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书籍推荐

书名: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

作者:霍建强

ISBN:978-7-5620-8935-3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定价:68.00元

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霍建强(RaymondHuo),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校友、荣誉法学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移民新西兰,第一份工作是在此间最大的英文日报《新西兰先驱报》(NewZealandHerald)任记者。随后回归法律专业,是新西兰高等法院律师,谢富安伦律师事务所(ShieffAnglandLawyers)合伙人。2008年当选国会议员,现任新西兰国会法制委员会主席。

霍建强先生于2011年着手创立“新西兰中文周”,确定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为全国性的中文周。新华社称,在英语国家全国范围以语言周的方式推广中华语言和文化,在西方国家尚属第一次。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和新西兰驻中国大使为新西兰中文周的联席顾问。

霍建强先生在国内出版著作七种,包括《新编英汉多用词典》(合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通俗美国习语集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海外创出四重天——在新西兰做国会议员、律师、记者和诗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蓝天白云——诗、散文和法学笔记》(朝华出版社2015年版)和《飞翔的奇异鸟——新西兰中文周中英对照文选》(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等。

编辑推荐: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以通俗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方式,撷取英美法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案例,如讲故事般,在跌宕起伏的案情中深入浅出的解读了复杂而玄奥的英美法系。这得益于作者霍建强先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做记者、律师,2008年当选国会议员,现任新西兰国会法制委员会主席,精通中国法律和英美法系法律,法律功底雄厚,记者的职业素养令作者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既旁征博引,又条理清晰,在讲解主案例的同时,穿插类比了上百个判例,徜徉于民、商、合同、公司、金融、投资、海外收购以及媒体、选举和监护权法多个领域,横跨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百余年,最后又回归主案例本身。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会对英美法系的司法系统了然于胸。

本书布局和用语独特,法学研究者能体会到书中作者的学术用心;对机构、企业而言,本书则不失为一本对外贸易中法律实务问题的通俗指南。而对普通读者而言,因为书中涉及的跌宕起伏的古今案例以及本书重介绍轻理论的特点,读之仿佛一本法律题材小说。

内容简介:

成书之时,作者又以其新西兰国会议员的身份草拟了一份个人立法:《新西兰诽谤法(附条件特权抗辩限制)法案》。这无疑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法与制定法并存现状,以及立法种类和步骤的实际例证。

本书可以加深我们对不同司法体系如何运作的理解,也将促进中国与新西兰以及更广泛的西方国家对法理理念的共同认知和正向交流。

目录:

第一部影响西方社会的四大名案

案例一啤酒蜗牛案

——啤酒瓶为什么是透明的:“过失原则”的由来/3

案例二美国雅虎案

——美国雅虎在法国被告/48

案例三美国道琼斯《巴伦周刊》诽谤案

案例四美女、政要、贵族:英国“洋微博”诽谤案

——社交媒体上的几个字和一个表情符号/138

第二部

和华人贴近的四则案例

案例一上海鹏欣新西兰农场收购案/191

案例二公司法先例:上市母公司为倒闭子公司偿债/230

案例三诗人顾城之子监护权案/276

案例四关于温斯顿·彼得斯和行动党华人候选人的一则选举法判例/302

附新西兰国会议员霍建强个人立法

序作者简介

安德鲁·利特尔(HonAndrewLittleMP)2011年起当选新西兰国会议员。曾任新西兰工党主席及新西兰工党领袖。2017年起在总理婕森达·阿德恩(RTHonJacindaArdern)领导的政府中,担任内阁司法部长和法院事务部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相通的世界,像中国和新西兰这样不同的国家,亦在贸易和人文之间寻求更加密切的交流。对21世纪的决策者、司法专家、商人、学者而言,要了解不同的司法体系如何运作,无疑是个挑战。

霍建强先生的新作《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为中国读者量体裁衣,对西方法律体系进行实用解读式的分析,目的就是促进更好的交流。

霍本身的学识不可低估。奥克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英文日报《新西兰先驱报》记者,中国政法大学名誉教授。2008~2014年当选新西兰国会议员,2017年起又获连任。

《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通过对普通法系不同司法管辖体系经典案例的分析,极富逻辑地描述了普通法的司法体系,也使我重新审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国经典案例之一:“唐纳秋梅诉斯蒂文森案”。我鼓励所有学习普通法系的人都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案例,这则判例除了为“过失责任归责原则”和“法律谨慎责任”奠定了基础外,也为“法官造法”的实际效果提供了一个具体例证。尊崇先例与判例原则的连贯性,是判例法的基本准则。

