、文选和一般性著作持续不断地 大批涌现,例证包括Adrersaria( Mosaic 1994年 12月号特刊);J· 尼维尔·特纳和帕米拉·威廉斯合编的《幸福伴侣:法律与文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333
7.近期书单:《法律与文学》苏力著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了一本叫做《法律与文学》的书,作者是北大法学院教授朱苏力老师。最近可能是受正在备考人类学研究生的对象的影响,对这些具有历史观点的东西有了一些兴趣。 序 虽然我是美术专业的,但是美术创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性体验上的东西,还要有理性思考。读这类书籍能够让我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民族乃至国家有https://www.jianshu.com/p/74b5227626c4
8.文学与法律法制与经济2000年05期在美国学法律的时候,同学中有几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他们大概算是准职业杀手。除准职业杀手外,同学中有学文科的,也有学理、工科的。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走对了门,在法学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哲学的和学历史的感觉也不错。最痛苦的是学文学的,艰难地适应催残身心健康的逻辑思维。法律与文学是两种思维。法律https://wap.cnki.net/qikan-FZJJ200005019.html
9.《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展开》(刘星)简介书评刘星教授全新力作《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展开》重磅来袭! 作者:刘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7.50 定价 ¥6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07438.html
10.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 29页VIP内容提供方:王小浪 大小:1.21 MB 字数:约6.51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2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4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2/53110113240110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