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纳:勿高估“法律与文学”运动世界文坛

“法律与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法学批判运动。1973年美国法学家詹姆斯·怀特(JamesBoydWhite)所著《法律的想象》(TheLegalImagination)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运动的发端。之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AllenPosner)出版《法律与文学:一场误会》(LawandLiterature:AMisunderstoodRelation)一书,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

在波斯纳看来,文学作品为法律的各种人文价值提供了最好的伦理诠释,“法律与文学”运动是法学领域有益和积极的尝试。但他同时也表示,虽然法律与文学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和交叉的地方,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同样重要;法律与文学相互启发的程度是有限的,“法律与文学”运动不应被高估。

“法律与文学”运动是有益尝试

“法律与文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去研究、思考、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中的能与当下现实相联系的各种法律问题,特别是其中隐含的法的价值和意义等重大问题,追求“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话语权力的伸张和实施”。

波斯纳提出,在法学院开设法律与文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成为法律文本的更好的读者和作者;这也有助于连同其他交叉学科研究一起引导学生进入法律史、法律人类学和比较法的学习,亦可为法律学等课程的一些传统专题提供全新的思考维度。

“也许它(指‘法律与文学’)没有改变美国的法律和司法,但它还是改变了人们对法律的某些理解,它的在场本身就已经改变了法学理论的格局。”总之,波斯纳坚信,伟大的作家都是“裁判人性的伟大法官”,好的文学作品能唤起法律人的道德责任感,能提醒他们时刻移情地“想象他人别样的宇宙”。文学作品是发现法律价值、意义和修辞的重要媒介,法律与文学的联姻并非“不可想象”,而是一种有益和积极的尝试。

法律与文学的相似性被高估

波斯纳直言,“法律与文学”始终没有一个中心的、突出的纲领,无论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都没有。“法律与文学之间被臆造出来的所谓确定且丰富的潜在关联,也许只是表面的或误人子弟的。”尽管“法律与文学”在其最佳状态下可以吸引严肃的法律研究者或从业者以及严肃的文学研究者的兴趣,但这个领域也充斥着错误的论题、带偏见的解释、肤浅的争论、轻率的概括和表面化的理解。“对于‘法律与文学’应该在赞同之余还有批判。”

一些雄心勃勃的“法律与文学”“狂热信仰者”,一直在倡导将法学研究的重点从分析转为叙事和隐喻,试图把法律从那些视法律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家和具有经济学思考方式的法学家手中“夺”回来,将其变为人文学科。对此,波斯纳深表怀疑,他认为法律除了是一组文本以外,也是一种社会控制体系,而且法律的运作有社会科学阐明,并根据伦理标准进行判断;而文学是一门艺术,对之进行解释和评价的最佳方法是美学的方法。“文学以及文学故事所依托的历史事实有其自身的独特语境。文学文本不能简单视为社会科学分析的材料,并非所有的文学文本都与社会科学分析对材料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兼容。”

对于“法律与文学”可能的贡献,波斯纳的评价相当谨慎。在他看来,相对于理解或者改善实际运作层面的法律,该运动对于阐释法理问题的贡献会更大,而这也意味着它对制定法或宪法的解释不会有什么贡献,它不会给法律学者、法官和从事法律职业的其他人员指引道路,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我希望它繁荣,但不想被高估。”“法律与文学”的现实发展和境遇似乎也印证了波斯纳的谨慎表态。40余年过去了,尽管“法律与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已有一些发展,形成了法律中的(in)文学、作为(as)文学的法律、通过(through)文学的法律以及有关(of)文学的法律等多个分支,但就总体而言,“它仍然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就影响而言,它根本无法同法律经济学相抗衡”。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THE END
1.法律与文学(豆瓣)《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读后感 阅读书目:《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作者:苏力 苏力的《法律与文化》(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历史的变迁、"司法"制度、法律"文化"、方法问题,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如《赵氏孤儿》、《梁祝》),研究法律与 (展开) 6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26100/
2.浙大东方论坛第240讲中国的“法律与文学”受董氏东方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主讲人简介: 朱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法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出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法律与文学》《大国宪制》等专著。https://www.zju.edu.cn/2021/0519/c33485a2375953/page.htm
3.无讼阅读读书《法律与文学》:解析文学的法律之美七年过后,当笔者再拿起苏力先生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别有一番心情,又好像再次坐在戏台下欣赏一场旧的演出,看那些演员在饰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述说着反复如一的爱恨情仇。而坐在戏台旁边的苏力先生正敲着醒木,好似说书人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说着法律与文学的缠缠绵绵。 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f1e57434-9137-43bb-970e-e6dcae30733c
4.“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法律与文学”被认为是近30年来出现于北美和英国的最令人兴奋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被认为是西方“后现代法律运动”的重要一支。其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法学及其案例教学带来了挑战,增添了活力。 “法律与文学”的渊源可追溯到怀特(J.B.White)1973年出版的《法律想象:法律思想和表述的属性研究》一书https://www.unjs.com/lunwen/faxue/20080120144707_26685.html
5.浅论法律与文学的关联性康巴时评我们说法律创造了文学,是因为法律故事成了文学素材的源泉;说文学修饰了法律,是因为文学贯穿于错综复杂的案件情节的始末。文学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使枯燥无味的法律变得更加严谨,更加准确,更加人物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深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更加符合国家法治的要求。将法律与文学放在同一层面上去探讨http://www.kbcmw.com/html/xw/kbsp/33574.html
6.法律与文学(波斯纳文丛6)(增订本)及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文学想像与公共生活》。[3]像格 雷和努斯鲍姆这样著名学者的加入,这也证明了法律与文学运动的 生命力。关于法律与文学的评论集、文选和一般性著作持续不断地 大批涌现,例证包括Adrersaria( Mosaic 1994年 12月号特刊);J· 尼维尔·特纳和帕米拉·威廉斯合编的《幸福伴侣:法律与文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333
7.近期书单:《法律与文学》苏力著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了一本叫做《法律与文学》的书,作者是北大法学院教授朱苏力老师。最近可能是受正在备考人类学研究生的对象的影响,对这些具有历史观点的东西有了一些兴趣。 序 虽然我是美术专业的,但是美术创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性体验上的东西,还要有理性思考。读这类书籍能够让我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民族乃至国家有https://www.jianshu.com/p/74b5227626c4
8.文学与法律法制与经济2000年05期在美国学法律的时候,同学中有几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他们大概算是准职业杀手。除准职业杀手外,同学中有学文科的,也有学理、工科的。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走对了门,在法学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哲学的和学历史的感觉也不错。最痛苦的是学文学的,艰难地适应催残身心健康的逻辑思维。法律与文学是两种思维。法律https://wap.cnki.net/qikan-FZJJ200005019.html
9.《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展开》(刘星)简介书评刘星教授全新力作《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展开》重磅来袭! 作者:刘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7.50 定价 ¥6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07438.html
10.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 29页VIP内容提供方:王小浪 大小:1.21 MB 字数:约6.51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2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4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与文学--《法学导论》ppt课件.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2/53110113240110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