法治是宪法框架下法律制度的核心,一方面保护商业契约的神圣性,一方面防止律法过度,而“法官造法”则为这一法律制度作出巨大贡献。它在中央政府的权威、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各地方文化习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林林而群的社区中,大家都是公民,都有一种“山高皇帝远”的心态。

普通法系不是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的唯一特征,但领会普通法系是理解西方法律的关键起点。在新西兰,关于国会是否应受更多的制衡这个话题,我们有过一些争辩,其中包括成文宪法的益处以及新西兰是否需要一部成文宪法典。

霍这本书,总览西方国家不同司法管辖体系中历史经典与现代最新的一些标志性判例,包括美国的代表性案例,而美国成文宪法对司法和立法决定起到核心作用——这也有力地反映了新西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我要为我的朋友霍先生点赞!这本书的贡献在于加深了我们对不同司法体系如何运作的理解,也促进了中国与新西兰以及更广泛的西方国家对法理理念的共同认知和正向交流。

前言

在西方社会,法律渗透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英国以及沿袭了英国体系的澳、新为例,大到每年的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小到通过税率给超市香烟或加油站燃油定价,都是通过立法来实现的。

不少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找律师,和法律打交道,就意味着“出事了”。这好比去医院,不一定非要有病再去医院,体检,防患于未然,也是现在渐渐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保健措施。在涉外和商贸活动中,凡发一谋、举一事必先知己知彼。大家熟悉的“尽调”(duediligence)便是其中一项常规动作。当然,海外华人也常有一种体会,外国人是把律师费花在出事之前(尽职调查和风险规避),而华人往往花在出事之后。

笔者有一位学长,早年从牛津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体会是,牛津的与众不同很大程度体现在其文化和学术氛围上,俗称“熏”。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厌其烦又信手拈来的详解,尽量将西方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说透,读这些案例,“熏一熏”,可以知彼知己,不但了解西方的体制,更了解西方人的思路。

英美法系起源于中世纪的英格兰,目前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英美法系的司法管辖区域或混合民法法系的司法管辖区域中。该法系与大陆法系并称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在中文里也常被译作“普通法系”取其“普遍通行”之意。的确,在英美法系的诸多国家,其国界和司法管辖权概念模糊。判例共享,法学院的教材和所学内容互通,律师可以比较方便地在这些法系的国家执业。

英美法系的最大特点是判例法(thedoctrineofprecedent),其核心是遵循判决先例(thestaredecisis),例如采用三审制的司法管辖区,下级法院必须垂直地遵循上级的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判例。而以英、美、加、澳、新为代表的英美法系诸国又共享判例、互为参照,因此一通百通,了解一个判例,可以举一反三;了解一个国家,可以打通另外一些国家。

虽然判例法的特点是“法官造法”(judgemadelaws),但并不代表英美法系没有成文法,实际上是判例法与成文法(法典、制定法、单行法)并存。

英美法系的另一特点是审判中采取抗辩制度(adversarialsystem)和陪审团制度,重视司法程序,即“救济先于权利”(remediesprecederights),相比较而言,“大陆法是异中求同,偏演绎法;而普通法则是同中求异,偏归纳法”。

两部分前后呼应,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但出发点是通过渗透社会层面的实际判例,打通西方社会司法体系的脉络。

四大经典判例。

判例一,“唐纳秋梅诉斯蒂文森”,也就是著名的“啤酒蜗牛案”。这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的必修课,也是一个被看作历史文化事件来纪念和研究的家喻户晓的经典案例。

事情发生在1928年的苏格兰,唐纳秋梅的闺蜜约唐纳秋梅到咖啡店小坐,并请她吃冰激凌加生姜啤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将剩下的姜啤从不透明的瓶子倒进她的玻璃杯,“咕咚”一声,一只已经腐烂的死蜗牛掉到杯子里,唐纳秋梅受不了眼前的景象,恶心想吐,稍一回味便肠胃绞疼。三天后不得不看医生,三周后不得不住院急诊。唐纳秋梅随后便向法院递交了诉状。但谁该成为被告呢?

