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 《人民论坛》 − 党刊推荐 − 文库 − 宣讲家网

2021年8月20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的颁布,不仅是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而且推动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法律援助是“法律扶贫”,让法律服务在资源配置上实现相对平衡,国家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帮助弱势贫困群体接受免费法律服务,使诉讼程序体现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法》体现国家责任

法律援助制度不仅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司法人权保障制度,是实现我国宪法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手段,也是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履行法律责任的必要措施。虽然我国《法律援助法》将法律援助从政府责任上升到国家责任,但没有直接规定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而是采用间接有效确认的方式。从第2条可知国家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与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获得法律服务,由此看出法律援助是国家对公民的责任,对法治的承诺,即从形式正义到追求实质正义。该法其他内容也是围绕国家责任展开。

其二,国家责任与政府义务的关系。在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中,国家责任理念是前提和基础,政府义务则是具体承接国家责任的关键平台与力量体系。这既是由现代国家与政府的内部关系所决定的,也是政府承担公共法律服务职责的必然体现。因此,对于国家责任理念的推崇与立法确认,仍需回归到政府义务的规定及其实施。

《法律援助法》特别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法学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参与法律援助,提供咨询、代书等法律援助。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而且可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2021年12月31日,司法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是落实《法律援助法》关于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规定而推出的具体举措,扩大法律援助供给,推进法律援助服务均等化,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法》体现尊重与保障人权

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原则于2004年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法律援助法》第3条确立其为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体现法律援助的受众更多、惠民更广、能援尽援的特点。一是《法律援助法》第1条“有关当事人”与第2条“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表明法律援助的对象不再限于公民,而是扩展到法人。司法实践中,有的法人陷于经济困境又遭遇民事侵权或合同纠纷,有的刑事案件中单位犯罪无人应诉,这一修改为人民法院为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二,刑事法律援助范围的变化。《法律援助法》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以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相比有扩有缩。一是扩充了刑事案件中通知指派的对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案件的被追诉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通知辩护的情形。《法律援助法》第25条也是对通知辩护情形的规定,其中第2项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这与《刑事诉讼法》中“盲、聋、哑”的表述不同,是按照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的标准,不仅更加规范,且扩大了援助的范围。

二是规定了死刑复核案件的通知指派。《法律援助法》规定死刑复核案件的被告人需要进行“申请”,人民法院才会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死刑复核阶段对被告人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阶段,且是司法的最后一个救济环节,辩护律师的参与对防范冤假错案和不必要的死刑判决意义重大。以“申请”为前提条件,尽管是考虑到实务部门办案压力而作出的权衡,但在司法人权的保障方面仍是迈出了一大步。

三是适用普通程序审判案件的灵活指派。针对2017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法律援助法》予以回应,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一方面与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相衔接,另一方面由于刑事辩护目前在我国还不属于强制辩护,各地采取灵活的方式,如规定“应当”通知指派,有的法援机构会不堪重负,因此兼顾各地情形,使法院与法援机构有一定弹性空间。

其三,明确了申诉案件的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规定,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参与申诉案件的代理制度,将不服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和行政裁判、决定以及请不起律师的申诉案件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法》将其上升为法律。

其四,蕴含公民应当享有法律援助权利的理念。获得法律援助是现代法治国家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有效途径,该法虽属社会法,但也能保障《宪法》规定的被告人享有辩护权的实现。一方面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权利;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机构的义务及法律责任,共同保障当事人获得法律援助权。

《法律援助法》凸显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保障与监督

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和发挥法律援助制度功效的关键。其一,该法规定政府购买的方式。政府购买是指司法行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择优选择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随着公共服务内容不断增加,面对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法律援助的供给也呈现多元化模式,如丹麦、瑞典等国家将法律援助纳入福利制度,法律援助的社会化程度高;市场理念在法律援助领域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则由国家购买律师法律服务,如美国、英国等。除了法律援助行政式给付模式,还出现了市场契约式供给,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也体现出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只有安排多元化的法律援助供给,才能构建更为高效灵活的供给机制,确保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政府购买可通过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保障质量标准的合同,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按照合同提供法律援助,当事人既能获得专业而稳定的法律援助,也能保证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效果。

其三,建立法律援助质量监控机制。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受援人的合法利益,让其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主要体现在援助案件的质量和服务的有效性方面。《法律援助法》对于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考核采取以下方式:通过第三方定期评估,以及对投诉案件的查处、惩戒等;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回访。此外,为保证案件质量,提高法律援助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服务能力,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援助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多举措、全方位的措施能有效提升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法律援助法》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不明。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始终是焦点问题,但《法律援助法》对机构性质没有提及。我国目前法律援助机构编制人员性质不一,不利于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的扩大。截至2018年底,我国法律援助管理机构数为1020个,法律援助机构数为3281个,其中行政性质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这两类机构占机构总数的58.4%,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占机构总数的38.4%。

按照现在的设置,无论是行政编、参公编,还是事业编,法律援助中心隶属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办案极易受到行政干预,因而难以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事业编的法律援助律师不仅不能享受政法补贴及车补,而且没有很好的晋升空间,易造成人才流失,致使队伍不稳定。