咖啡店主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因为虽然是他批发的姜啤,但他哪知道不透明的瓶子里有个腐烂的死蜗牛!唐纳秋梅状告姜啤生产厂家,厂家也说冤枉,因为他直接向咖啡店供货,况且这是原告的闺蜜请客,原告又没有向咖啡店主购买姜啤,因此原告和生产厂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而合同关系是消费者(受害者)能够诉诸法律的前提。同一时期从姜啤中喝出死老鼠、死蟑螂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但诉讼结果都是被告和消费者之间因不具备合同关系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无论在初审、二审的苏格兰民事法院还是在终审的英国上议院,法官们遇到的问题都是面对这样的案件,既无先例可循,又无法理可依。最终,上议院的法官们根据恕道中的“邻居”概念,创下了一个全新的归责原则——民事“过失原则”。而这个归责原则,在随后的(直到现在)合同法、金融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领域均起着指导作用。这宗判例所确立的“邻居原则”(TheNeighbourPrinciple),也体现了由“恕道”演变成法律原则的一个思辩模式。

也有不少说法认为,因为这则判例,除听装啤酒外,所有啤酒都改用了透明的玻璃瓶。这一规避风险的做法也延伸到其他领域,如酒店的大堂或洗手间在清洁地面时,一定会竖一个“地滑,小心摔跤”之类的牌子。

有了这则经典案例,我们对判例法“法官造法”的方式和应用会有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要解决的便是当今“地球村”和自贸经济框架下的司法管辖权问题。

这些案件本身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这些国家的州、府、联邦等司法机构也颇令人费解,如纽约州的最高法院和维多利亚州(省)的最高法院,虽冠之以“Supreme”(最高)之名,却并不是全国法院系统中的“最高”(终审法院)。而高院(HighCourt)这个通常被认定为第三级的法院,在澳大利亚却是最高(终审)法院。

读完本判例,以上问题即可逐一解决。

判例四之“英国‘洋微博’诽谤案”,恰好为这个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诸多乱象,作了一个全面的注解。

以上是了解英美法系绕不开的四大经典判例。当然,既然目标读者是华人,自然需要附加和华人有关的案例。“四大判例”之后,第二部分介绍了“四小案例”,分别是:

上海鹏欣新西兰农场收购案(公司法先例)、上市母公司为倒闭子公司偿债案、诗人顾城之子监护权案、关于彼得斯和华人候选人的一则选举法判例。本书第二部分涉及的案例,附有法院判决书的英文原文,既可供研究人员延伸阅读,也可以使大家对英美法系的法院判决书有一个直观了解。这是本书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更为难得的是,成书之时,作者又以其新西兰国会议员的身份草拟了一份个人立法:《新西兰诽谤法(附条件特权抗辩限制)法案》。这无疑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法与制定法并存现状,以及立法种类和步骤的实际例证。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以生动鲜活的方式来解读复杂而玄奥的法律问题。因全书布局和词汇独特,法学研究者能体会到书中作者的学术用心;对机构、企业而言,本书则不失为一本对外交流、贸易法律问题的通俗指南。而对普通读者而言,因为书中涉及的千奇百怪的古今案例以及本书重介绍轻理论的特点,读之仿佛一本分类小说。

本书脱稿之后,交谢富安伦律师事务所亚洲部主管刘云芳审阅。案件审理和法律适用须经其“测试”(testing),如果通过不了她的测试,我就必须重新修改其中的章节或过于拗口的理论解读。法学和医学有相通的地方,本书所阐述的法学理论和原则,比较偏重于“临床实验”。重实际应用,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PaulGrant、DarrelMager、JenniferZhou、王丽和张颖睿先后参与了本书的文字整理。在此一并感谢!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海洋守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法律法规的海洋守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它们不仅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类型及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法 在中国,这类法律为少数民族地区规定了特有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以保障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134445.html
2.给你印象最深的中美文化差异是?我们把视角转向现代,也就是当下,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究竟在这个世界代表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以中美为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12618/answer/40500301675
3.航海之路的无法避免:揭示海盗法则对全球海洋传统与现代海盗活动的在航海的历史长河中,海盗法则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法则不仅影响了全球海洋的传统,还对现代海盗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海盗法则的起源、发展及其对海洋文化、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以揭示航海之路的不可避免性。 海盗法则的起源与发展 http://dnjsgc.com/post/11779.html
4.我们与美利坚法律的紧密联系我们受到美利坚合众国在多元且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当我们提及“我们受众于美利坚法律”时,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更是对美国法律体系及其在我们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深刻理解,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我们与美利坚法律之间的紧密联系。 http://skypure.com.cn/post/7426.html
5.一直好奇把英美法系叫成海洋法系这个错误来自唐律疏议V一直好奇把英美法系叫成“海洋法系”这个错误称谓是从何而来的。今天在《论语别裁》当中看到了这个称呼。莫非这个“海洋法系”的叫法,是从台湾来的?亦或是从民国时来的? ?收藏 16 20 ?26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爱好历史的法律人https://weibo.com/1557740883/NcGMp66OD
6.大陆法系海洋(英美)法系与真实的陪审团制度(十二怒汉)影评大陆法系、海洋(英美)法系与真实的陪审团制度 《十二怒汉》应该是很多非专业人士接触海洋法系,陪审团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当然还有著名的辛普森案),在此补充一些细节。海洋法系海洋法系以英美国为主,之所以称为海洋法,据说是因为18世纪以后英国取代荷兰、西班牙等传统海上霸权国家,拥有海上霸权,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殖民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02025/
7.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对这个叫法挺纳闷的,怎么会用陆地和海洋来形容法没有海洋法系的叫法,只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称呼。大陆法系(civil law system)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在欧洲大陆,后扩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国。故称大陆法系,“大陆”两字指欧洲大陆,故又有称之欧陆法系。法国和德国是该法系的两个典型代表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1975500.html
8.中国属于什么法系国家?()A.英美法系B.大陆法系C.海洋法系( ) A. 英美法系 B. 大陆法系 C. 海洋法系 D. 不成文法系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需同时注射数种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A、药量是否过多 B、药物有无变质 C、药物是否过期 D、有无配伍禁忌 E、注射时二快一慢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03a87e0e12b447c6a43d20818b1f9ab9
9.三分钟让你搞清楚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谓英美法系,源自海洋岛国英格兰,其特点是,法官断案主要依据一系列判例,依例而行,而不是依法而行。而那些判例都是历史上千锤百炼、具有广泛共识的判例,而且它们的形成既有法官的创制,也有人民陪审员依据其良知和常识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具有广泛的法理和民意基础。这个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494360.html
10.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英美法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英美法系。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75c83bae9847ba953d773b8249721c.html
11.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实用读物及其它法之力:英美法系经典案例详解作者:霍建强 著 出版日期:2019-04 ISBN:978-7-5620-8935-3 版次:1-1 开本:16 装订:平装 页数:351 字数:350千字 图书状态:上架定价:68.00元 图书详情 由英、美、加、澳、新为主体的英美法系(亦称海洋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在对外关系和经贸互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http://www.cuplpress.com/index.php?m=book&a=detail&id=11986
12.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哪些区别?大陆法系沿袭罗马法,具有悠久的法典编纂传统,重视编写法典,具有详尽的成文法,强调法典必须完整,以致每一个法律范畴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法典里有明文规定。大陆法系崇尚法理上的逻辑推理,并以此为依据实行司法审判,要求法官严格按照法条审判。 英美法系(Common Law)又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习惯法,不成文法系。 http://www.liushuishiyin.com/n/1613.html
13.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什么是中国法系)WE生活法系其实是西方法学之中非常常见的概念。主要分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种。 但是现行的法系其实只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而英美法系也被称之为海洋法系。 大陆法系其实是源自于罗马法,趋向于法典化,法律的判决大部分时候依靠的是法律之中的具体规定。因此大陆法系的国家,法院在判决之时https://www.badwe.com/204718/
14.新闻法规考试题(精选6篇)7、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三种新闻法规形式有(ABD) A《新闻法》 B判例法 C英美法系 D写在《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8、英美国家各种判例法案例有(ABCD) A、李尔本叛国案 B、约翰.威克斯案 C、1996年诽谤法案 D曾格案和沙利文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3klunqx.html
15.公司治理公司治理blog普通法系-也叫海洋法系,或者英美法系。 举例来说,在英美两国的法院,真正形成判案决断的不是法官,而是陪审团。-老百姓的价值标准来定罪。这个社会的公平,取决于全社会所有百姓的一种对于公平的认知。 马克思《资本论》完成8年以后形成这种平等观念 大陆法系-欧洲及亚洲国家 https://blog.csdn.net/ivangao/article/details/4829825
16.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传统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传统 普通法系,尉旨以英国普通法为主要基础的-类国家及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其中以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度最具代表性。普通法系又称英美法系、英吉利法系、海洋法系和判例法系。普通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判例法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279