第二,委托辩护与通知辩护关系不清。从司法部2019年颁布并实施的《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以下简称《刑事法律援助规范》)可知,受援人及其近亲属自行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应终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法》规定不得限制或者损害被追诉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同时规定受援人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作出终止法律援助的规定,但并没有像《刑事法律援助规范》那样确立委托辩护的优先性,且受援人不能为近亲属。事实上,绝大多数被追诉人被羁押都是由其近亲属代为委托后,再由被追诉人确认。

《法律援助法》的发展:针对法律援助机构及其队伍的规则完善

法律援助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决定了法律援助的实施效果,其队伍的建设决定了法援案件的质量。

第一,法律援助机构实行“一元制”。法律援助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不是统一的建构,而是“自下而上”从城市到省级再到司法部进行设立。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颁布,法律援助工作上升为一种国家制度。至此,在全国范围已形成中央、省、市、区(县)四级法律援助机构。2008年司法部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司,担负管理、监督与指导职能,属于司法部的内部机构,具有行政性质。原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弱化,属于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培训、宣传、对外交流等工作。法律援助机构在全国各地的设置也随之改变,从“一元”变为“二元”。二元并立的模式造成各地法援机构管理职能配置较为混乱,会出现“外行管内行”的局面,约束发展。

因此,如果仅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中心人员既是律师,办理法援案件,又受理法援申请,指派律师,通过接触实际案例保持对案件的敏感性,有利于机构工作人员在处理法援具体事务时作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在遇到疑难复杂的法援案件时,由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办理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司法行政机关设置公共法律服务科室负责政策的制定,对法律援助进行监督、培训等。

第二,各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扁平化的结构组织。通过打破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行政级别,实现网格状、扁平化的设置与管理。今后,省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不再受理、指派案件,其受理指派的案件改由区或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指派。省级法律援助机构不再保留办案专职律师,现有专职律师可选择市与区的法律援助中心成为专职法律援助律师,或留在省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区、县、市(县级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可受理、指派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市级的法律援助中心可受理、指派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之间不具有层级性,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

第三,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专业化律师队伍。法律援助中心的专职律师分为刑事与民事业务的律师,不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且承担疑难、复杂、新类型的案件。此外,提高专职律师的薪酬与待遇,专职律师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确定其级别,按级别领取薪酬,并提供“五险一金”等。专职律师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要有一定工资外的补助,包括差旅费等。

《法律援助法》开启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新时代。该法既蕴含国家责任、人权保障的理念,又有具体措施与程序保障,充满人文关怀,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守护。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保障机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BFX07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吴宏耀等:《法律援助法注释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

②樊崇义编著:《法律援助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0年。

THE END
1.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law.shtml
2.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文本) [2018-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 [2018-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 [2004-0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 [1999-03-15] 法律 法律 法律解释 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部分) 修改、废止的决定 更多 全部 宪法相关法 https://flk.npc.gov.cn/
3.中国现行法律文库中华人民共和国 --- 现行法律文库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分为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三个层次;由七类法律部门构成:第一类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第二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民法商法法律部门;第三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法法律部门;第四类是国家调控经济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03/16/11726583_318777525.shtml
4.中国法律文库一个简洁且便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文库 在线文档形式的“中国法律文库”包含了宪法,经济法,刑法等 想要了解中国法律的朋友可以看看! 访问地址:https://www.justlaws.cn/social/protection-of-minors/ 特点 简洁至上 以文档的风格展示每一部法律,结构清晰、界面整洁,带来优雅、纯净、极致的阅读体验。 https://www.upx8.com/4095
5.法律文库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公证协会 >> 法律文库 法律文库? 司法部关于修改《公证程序规则》的决定 20-1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05-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17-08-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7-05-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17-05-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7-05-15 http://www.tjgz.org.cn/flwk/
6.法律文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12年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年修正本) http://www.mzyfz.com/cms/weiquanxingdong/falvfagui/falvwenku/html/820/
7.法律文库信法网国家法律法规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地方法规更多>> 山东修订《关于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若干规定》 重庆市无线电管理办法 港珠澳大桥广东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办法 河北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 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http://law.qdxin.cn/flwk/index.html
8.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共4册)/杨立新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当当土星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共4册)/杨立新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最新《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共4册)/杨立新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http://product.dangdang.com/1510338008.html?point=comment_point
9.浙图馆藏数据库目录索引5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 D920.9 528 1张 56.国际贸易指南 F74-62 677 1张带狗1只 57.中国财政年鉴(1997-1999) F812 567 1张 58.全医药学大词典 R9-61 874 1张(附1张钥匙软盘) 59.超星数字图书馆 Z82-794 469 世界学术经典系列 1张 https://www.zjlib.cn/zxtzgggs/34159.htm
10.声誉案王宗达犯罪后能主动投案并在归案后陆续交代主要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王宗达能当庭表明悔改之意,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依法对其适用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于2000年2月21日判决如下: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91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pdf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根据 2013 年 12 月 28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 部法律的决定》https://keke.chddh.cn/archives/mk0e97j2kwj792br5d3x.html
12.民法总则(2024)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其次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实力和民事行为实力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诞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实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担当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实力一律同等。 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诞生时间https://www.mayiwenku.com/p-5055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